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國科學院官網更新顯示,高鴻鈞已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據公開資料,高鴻鈞生于1963年,1987年畢業于安徽教育學院物理系,1991年、1994年先後獲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碩士和博士學位。1994年,高鴻鈞博士畢業後曆任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副研究員、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等職。
據人民網報道,高鴻鈞從事納米量子系統的構造、組裝和結構與物性調控的研究并取得多項成果:提出一種提高STM分辨率的新方法,增強了STM觀察表面電子結構的能力。首次在Au(111)表面上構造了具有固定偏心軸的單個分子轉子,實現了大面積有序陣列的組裝并對其轉動行為進行了有效的調控。發現了單個磁性FePc分子在Au(111)表面上的Kondo效應,提出了利用分子在不同吸附位置構型不同的原理對單分子自旋态進行調控的途徑。首次在單個分子水平上實現電導轉變,顯示了未來用作信息存儲的可能性。
2008年,高鴻鈞獲全球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2009年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2010年獲德國洪堡研究獎,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4年,高鴻鈞調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正局級)兼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此後,高鴻鈞相繼擔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真空科學、技術與應用聯合會(IUVSTA)納米科學委員會主席等職。2018年11月,高鴻鈞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據新華網報道,高鴻鈞在2018年接受采訪時說:“除了科研上這個收獲之外,對育人這一塊。我非常高興的是,在我的培養的學生裡面,有很多成為國内外的傑出青年學者。科學技術的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所以一定要培養高水平的年輕的隊伍。”
2018年,高鴻鈞獲得陳嘉庚科學獎,在接受采訪時說:“民族強科技必須要強,我們很高興在這樣一個大好形勢下面,國家高度重視,我們能開展相應的科技創新方面的工作。”
高鴻鈞簡曆
高鴻鈞,男,漢族,1963年生,安徽人。博士,凝聚态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曾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正局級)兼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真空科學、技術與應用聯合會(IUVSTA)納米科學委員會主席。
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