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老甘州區鄉村振興建設

老甘州區鄉村振興建設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3 01:21:44

老甘州區鄉村振興建設?田疇沃野繪新景——黨的十八大以來張掖市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綜述,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老甘州區鄉村振興建設?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甘州區鄉村振興建設(田疇沃野繪新景)1

老甘州區鄉村振興建設

田疇沃野繪新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張掖市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綜述

張掖日報記者 李玉潔

一座座新居亮麗多彩,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一項項産業生機盎然……村莊美、産業強、村民富、鄉風好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盡情地在張掖大地上鋪展。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我市乘勢而上,聚焦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着力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持續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衆生活改善。

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定期研究鄉村振興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經常性深入一線調研指導,督促各項任務落實落地。進一步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農業農村部門統籌協調的工作領導體制,強化各級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部門工作責任,積極引導農民發揮主體作用,形成了“市級主導、縣區主責、鄉鎮主抓、村社主幹、各方參與、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制定《張掖市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張掖市開展鄉村振興“十項重點工作”實施方案》,實行市級領導包抓責任制,成立5個工作專班和12個專責工作組,紮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基礎。我市突出抓好糧食生産,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建設高标準農田56.2萬畝、累計達233.1萬畝,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98萬畝,主要農作物機耕播水平達84%以上,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22.89萬畝、預計産量151.76萬噸,超額完成糧食播種面積、産量指标。同時,加快發展農業特色産業,堅持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産、産業化發展,打造黑河沿岸優勢農業、沿山冷涼特色農業、戈壁荒灘設施農業三大闆塊,落實農作物制種面積137.11萬畝,種植綠色蔬菜96.56萬畝、馬鈴薯50.1萬畝、中藥材42.11萬畝,食用菌産量達6.76萬噸,發展戈壁農業15.71萬畝,牛、羊、豬飼養量分别達101萬頭、612萬隻和123萬頭,超額完成三年倍增計劃目标任務。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引進農業龍頭企業11家,市級以上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90家,累計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7247家、家庭農場9640家,建設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鍊設施43個,冷藏保鮮庫容達137萬立方米。進一步完善農産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新認證“三品一标”45個、累計認證267個,7個農産品入選“甘味”區域公用品牌目錄,34個農産品入選“甘味”企業商标品牌目錄。全力促進三産融合發展,按照“接二連三、農頭食尾”方向,突出抓好農業全産業鍊培育,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加快鄉村旅遊廊道建設,大力發展田園觀光、農耕體驗等業态,新增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7個,甘州區被列入2021年全省鄉村旅遊示範縣創建計劃,臨澤縣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縣。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我市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大力實施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十業百社萬才”計劃和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高技能人才培育等“五大工程”,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舉辦各類人才培訓班55期、培訓5900人次,不斷提升基層幹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實施重點産業組團引才、高端人才柔性引進、張掖籍優秀人才回流引進“三大計劃”,吸引退伍軍人、在外企業家、大學生等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全職引進緊缺人才675名,吸納2914名應往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張榜引入2個高端智力團隊攻關解決重點産業“卡脖子”技術難題。此外,創新人才服務機制,建立涉農領域專家工作室25個,篩選120個人才引領型農民合作社進行重點扶持,組建10個特色産業專家服務團常态化深入一線開展服務指導,選派169名科技特派員開展對口聯系、對接服務,培訓農民2.73萬人次。

鄉村振興,文化是靈魂。我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個、實踐所70個、實踐站887個,實現縣鄉村全覆蓋。注重文明育農,大力開展鄉風文明專項治理,持續深化群衆性創建活動,新增各級最美家庭365戶,建成縣級及以上文明鄉鎮60個、文明村564個,文明村鎮占比69.6%,高出省上确定的目标值19.6個百分點。注重文化惠農,全市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戶戶通”實現全覆蓋,建強文化專業工作者、民間文藝團體、文化志願者三支隊伍,深入開展“千台大戲送農村”“快樂老鄉”等文化惠民活動,有效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

整治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我市持續抓好“垃圾革命”,集中開展“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和再生能源回收利用模式,全市鄉鎮垃圾轉運場(站)、村莊垃圾收集點、收集車輛、無害化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統籌推進“風貌革命”,紮實開展“三清理、三整治、兩推進、一美化”攻堅治理,創建“清潔村莊”143個,拆除危舊房屋1640戶、新建房屋1378戶、實施風貌改造2123戶。加快建設宜居鄉村,持續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累計清運農村生活垃圾68162噸,回收廢舊農膜1.47萬噸,處理利用尾菜103.7萬噸、畜禽糞污580.29萬噸,農膜回收利用率、尾菜處理利用率、養殖廢棄物利用率、稭稈飼料轉化率等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此外,我市聚焦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能力,持續打好黨支部建設标準化、黨建工作信息化和“四抓兩整治”組合拳,創新實施農村黨支部建設标準化星級争創活動,命名100個五星級标準化黨支部。集中實施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行動,對836個村黨組織書記、186名鄉村振興重點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進行輪訓。聚焦提升基層黨組織發展能力,推動基層黨組織“上産業鍊”“進合作社”“入種養基地”,組建片區(中心村)黨委、黨建聯盟、黨建共同體等産業發展功能型黨組織57個,建立黨支部169個,實現黨建鍊與産業鍊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大力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改薄倍增”行動,全市100%的村有了穩定集體經濟收入,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85%。聚焦提升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以基層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為抓手,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四級三中心”全部建成,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争,縱深推進平安鄉村建設,鄉村社會秩序和諧穩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