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林維):從老撾到塞舌爾,從蒙古國到土耳其……來自中國的志願者們揮灑青春與汗水,用熱情與專業知識為當地人和機構提供志願服務,傳遞愛與力量。
周夢穎
2021年10月至今年4月,東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周夢穎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海外服務計劃——服務聯合國機構項目”第二批青年志願者,被派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土耳其辦事處開展工作,擔任規劃與評估助理崗位。周夢穎說,她很榮幸參與了該機構年度報告的撰寫工作。周夢穎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土耳其辦事處每年都會要撰寫一個年度報告,對在過去一年中,兒童基金會在各個方面,比如說性别平等、社會容納性、以及所進行的項目合作之間的管理等方面進行一個總結反思。我的工作是在年底大概12月份的時候進行一個戰略監測問題數據的收集,其中就會涉及到該機構各個部門内部之間進行協調,以及包括土耳其辦事處和亞歐地區之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據的協調,我收集到這些數據之後,相關專業的同事就會進行修改審查,如果數據沒有問題的話,我就會把數據錄入到專有的一個系統裡。”
聯合國志願者紀念品
周夢穎說,通過參與和教育、社會政策、兒童保護等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以及數據的錄入,她不僅對每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項目和工作的時間線有了清晰的了解,也深感聯合國在推動兒童權益保障和性别平等方面做了諸多努力。周夢穎說:“通過這次志願服務的機會,我發現他們所做的工作,包括運作的模式遠比我想象中的繁瑣,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工作量和時間成本。因為它的工作計劃涉及到不光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本身,還有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婦女署等其他的一些國際組織在土耳其的辦事處需要有合作的地方,所以他們在制定工作計劃之前,會每兩周開一次小會,一個月開一次大會,還要考慮到他們的計劃要與可持續發展目标相結合等。”
回憶起在國際機構的實習經曆,周夢穎坦言,語言和表達方式的不同是她面臨的最大挑戰。周夢穎說:“因為土耳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不光是有土耳其本國的、也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他們英語會帶有一些口音。再加上開會的時候,他們特别喜歡用一些英文的縮寫來代替全稱,剛開始我就比較懵。所以我後來會用一些語音轉文字或者是一些錄音的軟件,在會議結束之後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再翻回去查一查、聽一聽,如果還不懂的話,我就會把這些問題整理一下,等部門負責人有時間的時候會向他請教。這樣時間長了,慢慢了解了這些縮寫,也适應了與每一位同事的交流,也就慢慢的适應到工作節奏中了。”
由于土耳其東南部和叙利亞接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土耳其辦事處還會在全土範圍内幫助來到土耳其的叙利亞流離失所的兒童,為他們提供庇護和保障。而這些工作也給周夢穎留下了深刻印象。周夢穎說:“進行數據分析的時候,他們也會将這些兒童納入到數據的總體分析中。特别是因為疫情之後,他們比較注重的是一些兒童在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還有一個是他們(土耳其兒童)的課堂可能就像國内一樣轉為了線上,他們就要保證資源比較匮乏地區的兒童進行課程的學習。他們還會對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比如說智力或者是身體某方面有一些缺陷的兒童,開設一些分級别、不同類型的授課内容。”
與部門同事合影。
同事贈送離别禮物。
與土耳其當地的大學生朋友合影。
周夢穎說,來到土耳其的頭一個月中,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many thanks”(多謝多謝)。在這裡,她既得到了同事們的積極指導和幫助,也收獲了當地人的熱情和友誼。周夢穎表示:“我所在的這個地方安卡拉,它英語的普及率不是特别的高,這是生活上的一個挑戰,但同時也在跟當地人交流中能夠帶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出去坐出租車或者是買東西的時候,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如果我有什麼需要或者有想詢問的地方,他們也會很熱心的,除了靠身體比劃之外,也會拿出手機用翻譯器來幫助我。還包括有一次我在商場等電梯的時候,有一個小女孩主動上來跟我說話,問我是從哪個國家來的,我說我是中國的,她就說她學過幾句中文,就開始用中文進行了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她說她非常喜歡中國的文化。”
半年的實習經曆讓周夢穎收獲良多。對于希望參與國際組織工作的中國年輕人,周夢穎說,“如果有想法,就起身行動吧”。就像魯迅先生所說:“願中國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周夢穎表示:“以前,我總是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沒有準備好,比較畏手畏腳,或者是擔心自己能夠做的其實很少,所以幹脆就不做了。我想說,如果有小夥伴們有想法的話,就抓住機會起身行動,因為哪怕自己隻能帶來一些微乎其微的改變,哪怕是浩瀚宇宙中一顆非常微不足道的星星,我相信也會照亮某一個有緣人或者是回家人的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