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快遞國際化問題

快遞國際化問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9 12:29:01

快遞國際化問題?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當天下單、次日到達,甚至早上下單、晚上到達……這種全世界“剁手黨”都羨慕不已的快遞速度,對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已是司空見慣、稀松平常得益于近十年電商的迅猛發展,中國逐步建立起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快遞小哥”成了中國人日常接觸最多的職業之一,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快遞國際化問題?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快遞國際化問題(快遞出海給世界一個)1

快遞國際化問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當天下單、次日到達,甚至早上下單、晚上到達……這種全世界“剁手黨”都羨慕不已的快遞速度,對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已是司空見慣、稀松平常。得益于近十年電商的迅猛發展,中國逐步建立起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快遞小哥”成了中國人日常接觸最多的職業之一。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開始走出國門,把“中國速度”帶往海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國内快遞行業發展日臻成熟。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超過美、日、歐發達經濟體之和,規模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3倍多,占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的一半以上,成為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規模龐大的市場,鍛造出中國快遞行業成熟的經營模式與物流網絡,也為中國快遞“出海”積累了經驗與資金。同時,國内市場日趨飽和,成為國内快遞公司向外拓展市場的動力。

其次,中國跨境電商高速發展的帶動作用。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2萬億元,而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經達到9萬億元,增速高達114%;2018年中國跨境快遞業務量達到11.1億件,同比增長34%,連續兩年超過行業整體增速。“買全球”“賣全球”必然催生出“運全球”“送全球”。背靠中國這個消費市場,更熟悉中國大街小巷的本土快遞企業,完全有動力走出國門攬件;依托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更貼合廠家服務承諾的本土快遞企業,完全有底氣奔向海外送貨。

最後,中國不斷釋放促進快遞“出海”政策紅利。2017年初,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其中明确提出,鼓勵重點快遞企業以服務跨境電商、伴随國内企業境外發展等為契機,銜接境外物流體系,構築立足周邊、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寄遞網絡。為加快國際航空郵件快件運輸,國家郵政局還在杭州、鄭州、上海等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所在城市構建了航空綠色通道,聯合民航、海關等部門簡化通關流程,以提高寄遞時效。政策利好進一步促進中國快遞企業昂首闊步“走出去”。

當然,中國快遞“出海”也面臨着許多挑戰。頭一個面臨的就是國際快遞巨頭的“迎擊”。國際快遞業務是資本、技術和知識最為密集的業務,屬于快遞服務領域中利潤最高的高端業務,進入門檻也最高。

一直以來,國際快遞業務都被FedEx(聯邦快遞)、UPS(聯合包裹)和DHL(敦豪航空)等國外快遞巨頭所壟斷。這些巨頭往往具備強大的航空運輸能力,投遞網絡遍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城市。僅以貨運飛機數量為例,順豐擁有50多架,為國内企業第一,卻隻是國際行業巨頭飛機數量的1/10左右。因此,與國際行業巨頭相比,中國快遞企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水平和能力還很不足,在異國與異國間的國際快遞業務服務還隻是剛剛起步。

此外,中國快遞企業還面臨着運營模式的挑戰。海外勞動力成本較高,在末端配送方面,以中國“快遞小哥”為代表的勞動力紅利将會消失。同時,海外消費者很多居住在郊外,而且居住相對分散,如何在投遞過程中降低成本也将是一大課題。

中國快遞“出海”,機遇與挑戰并存。本土快遞企業應找準定位,認清自身優勢,揚長避短,與中國跨境電商和生産企業攜起手來,依托中國經濟這艘大船,奮力在國際快遞市場的汪洋大海上揚帆遠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