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建行青海省分行綠化區施工隊隊長盧占祥。 祁增蓓 攝
中新網西甯9月7日電 題:青海西甯北山泮子山:從荒山秃嶺到滿目黛綠
作者 祁增蓓
作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設的标志性示範工程,西甯南北兩山綠化工程從1989年起,經過32年堅持不懈的荒山造林,已将南北山森林覆蓋率由7.2%提高到79%,曾經“風吹沙飛無鳥影”的南北山從荒山秃嶺變得郁郁蔥蔥、鳥語花香,西甯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綜合指數位居西北省會城市“雙第一”。
實際上,山勢起伏、溝嶺相隔、地形破碎、岩石裸露、土壤貧瘠,海拔高度達2170至2850米,相對高差達500至600米,年均降雨量僅368毫米,年均蒸發量達1763毫米,“春天風吹沙起,夏季暴雨成洪,荒山秃嶺圍城”才是綠化前真實的西甯南北山。
航拍建行青海省分行綠化區。 祁增蓓 攝
建行青海省分行綠化區施工隊隊長盧占祥回憶,2001年,他在機緣巧合下來到西甯南北山搞綠化,當時要水沒水,要路沒路,卻是說幹就幹,絲毫沒有退卻。“鐵鍬往肩上一抗,水壺一提,背着馍馍就上山了,想着能在荒山上種樹,也是一件造福後代的事情。”
建行北山綠化區地處青海省西甯市北山泮子山綠化區,山頭遍地是石頭,在這種地帶種樹,談何容易,建行綠化區施工隊人員沒少碰壁。“那時的北山上風大、土大,寸草不生的羊腦地暗藏着許多大石頭,缺水嚴重不說,一旦下雨,就無路可走。”盧占祥說。
航拍建行青海省分行綠化區施工隊隊長盧占祥正在巡護綠化區。 祁增蓓 攝
山上沒水,就背水上山;石頭地帶要種樹,就背土填埋;鹽堿荒山,就運土改良。建行青海省分行綠化區負責人王甯軍感歎:“當初我們種樹的時候連适合的土質都沒有,不是羊腦石就是鹽堿地,也沒有樹坑,挖一個标準樹坑,需鋼釺、大錘并用,有時一天才能挖好一個,再從山下拉土上山,種上樹苗,但是樹栽了沒有水也活不了,所以第一年才種了600多棵樹。”
資料圖為建行青海省分行綠化區施工隊隊員人工運樹苗。 建行青海省分行供圖
“一片地要改質至少3至4年才能适宜小樹苗的生長,雨水存不住,濕潤的樹坑不到三天就又幹又硬,還會泛出白硝,若不及時澆水治硝,新栽的小樹苗極無法成活。”王甯軍告訴記者,為了改質土壤,想盡各種辦法,在泛硝的土地上撒上硫酸亞鐵,一遍又一遍,直到土壤不再泛硝才算有了成效,又不停地組織給挖出的樹坑澆水,人人都盼着栽種的樹苗成活。
王甯軍介紹,建行綠化區總面積3731畝,2009年從原綠化單位接管過來時,隻綠化了400餘畝。截至2021年12月,建行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200畝,完成總綠化面積的86%,保存率達到90%以上,栽種油松、河北楊、祁連圓柏、青楊、青海雲杉等十餘種樹木675.57萬株。
資料圖為建行青海省分行綠化區施工隊隊員處理亂石。 建行青海省分行供圖
如今,剩下的未綠化區域都是些“硬骨頭”。“現在一個人一天連30棵樹都栽不了,剩下的地方屬于‘上上不去,下下不來’,如果你不啃這個‘骨頭’,那片就是荒山,我們的任務就不算完。”盧占祥表示,雖然自己年紀大了,體力不如以前了,但這個樹非要種下去不可,無論是三年還是五年,總會有一代又一代人來幹。
據記者了解,盧占祥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在跟着他植樹,就連孫子也會利用寒暑假來幫忙。春天種樹,夏天防洪,秋天管護,冬天防火,一家人總是忙個不停。“21年前,我跟着青海省原副省長尕布龍上北山植樹時,他對我說:‘你要好好幹啊,得給咱們的後代留下一些東西’,我永遠記着尕布龍省長的囑托,一定好好幹。”(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