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人物圖冊之八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陳寅恪先生晚年最大的一部著作《柳如是别傳》,洋洋80餘萬字。陳先生雙目失明,耗費十年心血,寫成了這部巨著,以表彰一代紅妝柳如是。為什麼陳先生要突破世俗,傾注如此巨大的心力為其樹碑立傳?在他看來,柳如是身上蘊含着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她不僅是一個才華卓特的才女,而且飽含着民族大義和英雄氣概,集才氣、俠氣、骨氣于一身。
愛國主義精神與民族大義
柳如是不同于尋常閨閣女子。陳寅恪在《柳如是别傳》中多次談到柳如是參與政治活動。她在松江的時候,從容與幾社清流“雲間三子”(陳子龍、李雯、宋征輿)、彭賓、宋征璧等交遊,議論國事,跳出了純粹“小女人”的歌唱,給自己柔弱的個體生命注入了凜然正氣。雲間詩人宋征璧的七古《秋塘曲》寫他與陳子龍、柳如是泛舟秋塘,酒酣作歌,頗能摹寫柳如是的意态風神。此詩寫于崇祯六年(1633年)秋天的白龍潭,那年柳如是十六歲。詩雲:“校書婵娟年十六,雨雨風風能痛哭……陳王宋玉相經過,流商激楚揚清歌。婦人意氣欲何等,與君淪落同江河。”“流商激楚揚清歌”一句,一個不羁之才女活脫脫地浮現在眼前,凜凜有丈夫氣,不同凡響。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南下,逼近南京。柳如是勸丈夫錢謙益以死殉國,錢謙益貪生怕死。柳如是則奮身投水,被阻攔了下來。這一舉動讓身為士大夫的錢謙益自慚形穢。袁枚《題柳如是畫像》詩雲:“可惜尚書壽正長,丹青攘與柳枝娘。”誠如莊子所雲“壽則多辱”,青史留名的竟是一個“柳枝娘”。
清順治年間,柳如是與錢謙益投入了反清複明的活動,她傾其所有積蓄,資助義軍,并秘密奔赴海上犒勞反清起義部隊。錢謙益在詩中多次将她比作南宋巾帼英雄梁紅玉。雖然錢柳的反清運動不能挽回明朝之覆滅,但是民族大義是值得肯定的。明清易代這一天崩地陷的時代,又有多少士大夫能堅守民族氣節呢?
柳如是楹聯墨迹,常州劉靖基收藏
傑出的才華與浪漫的氣質
柳如是的詩歌創作獨樹一幟,堪稱傑出的才女。她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以一棵樹的形象和男性文人站在一起的。柳如是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慷慨激昂,頗有英雄氣質;另一方面,浪漫多情,自是才女本色。這雙重性格,一剛一柔,相反相成地統一在柳如是身上。
柳如是又工書善畫。錢謙益《觀美人手迹,戲題絕句七首》雲:“挾瑟歌盧女,臨池寫洛神”“芳樹風情在,簪花體格新”,說的就是柳如是臨寫王獻之的法書《洛神賦》,又得衛夫人美女簪花之格,《有美一百韻》則稱柳如是“畫奪丹青妙”;松圓詩老程孟陽《次牧老韻,再贈河東君,用柳原韻》詩雲:“彈絲吹竹吟偏好,抉石錐沙畫更雄”。“抉石錐沙”指其“楷法瘦勁”,這一句兼指柳如是書畫而言。錢、程二氏之推許,并無溢美之處。
柳如是的畫蕭疏淡遠,傳南宗畫派之神韻。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月堤煙柳圖》長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畫運筆的線條比較纖細,構圖疏密有緻,皴染相間,設色清新淡雅,意境朦胧,“細柳籠煙,小桃初放”,再現了江南濕潤的水鄉風貌。它是作者在短時間内迅速勾畫出的寫生山水圖,充溢着鮮活的氣息,并且虛處傳神,蘊涵着士大夫隐逸高蹈的情懷。
現存柳如是的山水畫作還有《山水人物圖冊》(美國弗利爾博物館藏),由八幅小畫組成,山水與人物合一,色彩明麗,可以看出柳如是花落虞山之後心境的和諧、快樂、自由。
