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中說“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意思是說隻要堅持不懈,就會慢慢地成為一個君子。
“止”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義是足,有腳趾、地基、舉止之義。從走路到達目的地之後自然不再走的角度,“止”又引申為“停止”。西漢桓寬《鹽鐵論》有言,“事辍者無功,耕怠者無獲”,明人楊夢衮曾說,“作之不止,可以勝天。止之不作,猶如畫地”,這些都提醒我們,“止”與“不止”,結果大不一樣。唯有堅持不懈、锲而不舍,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學習也是如此。
“學習一定要學到底,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有一個著名的“荷花定律”。荷花後一天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如果到第30天鋪滿整個池塘,那麼,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開了一半?答案是第29天。這個定律形象地诠釋了作之不止、堅持到底的重要性。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升,都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如果心無定力,意志薄弱,坐不得冷闆凳,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沒有一股子堅持到底的勁頭,“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自然難有大的作為。
古人雲,“志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作之不止,當珍惜大好年華,須知一寸光陰不可輕。在歲月的流逝中,唯有珍惜時間、并不斷将時間轉化為知識積累的人,才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漢代學者董遇提倡抓住“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的時間讀書。一代文豪歐陽修對人說,他作的文章,多在馬上、枕上、廁上“三上”完成。據《鶴林玉露》記載,南宋官員張九成在被貶谪時,每天黎明時分,立于窗下讀書,達十四年之久。他離開後,人們發現,他常常站立的窗下石頭上,雙腳的印迹都隐約可見。先賢為學惜時如此,可為後世借鑒。
作之不止,更多的是體現了一種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唐甄曾說:“我發雖變,我心不變;我齒雖堕,我心不堕。豈惟不變不堕,将反其心于發長齒生之時。人謂老過學時,我謂老正學時。今者七十,乃我用力之時也。”人生七十古來稀,常人認為,年紀越大,治學則困難重重,但在唐甄看來,哪怕年老,也要治學不止。不惟年歲,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境遇艱難也是常見。曆史文獻學大家張舜徽在《愛晚廬随筆》中認為,很多碩學通儒都“處境至窘,身曆百艱”,在諸多艱難困苦的磨砺下,仍然葆有奮發進取、堅持不懈的精神,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
為學如登萬仞山,欲臨勝景莫畏難。如果把治學比作登臨攬勝,正所謂“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不老老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涉深水、闖險灘,又怎能觀天地之大,攬人間勝景?治學來不得半點虛假,作之不止,就要抛棄各種“小聰明”,甘下一番苦功夫。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時,查閱了前後近十年的報紙和相關書籍,同時深入各階層體驗生活,三年準備,三年創作,前後曆時十餘年,最終寫出了這部巨著。
萬事從來貴有恒。近代學者梁啟超寫過《論毅力》一文。他在文中探讨了古今中外成敗的原因,得出的結論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當謹記,“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目标一緻,矢志不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滴下去——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
本文原載于《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松向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