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Dora,從事營銷超過10年時間,為7-Eleven、微軟、騰訊等集團提供營銷顧問服務。點頭像關注,有需要直接留言即可,感謝。
類似的情況遇到的還蠻多的,正好借這個機會聊一下,各位做個參考就好。
1、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官網是否還有必要存在?這個事情被圈子内讨論很久了,也和不同身份的人聊過。有的人覺得現在公司自己的網站根本沒流量,也沒什麼成交,沒這個必要花費預算去維護。
另一種觀點是網站仍然有價值,隻要是肯投入就能搶到流量。
個人的觀點是,怎麼對待官網,要分行業去看。
比如一些快消品類的公司,做的業務是直接2C,除非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不然很難讓客戶直接去官網下單。
做一個在線商城很容易,但這個技術難度并沒有那麼高。難的是怎麼讓用戶相信你的網站。
而對于一些非2C行業,比如加工定制類、機械類、房地産、保險類,包括問題中說的物流行業,雖然也有類似的垂直平台,但是這類行業訂單的特點一般都是單量低、客單價高。
這類的産品或者服務,潛在客戶對官網的信任度一定是高于第三方網站的,他們需要“見到”企業的“家”才會相信。
所以目前給到企業的建議是官網根據當下的需求,如果當下有其他的穩定業務來源,那官網可以先上線一個簡單版本,然後做日常維護,這個預算相對就低很多。
如果現在并沒有穩定的客戶來源,或者現在的客戶來源不夠企業吃的,那建議網站就要用心做,然後花費一定的預算先把自然排名做上去,拿到一部分流量。
2、網站的開發、推廣成本問題網站開發這個看對網站功能的需求,如果隻是作為展示類型的網站,那預算不會很高。如果是在線商城或者是需要接入一些行業系統,會稍微貴一些。
推廣的成本建議采用蜻蜓點水的做法,就是開始的時候投入少量預算去測試,如果有正向的反饋,再去加大力度,不建議一下子就把預算拉滿,後面容易很被動。
3、關鍵詞競價推廣是不是“白燒錢”,SEO是不是沒用了遇見過很多傳統企業的老闆,對關鍵詞競價推廣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偏見。覺得競價是在燒錢,這個事情建議辯證地去看。
現在的流量市場基本可以理解為是“花錢賺錢”的模式,要有投入,買到流量之後才有可能賺到錢,誰都知道現在流量就是錢,那些平台也知道,既然他們知道,他們怎麼可能會把優質的流量白白送給企業去開發?
但是對競價的投放一定不是把賬戶一開,随便搞點關鍵詞進去放在那裡自生自滅就會有生意,這種時代早就過去了。
競價的投放更類似一種投資行為,對投放人員眼光的考驗極高。另外,廣告投放的形式不隻是關鍵詞一種,有很多垂直投放,比如傳統行業,測過幾家公司,目前還是可以拿到比較便宜的流量的。
SEO的問題,SEO是通過内容優化的的方式讓網站獲得自然排名,從而拿到流量。這種方式現在并不是完全沒用,對一些特定行業仍然是有很大價值的。
4、怎麼開始推廣,是自己招聘還是外包出去這也是很多公司要面臨的問題,自己招聘擔心養團隊的成本太高,外包擔心被騙。
簡單說一下兩種模式的優缺點。
自建團隊:對團隊的控制會更高,團隊可以和公司其他部門結合得更好,而且對公司的第一手消息、營銷的動向、産品的理解都要比外包公司高。
缺點主要是兩個,一個是養團隊的成本。簡單算一下,按照3個人的團隊,廣州地區一個帶隊主管薪資大概是8-9千左右,另外兩個人平均按5千計算,一個月團隊的成本是一萬八左右。
另一個成本在于這個帶隊的人,找到合适的互聯網主管最方便的方法是公司本來就有互聯網部門。懂的人才能識别懂的人,但是如果本來有做互聯網的,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死循環問題。看到很多公司花了大價錢找管理崗,結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拿完三個月試用期工資就走的,也不是沒有。
外包公司:好處是成本相對低,團隊配置完整,對企業來說相當于“拎包入住”。另一方面他們會有其他項目的經驗供橫向對比,相當于幾家公司的網絡部門一起在做這個項目。
缺點是互相配合的磨合期是個未知數,配合的順利可能一個月就可以磨合的很好,配合的不順利的甲方乙方互相拆台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另外就是權限問題,外包服務一般都是圍繞某一個核心目的直接外包,隻要做成了這個目的就完了,那很多外包公司自然沒必要在這個基礎上去增加或者拓展什麼渠道,即使這個渠道的價值更大。
這個不管是從商業利潤角度考慮還是從責任承擔角度看,也都可以理解。畢竟不在合同的東西你不做可能沒問題,做了沒做好,這個責任就很難講。
生意嘛,在商言商,私下裡怎麼好說話是一回事,真的發生了不愉快,那可能翻臉比翻書還快。
寫在最後:1、不定期分享海外推廣流量市場走勢、出海推廣操盤方法,關注我或私信都可;
2、偶爾會寫一些SEO職業發展問題,避免走彎路,讓SEO新人同學可以活得很好的一些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