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環往複,古今無異。讓我們從字源的角度來認識美麗的四季吧。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的字體演變軌迹為:
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也有多種寫法。如圖的字形A,左部分為天氣回暖,草木繁出之象。中間部分,有人釋為春天到來,草木滋生,萬物新榮。上為芽,下為根。右邊 二木豎立,也表示草木初生。故“春”的本初義為: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開始生長。後來就以“春”為”“一年四季開頭的第一個季節”。《說文解字·草部》:“(萅)推也。從日屮屯。屯亦聲。”段注雲:“東方者春,春之為言蠢也。《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日屯者,得時草生也。屯字象草木初生。會意兼形聲。”這就把“春”的意思講得很清楚了。不過,《說文》無“春”字,而是作“萅”,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最後楷化為“春”字。可見,“春”乃後起的漢字。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說文》中釋“春”為“推也”,段注中釋“春”為“蠢也”。這兩個解釋,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動”。“推”的結果就是“動”,故今天有“推動”一詞。可見“推動”才是“春”的内在意義。“推動”什麼?當然是推動萬物生長,天地更新,四季輪回,推動萬千生命生生不息。“蠢”也是“動”的意思。春天到來,萬物複蘇。蟄居的動物也已醒來,又開始的一年生命的裡程。“蠢蠢欲動”中“蠢蠢”的意思,就是将要動的狀态。這個詞原非貶義。春天給人們帶來希望和生機,所以人們贊美春天,歌唱春天。
春天過後,就是“夏”。“夏”的甲骨文字體為:
從字形上看,整個字形表示一個高達威猛的人的形象。《說文·shi部》:“(夏)中國人也。從shi從頁從臼,兩手。shi兩足也。”段注雲“以别于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姜,西南僬僥,東方夷也。引申之義為大也。”許慎所謂的“中國”,乃中原也。《說文》及段注均未說明“夏”作一年中第二個季節的名稱之由來,由此看來其表示季節之義應在《說文》之後,由本義衍生的結果。其本義即我國古代對中原地區的稱呼。也稱“華夏”、“諸夏”。故“華夏”之“夏”即“夏”之本義也。“華夏”之稱,始于古代。唐代孔穎達在《春秋左轉正義》中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可見,“華夏”一詞的本義,即是指起源于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盛大禮儀和華美服章。這也是更多地從文化的視角來表達的,而非指地域的廣狹。炎黃子孫就是華夏民族,就是這個文明高度發達、有着盛大禮儀和華美服章的禮儀之邦。
一年中第三個季節是“秋”。“秋”的字體演變軌迹為:
《說文解字·禾部》:“(秋)禾榖熟也。”從其初文字形來看,上部形似蟋蟀或蝗蟲的形象,下部為一盆火。有人認為,“秋”的初義即為“火燒蝗蟲”。蝗蟲是常活動于夏秋時節的一種昆蟲,是一種害蟲。又因其具有趨火性,所以人們常常燃火來驅趕蝗蟲。這樣,“秋”的本義即是,用火焚地以殺滅蟲害。而這段時間往往又是莊稼成熟的季節,故許慎說“秋”乃“禾谷熟也”。所以,後來的“秋”字從“禾”。
在古代,以中原為代表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的農作物是一年一熟,成熟的季節又在秋天。也就是說,“一秋”就是“一年”。故“秋”引申為年代。古代詩文中常見的“三秋”,本義即指“三年”或“多年”。再經引申,它還可特指某一時期、某一時刻。今所謂之“多事之秋”之“秋”即是此義。秋天之後,萬物凋零,故又暗含蕭瑟之義,表示一種悲涼的情調。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詩文作品中,以“秋”為題材的占了很大一部分,而“悲秋”也成為古代文人墨客最常表現的一種情懷。
最後說說“冬”字。“冬”是四季中最後一個季節。“冬”的甲骨文字形為:
其初文字形,象一根兩端打結的繩子,代表“終結”之義。《說文·仌部》:“(冬)四時盡也。古文‘終’字。”可見,許慎把“冬”的“終結”之義用到季節上,釋為“四時盡也”,即我們今之所謂的冬天、冬季。冬天 是四季最後一個季節,也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所以,“冬”字從“仌”,即今之“冰”也。後衍化為兩點。
其實,“冬”是“終”的本字,表示“結束”之義。四季中冬天也是一年的終結,随着文字的演變,“冬”字被用來專指四季中是“冬天”,而其表示“結束”的本義,則另造新字“終”來代替。從字形來看,“終”為“絲”字旁,和“冬”的初文義(一條繩子的兩端打結表示“終結”義)是密切關聯的。而“冬”字下面的“仌”所衍化成的兩點,則表示“寒冷”之義。今天的許多漢字,有兩點的就是“冰(仌)”字旁,如,冷、凍、寒、凜、冽等的字義都與寒冷或溫度低的意義相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