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大連開往北京的高鐵上,一個孩子喧鬧不止,同車廂的一名女乘客上前勸阻,卻慘遭孩子父母及奶奶的輪番攻擊。“孩子在高鐵上,沒有法律限制我們嚷嚷,嫌吵你坐高級的去”“你第一次坐高鐵嗎?那我原諒你了”“孩子嚷嚷沒毛病。我的孩子才三歲,我管不了。”“你這樣的人以後就不配養孩子”等帶有攻擊性的言語不絕于耳。家長極端護短的言行讓這一視頻沖上熱搜,而這已經不是孩子吵鬧第一次成為輿論焦點。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孩子吵鬧引發的争議甚至沖突,廣泛存在于各類公共場合。飛機、高鐵、地鐵、影院、餐廳,孩子哭鬧尖叫的情況時常出現,家長做法通常呈現兩個極端,一是不理不睬,将這視為平常,一種是暴力鎮壓,換來孩子情緒上的更大反彈,旁人或着急上火,或忍氣吞聲,或出言制止,通常也不會有非常理想的結果。
我們常常把這種不服管教、不守規矩的孩子稱為“熊孩子”。“熊孩子”固然可怕,但比熊孩子可怕1000倍的卻是他們背後站着的“熊家長”。
“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他計較啥。”“你這麼大個人了,不能讓着點兒他嗎?”這些都成了“熊家長”們用來開脫責任的護身符,給了“熊孩子”搗蛋的底氣,也讓他們一步步地試探底線,最終可能從犯小錯向犯大錯轉變。
我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和國家都需要規則維持秩序,對個人來說同樣如此。從小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對于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有很重要的作用,也能幫助孩子慢慢走向自立。甚至有些規則的制定是從保護的角度出發的,在這樣的規則下,孩子會有一定的安全意識,自己不會觸碰危險那條線,也不會将他人推向那條線。所以規則意識的培養要從小進行,年齡并不是借口,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呢?
一、給孩子展示具象的規則
規則、道理這些語言本身是抽象的,對于孩子來說,聽懂不代表着理解。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将各種規則具象化展示給孩子看。比如:飯前便後要洗手、電梯要先下後上、上課提問要舉手、公共玩具要輪流玩等。經過這種具體的規則展示以後,孩子就能逐漸明白一個道理:規則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遵守的。
二、父母的親身示範最有效
要給孩子建立一個規則的時候,父母的身體力行是最有效的示範。比如我們要求孩子不要打人,那麼我們就不能用打罵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某些行為;我們要求孩子不能總玩手機看平闆,那我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就不能手機不離手。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能夠遵守規則,自然會去效仿父母,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發生在每一天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的。
三、規則要有頭有尾
這并不是說,任何時候都不能更改規則。遇到特殊情況,當然可以靈活變動,但是一些日常的、固定的規則,盡量不要因為孩子的各種借口理由去随意更改。否則家長以後再想立規矩,就難上加難了。
四、孩子違反規則一點不能妥協
當孩子已經違反了規則,家長可能覺得懲罰孩子有點小題大做,于是就“高高拿起輕輕落下”,說一句“下次不準了!”然而孩子下次還有可能重犯。所以當孩子違反了規則,一定不能妥協,要有懲罰。隻是這個懲罰不是責罵不是體罰不是恐吓冷暴力,可以讓孩子做點家務,或者完成一些運動,以積極的懲罰去彌補,這樣不僅不傷害孩子的心靈和身體,反而讓他們得到另外的鍛煉,同時也為違反規則付出了小小代價。
五、正向強化孩子遵守規則的行為
相比較批評,正向強化的效果可能更持久,畢竟每一個人都喜歡被表揚,被肯定。什麼是正向強化呢?當孩子此時此刻正在遵守規則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表揚,肯定他是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孩子。把批評孩子“不要做某事”,轉變成表揚孩子“做了某件事”,孩子記住的就是正确的做法。
小孩子的規則樹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孩子實現自我約束。建立規則并不是靠孩子自學就能達到的,而是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幫助。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就那麼幾年,越早建立好的能力和習慣,越能受益終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