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寫給廣大的類風濕患者。
類風濕這個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發生在指關節,腕關節等小關節,患者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老人。
現在進入夏天,氣溫上升,很多類風濕患者會覺得症狀有所減輕,這是因為類風濕遇寒加重,遇熱緩解的特性。
所以我想,趁這個時候給大家分享一些中醫治療類風濕的經驗,等到溫度變低,症狀加重的時候,或許能用得上。
有個隻有四味藥材的小方子,組成簡單,功效卻一點都不差。
具體配伍:準備狗脊,制川烏(先煎),秦艽,雞血藤。水煎服用。
這個小方子,是我求學時期跟着老師下鄉義診學會的。
還記得那是個冬天,我随恩師去到農村,一邊開展義務診治,一邊收集醫案故事。
農村的冬天特别冷,不少人幹活的時候連手套都不戴,莊稼地裡一站就是一天。
村東頭有位老太太,大家都喊她劉花嬸,雖然已經快60歲了,但是每天都很精神抖擻。
有天早上起床,劉花嬸感覺自己的指頭一下子變得僵硬了不少,拿筷子,握拳頭都覺得十分吃力。以為是天氣太冷了,就沒放在心上。
誰知到了晚上,手指一下子疼得嚴重了,不能打彎,也伸不直,用手輕輕掰一下,渾身都跟着難受。
第二天聽說了這個事情,老師便帶着我過去了。
剛見到劉花嬸的時候,她兩個手指關節蒼白,一點血色都沒有,整個人疼得龇牙咧嘴,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我的老師按了一下她疼痛的關節,發現并無灼熱感,而且脈弦緊,舌苔白潤。
于是辨證其為寒濕痹症,開出了一張配伍,也就是上面我們提到的狗脊,制川烏(先煎),秦艽,雞血藤四味藥材。
結果你猜如何?服藥的第二天,老人的手指頭就不那麼僵硬了,疼痛也得到了緩解,高興地跑過來握着我們的手不停地說謝謝。
這其中的道理,我給大家說說。
類風濕在中醫裡可以分為濕熱、寒濕、熱毒、肝腎虧虛等多種類型,醫案裡劉花嬸就是典型的寒濕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寒濕痹症這個情況,大部分出現在類風濕的中晚期,是由于體内陽氣不足,導緻外邪入侵造成的。
這類患者往往脈象弦緊,舌苔淡白,關節不紅不熱,但是疼痛明顯,手指頭發涼和僵。
因此我們在治療的時候要做到四點:散寒、祛風、除濕、通絡。
這四味藥材看似簡簡單單,實際上搭配得十分科學。
先來看雞血藤,性質偏溫,味道偏苦,它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舒筋活絡,活血養血,對于一些虛損類的疾病非常有效;
秦艽歸胃肝膽經,擅長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常用于治療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等;
川烏屬于祛風濕藥,本身作用就是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最後一味狗脊,甘溫,能散風寒濕邪,還可以補肝腎、強腰膝、堅筋骨。
四味藥配合,既能補益,還能驅邪,比較周正。如果辯證準确,應用對症,效果是十分客觀的。
提醒大家,方中的川烏有毒,千萬不可随意使用,肝腎功能不全、陰虛火旺、高血壓患者,面對這個小配伍,更需要謹慎。
最後,任何疾病都需結合年齡、病程、症狀等辨證用藥,切不可照搬經方使用,調理的過程也需根據好轉情況調整組方。
祝各位健康安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