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曹邺寫過多少首詩

曹邺寫過多少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18:06:24


曹邺寫過多少首詩(曹邺你可能不認識)1

文|丁十二


2020年是庚子年鼠年,老鼠不僅是生活中常見的動物,也是詩歌意象中經常出現的一個意象。但和鼠相關的大多不是什麼好詞,比如成語賊眉鼠眼,首鼠兩端,膽小如鼠等,再如小孩子都知道的歇後語: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可見老鼠在人們心目中确實不是什麼好東西,這點從詩詞裡面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認證。

在最早的《詩經·魏風·碩鼠》就有“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将剝削階級比作貪婪可憎的大老鼠。

而在晚唐詩人曹邺筆下,更是直接利用“老鼠”這一意象,揭露晚唐社會的黑暗現實,直接對貪官污吏口誅筆伐,是火藥味極濃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字字珠玑,令人拍案叫絕。

《官倉鼠》

唐·曹邺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曹邺寫過多少首詩(曹邺你可能不認識)2

曹邺,字業之,一作邺之,桂州(今廣西桂林)人。晚唐詩人。與劉駕、聶夷中、于濆、邵谒、蘇拯齊名。曹邺可以說是廣西第一個著名詩人,在曹邺以前廣西土生土長的文人未見史載。他的詩作反映多社會現實,體恤民疾,針砭時弊。如這首千古傳誦的政治諷刺詩《官倉鼠》。

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不是一般的老鼠,因為這是一隻生活在官府糧倉裡的老鼠。相當于枕着糧食睡覺。這“官倉”二字至關重要,正是它帶來了這隻老鼠的特殊性,從而決定了詩的主題。

在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中有這樣一則記載:“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庑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這首《官倉鼠》應是從這裡受到一些啟發。

第一句“官倉老鼠大如鬥”開篇點題,并且描繪了官倉鼠驚人的身材一“大如鬥”大得像個鬥!鬥是糧倉中必備的量具,一鬥相當于10升,能裝幾十斤糧食。用“鬥”來形容官倉鼠,不光是誇張藝術,真可謂是絕妙至極:一來寫出官倉鼠出奇的個兒大;同時寫出官倉鼠滿肚子裝的都是糧食,正像鬥裝糧食一樣;再者第三點鬥是糧倉裡的器具,鼠也生活在糧倉裡,以鬥喻鼠,就近取材,有信手拈來之妙。

鼠是向來以體小著稱的,而“官倉鼠”卻為什麼如此碩大?正是由于它吃的是官糧,吞的是百姓的血汗,它們與那官府裡的肥頭大耳的貪官污吏是何其相似!以“鬥”這一糧倉盛器來比喻官倉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點出了鼠的貪心。

曹邺寫過多少首詩(曹邺你可能不認識)3

第二句“見人開倉亦不走”。走,古今異義,是跑的意思。這句意思是說:官倉鼠見人前來開倉門,也不逃跑。這真是膽大包天了。這一句寫出官倉鼠的又一驚人特征。老鼠向來是以膽小著稱的,它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稍有響動便溜之大吉。但是官倉鼠卻為什麼不怕人?正是因為沒人整治它們,才如此從容不迫,對來人視若無睹。

這不禁使我們想到,那些貪官污吏之所以敢于橫行霸道,也正是因為他們的上司在縱容他們,包庇他們,甚至與他們同流合污。

第三句詩人突然由“鼠”寫到“人”:“健兒無糧百姓饑。”官倉裡的老鼠被養得又肥又大,而前方守衛邊疆的将士和後方終年辛勞的百姓卻仍在忍饑挨餓。詩人以強烈的對比,一下子就将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矛盾現實展現在讀者面前。

面對這樣一個“人不如鼠”的社會現實,詩人第四句的質問也就脫口而出了:誰遣朝朝入君口?至此,詩的隐喻很清楚了:官倉鼠是比喻那些隻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貪官污吏;而這些兩條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當然不僅僅是糧食,而是從人民那裡搜刮來的民脂民膏。

尤使人憤慨的是,官倉鼠作了這麼多孽,竟然可以有恃無恐,這必定有人作後台。“誰遣朝朝入君口?”詩人故擲一問,含蓄不盡。“誰”字下得極妙,耐人尋思。同時又把“鼠”稱為“君”,俨然以人視之而且“尊”之,諷刺性極強,深刻地揭露了這個是非颠倒的黑暗社會。

曹邺寫過多少首詩(曹邺你可能不認識)4

所謂“獸之大者莫勇于虎,獸之小者莫怯于鼠”,然而“官倉鼠”卻膽大如虎,貪心似狼,體大若鬥,造成這一不合理現象的原因才是這首詩的主題,也是詩人帶給我們的思考。

詩人采用的是民間口語,質樸無華,然而譬喻妥帖,詞淺意深,字字句句都像是一把尖刀直插貪官污吏的心髒。


圖片/網絡

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