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
無論大地發生了什麼不幸,
不幸勢必波及她的兒女。
我們編織不了生命之網,
我們不過網中一線。
這是西雅圖酋長在很多年前說過的一句話,今天讀來仍感慨良多。
我們都是大自然的兒女,可是我們的傲慢、短視、貪婪、麻木,正在損害我們立足的家園。地球變暖,綠地消失,一些動植物滅絕。霧霾,是被我們冷落的大自然母親迷蒙的淚眼。如梭羅所言:“我們安居在大地上,卻忘記了天空的模樣。”
走得太快的世界,五色炫目,五音喧嘩。可是,在速度旋風的裹挾裡,我們仍然想追尋一種“定”;在瞬息萬變的生活裡,我們仍然想追尋一種“常”;在一望無際的水泥森林裡,我們仍想找尋到自我與大自然連接的轉門。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在二十四節氣裡,用自然筆記的方式來觀察自然,記錄自然。自然筆記是用書寫和繪畫的方式,給大自然書寫日記。在記錄中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在記錄中把自我融入自然萬物。所以,自然筆記更是一種與生命和諧的生活方式,是與大自然連接的一條路徑。
做自然筆記需要哪些準備?
準備紙張或者有硬殼的本子,鉛筆或者水性筆,可以備一塊橡皮。孩子們一般喜歡用蠟筆和彩鉛上色,成年人也可以選擇用水彩上色。
想要準備更充分一點的話,可以備好卷尺或短的直尺用來測量,用放大鏡來觀察植物細微的部分,用相機來拍攝快速移動的生物,也方便回家後對着照片整理完成自然筆記,各種圖鑒可以用于資料的查閱,夜晚觀察要帶上手電筒,觀鳥最好備上一個望遠鏡。
自然筆記觀察的内容有哪些?
有關大自然的一切。空中的小鳥,草叢裡的昆蟲,靜立不動的花、草和樹,夏夜天幕上的點點繁星,城市街道旁的一片雜草,水池假山上的滑膩青苔,山頂眺望到的美麗景色……時時處處皆自然,隻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自然不僅僅在荒野和遠方,更在我們身邊和腳下的土地。
自然筆記是由文字和圖畫兩個部分組成的。文字部分,需要記錄時間(具體到年月日,甚至是上午或者下午的幾點),地點,天氣狀況。無法用圖畫表達出來的部分,譬如心裡的感受,聆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觸摸時的感覺,可以用文字來叙述。圖畫部分,則是忠實地畫出我們所看到的。
沒有學過繪畫怎麼辦?這也曾經是困擾我的問題。我們來看看孩子們做自然筆記的過程吧。在2013年2月的時候,我開始帶孩子們做自然筆記,最初他們的自然筆記是圖①這個樣子的。
圖①(資料圖/圖)
圖②是四年以後,2017年2月,孩子們所做的自然筆記。
圖②(資料圖/圖)
圖③是我在2013年6月1日的第一幅自然筆記。
圖③(資料圖/圖)
圖④是我在2015年10月10日的自然筆記。
圖④(資料圖/圖)
我們會發現,一天天、一次次專注地觀察,不斷地學習,慈愛的大自然母親會握着我們的手,教我們描繪出更好的自然筆記。其實,對于自然筆記中的圖畫部分來說,畫得好與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做自然筆記最大的意義在于我們和大自然對話,并且增進對大自然的了解。
(作者為長沙市芙蓉區育才學校校長、中國首屆全人教育獎獲得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