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很多家族,都對修譜充滿着期望和熱心,但細究下去,就會發現族人大都都是懷着對家族的一腔熱血,而對家譜相關的知識,是一無所知,家譜編修内容、格式都一概不知。讓家譜編修徒增難度。家譜,是記載家族一代代的家族成員信息的書籍,是傳承家族先輩優秀精神的史書,是家族的根。所以大意不得,對于修譜這件事,我們需要重視。
修譜一事,是家族的大事,不僅僅是個人的得失,而且關乎的家族的榮譽。家譜自古以來就有“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說法,就是因為修譜一事太過于重要,家譜編修委員會一點也馬虎不得,所以才這麼慎重。
如果随意應付,在不知家譜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就盲目去編修家譜,等到家譜印刷完成,分發到族人的手中,才發現,世系是錯亂的,文字是錯誤的,人名也是錯誤的,就連始祖的世系都沒有搞明白。編修委員會不僅愧對祖先和族人,而且還會遭到族人的猜疑:是不是挪用資金了,是不是拿抽成了等等一系列問題。所以,修譜不是頭腦一熱,而是需要耐心,細心和系統的步驟和方法來完成的。切不可随意應付,影響家族後世。
但對于家譜的熱情是必不可少的,有熱情是第一步,隻有感興趣,有熱情,才會想着去修譜,才能更好的去召集,去和族人商議,促成修譜大事。熱情,是修譜時建班子步驟的重要因素。
建成班子以後,對于家譜的知識,一定要集體去學習,隻要了解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問的更多,自己才能掌握更多,對于修譜,才能更有把握。對于不懂的地方,要放下自己的臉面,去問,去尋找。古人言:“達者為師”,就是這個意思。
第一步,可以去鄰村或者相關的機構和圖書館去借閱别人家族的家譜,但對于家譜,一直以來都有規定:“不得借閱于外人”。所以一般來說,隻要自己購買家譜樣本(空白家譜),自己真實的了解之後,才會有概念。錦秋見過很多修譜的老師,他們的年紀普遍偏大,對于用嘴叙述出來,用耳朵聽到的家譜,是不會有感念的,一定要眼見為實才可以。所以購買家譜樣本(空白家譜),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家譜樣本中,不僅有家譜所需要的内容和目錄,而且對于每個内容都會有介紹,就如世系來說,是要記載本人名字、排行、生卒;配偶名字、生卒;父母名字、子女名字,和個人相關簡介,有條件的還可以加上本人照片。
并且家譜的工藝,比如說古式線裝,宣紙印刷, 绫絹封面,都是直接展現在面前,讓人清楚的知道運用這些工藝做出的家譜成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在編修家譜中,一般是由家譜編修委員會會長,負責統籌協調修譜工作的。會長一般是由家族族長、村長、家族德高望重之人擔當的,對于工作的分配,一般是要有會長先制定修譜計劃,比如資料搜集、整理、追根等,需要分步進行。在每個步驟裡,編委會成員都是需要有具體的工作劃分。這樣修譜,才不會做很多無用功,每個人的價值也能得到更大的發揮。
如果說,家族對于修譜的工作流程不是很清楚,那就需要去詢問懂行的專家,一般來說,都是免費指導的;還可以去鄰村或者是附近做過家譜的家族,去認真學習。
家譜,不僅僅是記載家族成員的譜書,更是家族文化和精神的傳承載體,編修家譜時,切不可粗制濫造,辜負先祖和後代,要切真務實的去修譜,編修出質量高的家譜,讓家譜傳承後世,讓後輩子孫繼續将家族精神發揚光大。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