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這個問題問得還真挺多!
不說廢話,先明确答案,人工呼吸,必須是給患者吹氣,而不是吸氣。胸外按壓結束後,側頭清理呼吸道,壓額擡下巴,通暢氣道,再次吸一口氣,捏住鼻子,嘴巴包住嘴巴,吹氣,松開嘴巴,松開鼻子,第一次人工呼吸完成;再次深吸一口氣,捏住鼻子,嘴巴包住嘴巴,吹氣,松開嘴巴,松開鼻子,第二次人工呼吸完成。回來,繼續胸外按壓。
通過這個過程可以看到,人工呼吸過程中,心跳驟停者吸氣的動力是施救者的吹氣力量,呼氣的動力是胸廓的彈性彈性力量。
說到這裡,可能又會有疑問,那我們呼吸完,吹出來的氣,不是廢氣嗎,都是二氧化碳,吹進去有什麼用呢?
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中,空氣裡的氧含量是21%,而經過人體吸入後再呼出來,不是所有的氧氣都被消耗完了,仍然會有16%--18%的氧含量,對于心跳驟停的患者來說,這些氧足以滿足心肺複蘇的需求,吹的并不是什麼沒有用的廢氣。
對于心髒驟停,心肺複蘇是唯一的急救技術。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兩者合稱心肺複蘇;人工呼吸正是心肺複蘇的重要組成部分。
胸外按壓是通過按壓胸骨中下段,利用胸廓的下陷和回彈(身體前面的胸骨、後面的脊椎,加上連接在中間的肋骨,組成了一個有彈性的閉環)使得心髒血流被動進出,從而産生血流供給心腦等全身各組織器官。
人工呼吸,是将氧氣送入患者肺内,與按壓産生的血流形成氧的交換,将氧輸送給心腦等全身各器官。
在醫院裡,醫護人員會使用下面這個工具--球囊面罩(又稱簡易呼吸器)來實施人工呼吸,而在重症醫學科裡面(ICU),我們還會用呼吸機幫助呼吸。而對于院外心跳驟停患者來說,沒有器械可以使用,隻能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
目前各媒體在報道心髒驟停急救新聞時,往往突出描述施救者使用人工呼吸的細節,來彰顯正能量,卻忽略了更重要的胸外按壓。
對于大多數院外心髒驟停者來說,胸外按壓比起人工呼吸要更重要。
大部分的院外心跳驟停是心髒疾病導緻的,所以要救人,想方設法讓心髒重新跳起來是非常重要的!胸外按壓,就是用外力來起到心髒跳動維持全身血液的循環的作用(在維持循環的同時有可能讓心髒回歸到正常的跳動);如果附近有AED(自動體外除顫儀),立即進行電擊除顫,恢複心髒的正常跳動,搶救效果最好!而且心跳呼吸驟停後,心髒停止搏動,血液不再流動,此時不能把血液和氧氣輸送到各個組織器官,此時即使進行了人工呼吸,把氧氣送到了肺,也不能到達全身各處,隻有血液流動起來,經口對口人工呼吸送入的氧氣才有意義,胸外按壓,比人工呼吸更為重要。并且在心髒驟停發生的前幾分鐘内,身體内還是有一定氧氣儲備的,及時的胸外按壓,也能夠使血液中攜帶的部分氧氣到達全身各處,維持住身體器官的功能。
對于溺水窒息導緻的心髒驟停患者,最好是人工呼吸與胸外按壓相結合,才有更好的搶救成功率,這個話題我們後續再細說。
重點:人工呼吸是給患者吹氣,我們吹出來的氣也是有氧氣,有用的;胸外按壓比人工呼吸更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