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強師教育?作為教育大市,廣州擁有16萬名中小學專任教師,這是廣州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也是廣州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廣州市堅持教師為本的質量觀,積極推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築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建強,教師隊伍結構持續優化,教育領軍人才數量穩步增加……,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大渡口強師教育?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為教育大市,廣州擁有16萬名中小學專任教師,這是廣州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也是廣州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廣州市堅持教師為本的質量觀,積極推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築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建強,教師隊伍結構持續優化,教育領軍人才數量穩步增加……
目前,廣州市的省名校長、名園長、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共55人,占全省工作室主持人的12%;市級教育專家、名校長、名教師工作室共564人,規模在全省領先。
組合拳促進師德師風建設“虛功實做”
“教育的路并非一路鮮花一路掌聲,路途也有坎坷,但因為熱愛,就選擇了勇敢和擔當,也正因為熱愛,所以享受。”清華附中灣區學校執行校長程惠雲分享了學校老師與學生,校長與學生間共同成長的教育故事。今年5月,新時代廣州“師·說”活動第一季第一場“從愛出發”正式啟動,用真實故事诠釋好老師形象。
“師·說”活動每一季會發掘一批紮根一線的平凡教師,用他們的好案例、好故事,引領廣州教師團隊的專業成長和全面發展,也讓衆多默默無聞的教師被看見、被尊重。近年來,廣州結合評先評優和教師節,開展師德專題教育主題活動,通過開展廣州教育大講壇師德專場,征集師德征文和微視頻等,引導廣大教師努力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教育興旺發達的根本在教師,強師興教的關鍵在師德師風。”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廣州建立健全制度,印發《廣州市教育系統加強新時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指導意見》等,規範師德問題處理流程。廣州将全市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納入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重大課題。廣州還聯合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北京師範大學)研究團隊,推進師德教育示範基地學校建設。
廣州推動師德培訓常态化,在廣東率先将師德教育列為全員培訓專業必修課程,要求全市教師每年選學師德課程不少于10學時。“十三五”期間,廣州開設師德師風培訓課程446門次,培訓48.91萬人次。
廣州還抓好專項整治。2020年9月,廣州開展師德師風問題專項整治;今年結合“雙減”,建立師德問題處理長效機制,實現源頭、過程、處理、教育的全過程管理。
強化“三薄”教師培訓補齊鄉村教育短闆
“經過3年刻苦學習,克服了角色轉換、平衡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等困難,我将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今年6月,盧丹從廣州開放大學花都分校畢業,以新身份回歸鄉村教育。這意味着“廣州市鄉村教師學曆提升計劃”項目首屆學生的學習畫上了句号,同時為廣州鄉村教育發展畫出一個逗号。
廣州區域間存在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鄉村教師隊伍水平不高是制約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短闆之一。廣州着力提升專任教師高一層次學曆水平;同時強化“三薄”教師培訓,開設針對薄弱學校、薄弱地區教師、薄弱學科的培訓項目,提升薄弱地區教師隊伍質量,助力鄉村振興。
2019年秋季,廣州在全省率先設計并啟動“鄉村教師學曆提升計劃”項目,運用“互聯網 ”教育手段,整合開放大學系統優質資源,創新學曆教育及培訓模式,為鄉村幼兒園、小學專任教師提升學曆層次提供政策、學費及技術手段支持。
在課程設置上,廣州兼顧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提升。廣州遵循市區兩級服務一體化、學曆非學曆教育一體化、平台 資源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等“五個一體化”原則,為鄉村教師制定專屬學習方案。廣州應用開放大學“研訓用”一體的廣州特色智慧生态師訓體系,開展鄉村教師信息化教學示範培訓與實踐,推進課堂教學分析AI診斷,精準施策。
廣州建立保障教學質量的認定标準,實現學習成果的認證、學分的積累與轉換。廣州搭建學分學時“立交橋”,建立教師學分銀行賬戶和個人學習檔案,打通學曆教育專業學分與教師繼續教育專業學時銜接通道,體現“一人一策”的學分互換、互認,實現教師職繼融通一體化。
目前,該項目輻射到黃埔、花都等7個區域10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的鄉村教師。至2025年,預計該項目可服務6000名左右鄉村教師,可間接服務8萬多名鄉村學生。
金字塔式培養體系促進教師成長步步高
廣州市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廣州市教師發展研訓中心……廣州成立6個市級和11個區級教師發展中心,推動成立“市級教師發展中心聯盟”。6個市級中心作為專業力量的6大“支點”,從服務對象的主體需求出發,全力投入相應層次、類型、學段的專業培訓與研究,不斷提高其服務的适切性和品質化。
廣州發揮教師發展中心作用,抓實抓好高層次人才培養,實施“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等,先後遴選培養對象2166人,認定市區兩級骨幹教師14717人。
為更好地發揮高水平教育人才輻射帶動作用,廣州成立1110個市級名教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工作室,共遴選4918名工作室成員、5031名網絡學員。工作室主持人通過線下研修引領成員成長,線上研修輻射網絡學員成才,從而引領團隊共同發展,形成以工作室主持人引領骨幹、骨幹引領全員,主持人的主題活動輻射引領全體網絡教師的“金字塔”式工作模式。
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工作室通過五大教學社會實踐主題活動,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中,引領成員發展。教學觀摩,以“聽課、議課、評課、上課、反思、總結”等教學環節為主體,促進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個人研修借助行動研究,結合“學會教學”“學會學習”,改善教學實踐。專家講座,引領并給予學員在理論和實踐的支持。課題研究在選題、立項、開題、結題等多個環節,提高學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網絡交流,形成教學動态站、成果輻射源和資源生成站,“共享智慧,共同發展”。
近年來,廣州還着力打破區域壁壘,促進城鄉教師隊伍均衡發展。工作室成員遴選時按照中心城區與非中心城區成員約1:1的比例,向薄弱地區傾斜,目前工作室成員中來自非中心城區的有2572名,占52.3%。
工作室就像一座“塔樓”,不僅輻射引領着當地,還将“光”投向了更大的範圍。目前,21個教育專家工作室主持人帶領本室成員,在任期内共完成181個教學科研課題,形成1228個研究成果,其中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35項。(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劉盾 通訊員 王桢桢 陳秋蘭 黎鑒遠)
作者:劉盾 王桢桢 陳秋蘭 黎鑒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