柳如是的山水真迹不太容易看到,但她的題畫詩,詩中有畫,可以窺見其繪畫之造詣。畫是文人畫,詩是文人詩,詩與畫渾然天成,堪稱“洗盡塵滓,獨存孤迥”(恽格《瓯香館集》卷十一《畫跋》)。《題畫竹》:“不肯開花不趁妍,蕭蕭影落硯池邊。一枝片葉休輕看,曾住名山傲七賢。”《題畫梅》:“色也凄涼影也孤,墨痕淺暈一枝枯。千秋知己何人在,還賺世雄入夢無。”柳如是在她的題畫詩中糅入了一己之人格精神,梅品與竹品即是人品之象征。
柳如是的書法亦迥出侪輩,執晚明閨閣書藝之牛耳,就連刻意醜诋她的王沄在《虞山竹枝詞》中亦推許她“《文選》每吟十九首,法書臨得《十三行》”。柳如是流傳下來的法書主要有《湖上草》和望海樓楹聯墨迹“日毂行天淪左界,地機激水卷東溟”等。
據陳寅恪考證,《湖上草》乃“依據手寫原本摹刻”,雖不是真迹,但保留了手書的精神,亦算彌足珍貴了。《湖上草》摹刻本三百餘年間輾轉于藏書家之手,幸得流傳下來,今藏浙江圖書館,為海内珍本。望海樓楹聯法書今藏于常州藏書家劉靖基之手。《湖上草》與楹聯實為詩書合之雙美的藝術珍品。
細揣這兩件作品,柳如是書法大有晉人氣韻,胎息二王、鐘繇,又得初唐虞世南、禇遂良之筆髓。其用筆楷法中夾有隸意。落墨大膽,筆力厚重,不尚取巧。但又氣度開張,冷傲之中含秀勁倔強之氣。
柳如是非尋常閨閣女子,她的書法無絲毫纖弱之氣。崇祯十二年(1639年),柳如是漂泊于杭州,愛情、婚姻尚沒有歸宿,内心十分傷感。這種情感在《湖上草》諸詩中屢有流露。《雨中遊斷橋》:“看桃子夜論鹦鹉,折柳孤亭憶杜鵑。神女生涯倘是夢,何妨風雨照婵娟。”《西湖絕句》:“年年紅淚染青溪,春水東風折柳齊。明月乍移新葉冷,啼痕隻在子規西。”但傷感不等于軟弱。柳如是以冷傲對抗世俗。世人多以為柳如是風流放誕,但她骨子裡是冷傲的。《湖上草》筆鋒内斂,線條勁健,絕無綽約媚俗之态,從書品可觇知其性情。
柳如是又生性豪邁,凜凜有丈夫之氣,處明末動蕩之際,蒿目時艱,憂傷國事。詩境通于書藝,觀其“日毂行天淪左界,地機激水卷東溟”一聯,氣韻沉雄,境界闊大,非豪傑之士不能道出。其字下筆沉着,結體疏朗,一反内斂,多用出筆,甯靜中寓馳驟之勢。壯語出之以健筆,亦性情使然。柳如是的書法中有濃厚的書卷氣,散發出深厚的文化底蘊。錢謙益《有美一百韻》稱贊柳如是:“詩哦應口答,書讀等身便。缃帙攻《文選》,绨囊貫史編。”柳如是飽讀詩書,雅擅吟詠,具備了藝術家的藝術人格和審美情趣,書法自然超邁不群。
《湖上草》崇祯刻本,根據柳如是墨迹摹刻
理想主義精神
在我看來,柳如是超越其同時代才女的地方在于:她具有卓爾不群的理想主義精神,這是她最不同凡響之處。柳如是在逆境中能駕馭自己的命運,為自我争取美好的未來。柳如是有一首詞《金明池·寒柳》非常有名,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寒柳堂集》的“金明館”“寒柳堂”都來源于這一首詞,可見影響之大。柳如是在詞中以憔悴的寒柳自比,寫得十分感傷,但又充滿理想主義精神。她在愛情方面遭遇了很大的不幸,與幾社著名文人陳子龍兩情相悅,志同道合,但迫于陳子龍家庭的壓力不得不離他而去,開始新的漂泊。柳如是離開陳子龍之後,便如無根的楊花找不到歸宿。她的确是個受傷的女人,但她生命的光焰依然熾烈,狂風吹不熄它。“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這裡“約個梅魂”就是尋找新的愛情,開創未來,這種勇氣正是理想主義精神的表現。
柳如是的理想主義精神尤值得稱道。她的《寒食雨夜》詩雲:“年年風雨盡平生,夢裡春晖作意行。”人生道路上風雨交加,但她夢裡春晖普照,隻要有夢,就不會絕望。柳如是在逆境中執着地追求自己的愛情理想,與世俗抗争,正是秉持着這種精神,才有了後來的錢柳因緣。儒家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一種入世的精神。《論語》說“行己有恥”“博學于文”,這些在柳如是身上都有鮮明的體現。
《柳如是别傳》一向号稱難讀,因此真正了解柳如是的人并不多。柳如是身上承載着中華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她的才華、氣節、理想主義精神都值得弘揚。
(作者系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