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位讀者朋友留言,他說他是一個剛起步學習理财的小白,雖然看過不少理财書籍,但是有一種不知道該怎麼學習理财的感覺?
他問我,是怎麼學習理财成長的。
他的問題曾經也是我的問題,并且困擾我很長時間。或許,每個人都需要在某個地方徘徊很久,才能找到一條前行的路。
從最開始的記賬,到基金理财、互聯網金融,再到理财規劃、保險産品,在理财投資的這條路上,我是這麼走過來的,但是我知道,每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對于我自己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大多是我的私人經驗,不太可能有很高的普适性。
當然,把這些方法與經驗寫下來,既是對自己的一個總結,也希望對這位朋友有幫助。
說實在的,我是一個對數字不敏感的人,反應速度也經常慢半拍。但我特别迷戀理性分析過程,比如基金産品的投資邏輯什麼樣,家庭理财的該去如何規劃等。
也是執迷于這種好玩的事,才會在看基金報告的時候興趣盎然,也慢慢堅持了下來。
具體到學習理财的方法與過程,有幾個明顯的界限。
第一個階段,理财放養階段剛開始的時候,我完全處于一種放養的狀态,隻知道自己想學習理财,卻不知道怎麼學,也不知道從哪裡入手,每天看各種理财書籍,浏覽各種各樣的理财論壇貼。
各種各樣的理财帖子紛至沓來,比如“公積金使用的5個妙招”“這樣做投資,收益翻倍”“30歲之前這樣投資,輕松實現财務自由”……
看着這些标題黨十足的帖子,仿佛找到了躺着賺錢的工具,事實上幾乎沒什麼用。這些貼子來得快去的也快,我又陷入了對知識的渴求與焦慮。
後來總結起來,這個階段就屬于一股腦照單全收階段,談不上對知識的消化吸收,隻停留在浏覽這個動作帶來的快感。
第二個階段,注重知識的吸收應用看了很多人的理财書籍與貼子之後,我也開始躍躍欲試,想做點投資賺點零花錢,于是開始按圖索骥,從喜歡的理财達人書記入手,看他看過的書,聽他講述理财的喜怒哀樂。
更重要的是,我也開始嘗試,整理出一個裝滿理财知識的盒子,需要什麼樣的東西,裡面應有盡有。
畢竟,當初學習理财的初衷,是為了解決自己花錢大手大腳、毫無規劃的壞習慣,也為了能改善自己糟糕的财務狀況。
當你決定嘗試去做的時候,你就已經處在一個變好的路上了,除了單純的看貼、看書,報付費課,這個階段注重了對知識的整理、消化與吸收。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做筆記,無論是看書、看帖、聽付費課程,我都會做大量詳實的筆記。
通過筆記整理知識點,梳理知識框架,把相關的知識點連接成線或者面。
在接觸理财知識的時候,選擇了基金作為投資首選。因為從風險、收益以及流動性角度來看,基金是最适合普通人的投資産品。
有意思的是,基金包括各種類型基金,貨币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基金,自然涉及到其他投資産品,需要學習的知識反而不少。
一個個知識點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樹。學習基金知識的時候,我梳理大量的材料,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了關于基金的地圖。
有段時間,我在讀格拉德維爾的《異類》,讀到一萬個小時定律的時候,我立馬就把圈圈的結構化思維、查理芒格所講的思維模型,以及李善友教授的底層規律打通了。
那種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當你在某個領域讀過很多書之後,你會有這樣的感覺。
無論是從知識骨架上,還是具體内容上,你都會覺得似曾相識,尤其是對投資理财更是如此,投資邏輯多年來一直未變。
具體到某一篇文章的時候,我一般會考慮幾個問題:
每當碰見問題,我都會多問幾個為什麼,你不妨也試一試,說不定有新收獲。在知識的儲備與積累階段,當你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的時候,你就相當于儲備了大量的能量。
投資理财應用屬性很強,他最終的問題還是需要回國到解決問題上,這些現行的理論知識很重要,但是刻舟求劍式的積累,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就需要結合具體的市場行情去做判斷,讓理論去驗證現實情況,并且通過市場的結果反思自己的投資行為。通過理論去驗證實踐,也通過實踐指導你的行為。
這就是一個修正自己認知的過程,讓你不斷對市場、對投資、對理财越發清新的過程,而且你的能力邊界也在不斷擴張。
對于投資理财,我依然是一個學習者,對未來充滿熱情,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修正自己行為,你終将變得越來越好。
更多金融趨勢分析、投資技巧講解、理财知識,理财課程,請關注公衆号“亞洲财經商學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