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白蝦檢測病毒進展

白蝦檢測病毒進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3 20:05:37

湖北地區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監測及防控措施

近年來,由于克氏原螯蝦養殖效益可觀,湖北省克氏原螯蝦養殖業迅速發展。然而,從2008年5月開始,多個地區發生白斑綜合征病毒病(WSD),造成了較大經濟損失。本研究于 2016-2017年,對湖北省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病毒進行了監測,并試驗了白斑征綜合防控措施。

白蝦檢測病毒進展(湖北地區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監測及防控措施)1

小龍蝦

一、材料與方法

1.樣品采集及養殖環境調查

2016-2017年,對湖北省39個養殖克氏原螯蝦的主要縣(市、區)的大型養殖場進行采樣,每年采樣50份,兩年共100份樣品進行分析,每份樣品數量 150 尾,規格為 8~12 厘米,樣品蝦鮮活、無典型發病症狀。在取樣過程中,測量和記錄養殖池水的常規水質指标,了解克氏原螯蝦的養殖過程、養殖管理等情況。

2.分子生物學檢測

對樣品的WSSV進行PCR檢測,方法參照國家标準GB/T 28630.2-2012《白斑綜合征(WSD)診斷規程第2部分:套式PCR 檢測法》檢測。

檢測樣品第一步PCR擴增後在1447 bp處有條帶或第二步PCR擴增後在941bp處有條帶均判定為陽性。

白蝦檢測病毒進展(湖北地區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監測及防控措施)2

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小龍蝦克氏原螯蝦

二、結果與分析

1.樣品檢測結果

2016、 2017 年 每 年 采 集 克 氏 原 螯 蝦 樣 品50份,監測采樣點集中在池塘與稻田。2016年監測樣品50個,檢測出攜帶病毒樣品22個,陽性率為44%;其中春季樣品37個,檢出18個陽性,春季的陽性率為48.65%,秋季樣品13個,檢出4個陽性,秋季陽性率為 30.77%。2017 年監測樣品50 個,檢測出攜帶病毒樣品 20 個,陽性率 40%;春季樣品47個,檢出17個陽性,春季的陽性率為34%,秋季樣品3個,檢測結果全部呈陽性,秋季陽性率為100%。陽性樣品PCR擴增産物與白斑綜合征病毒的基因序列相似度為99.6%~99.9%。

2.陽性分布

通過對100個樣品分子生物學檢測,共檢測出40個樣品攜帶白斑綜合征病毒,說明白斑綜合征病毒在湖北省已廣泛存在。陽性率偏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黃岡地區和荊州地區。部分縣市連續兩年監測到陽性,甚至兩年在同一池塘監測到陽性。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采集的克氏原螯蝦樣品體表并沒有明顯的發病症狀,蘭江風等認為WSSV在克氏原螯蝦體内發病是條件性的,隻有在特定條件下才會誘發該病發生。也許在養殖環境惡化、營養不平衡等因素的作用下,才能誘導克氏原螯蝦暴發WSSV疾病。

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的發病水溫一般為20~28℃。從近年克氏原螯蝦的養殖生産看,該疫病僅在局部地區小面積發生,湖北尚未暴發大規模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的疫情。從監測結果看,我省克氏原螯蝦WSSV病毒攜帶情況比較多。通過兩年專項監測發現,我省目前有枝江市、武漢市江夏區、孝感市孝南區、随縣、團風縣、沙洋縣、蕲春縣、雲夢縣、随州市曾都區、陽新縣、老河口市、安陸市、黃岡市黃州區等13個地方的克氏原螯蝦不攜帶WSSV,其餘各采樣點均不同程度攜帶WSSV。為防止克氏原螯蝦暴發大規模疫病,農業部已經加強對白斑綜合征病毒的監測,要求加強有關防控工作。

通過對陽性樣品的流行病學調查,大多數苗種都是從各地購置,來源複雜,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建議我省盡早開展苗種産地檢疫,引種時最好對苗種進行WSD檢測,确保投放的苗種不攜帶WSSV病毒。

白蝦檢測病毒進展(湖北地區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監測及防控措施)3

小龍蝦

三、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防控措施

1.選育優質苗種

我省克氏原螯蝦苗種大多是養殖戶自繁自育,種蝦沒有嚴格按照繁育程序篩選培育,養殖池内近親繁殖的概率大大增加,造成種質不斷退化,成蝦個體偏小、抱卵量減少、性成熟時間提前、抗病能力下降等,蝦苗質量直接影響其生長品質及免疫力。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選用健康的蝦苗,嚴格篩選和培育抗病力強的品種。

2.調整養殖結構

生态養殖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養殖方式,将生物與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以預防為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自然關系進行綜合治理。在養殖過程中最大限度利用生态環境預防白斑綜合征的發生,同時加強養殖過程的管理,科學地控制養殖密度,給養殖水體中克氏原螯蝦提供充足的空間和優良的環境,并按照科學的方法采取混養、輪養、間養等養殖模式。

3.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蝦苗投放前一定要徹底清理池塘、曬幹池底并使用消毒劑消毒,殺滅白斑綜合征病原及中間宿主,并定期改良池塘底質。一旦發現白斑綜合征流行,應迅速采取隔離措施,并及時處理病蝦,進行消毒處理。對于曾經暴發過白斑綜合征病毒病的養殖池塘要加強消毒清理工作。

4.嚴格實施苗種産地檢疫

加強對種苗場的監管,對轄區内苗種場、良種場實行防疫條件審核、建立健全苗種生産許可管理制度,防止帶毒苗種和抗病力較弱的苗種流入市場。

5.營造良好的生态環境

做到合理放養,科學用水和管水,不濫用藥物,改善和優化養殖水環境,促進水生動物正常生長和發育。使用無病原污染的水源,在放養前池塘要徹底清淤消毒。水草不僅是小龍蝦的天然餌料,又是其栖息蛻殼場所,且對遮蔽光照、改善水環境有重要作用。在池塘中種植喜食的水生植物,有利于養殖小龍蝦的健康生長與保持較強抵抗力。此外定期潑灑生石灰,改善水質和底質,或定期潑灑光合細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劑,調節養殖水域微生态環境,對于克氏原螯蝦的健康養殖十分重要。

堅持經常巡塘,仔細觀察克氏原螯蝦的活動與攝食情況,及時撈出有病和死亡的克氏原螯蝦。一旦發生傳染性疾病,首先應采取嚴格的隔離制度,防止疫病傳播、蔓延。同時要做到對苗種、工具、飼料及食場實施嚴格消毒措施。

6.建議推廣快速檢測技術

國内外多家科研機構都在積極研發蝦WSD等病毒病的快速檢測試劑盒,目前已有單位研究出相關試劑盒,并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對漁民有一定幫助。該方法操作過程簡單,養殖戶經過簡單的培訓,就可以就近對病原進行快速診斷,1小時内判定有無病毒感染,真正實現池塘邊檢測,從源頭上控制疾病的暴發,将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白蝦檢測病毒進展(湖北地區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監測及防控措施)4

小龍蝦紅析構函數,Yabbie 淡水螯蝦的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