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緩堵保暢工作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随着合肥公安交警智能交通三期的建設和應用,生活在合肥的老百姓越來越直觀地感受到智能交通帶來的便利。在百度地圖2022年Q1《中國城市交通報告》中,合肥通勤耗時較去年同比下降0.37%;環比上一季度下降0.59%。
“以前甯繞路,現在放心走”
因工作需要,合肥市民王先生時常往返于金寨路高架,對于這條道路的變化,他感觸很深:“前兩年,甯願繞路走,也不敢在早高峰走這條路”。
金寨路高架是一條城市快速路,一旦發生事故,往往迅速形成擁堵。如今,情況大不相同。“通過事件精準監測,金寨路高架通行狀況明顯改善,在匝道口的實線處違規變道加塞的行為少了很多”在該區域執勤的網格民警表示,“目前,我們指揮分控中心能通過電子警察等設備監測違法變道、非機動車上高架等行為,再通過執勤警力現場介入或者事後追溯,對違法行為進行糾處,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現在雖然車流量大,但相比之前通暢多了,走走停停變成勻速前進。通勤時間從過去的30分鐘左右縮短到了20分鐘,最快隻需15分鐘。”王先生說。
“上得去,也下得來”
因為匝道口紅綠燈等待,造成高架橋“上得去,下不來”,是老司機們最怕遇到的情況。
匝道擁堵,如何讓司機心裡不堵?來自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研所的民警尹成勝表示:“現在通過AI分析能力,根據當前車流結合周邊狀态精準計算,執勤民警隻需動下手指,就可以針對性優化信号燈的時間。”
在勝利路與壽春路交叉口,網格民警根據信号優化配時中心測算得出的方案,在屏幕上進行着優化,“現在是平峰時段,但勝利路與壽春路交叉口車流量依然很大。”他一邊解釋,一邊輕點鼠标,進入優化界面,“現在系統建議的綠燈通行時間是50秒,我們可以遠程将時長增加15秒。”
平台數據反饋顯示,在信号燈完成優化後,該路口高峰期擁堵指數能下降16%。而在平峰時段,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針對該交口及附近多個路口設計了綠波,從而縮短了大約25%的通行時間,讓駕駛人感受到了綠燈時間延長甚至是“一路綠燈”的暢快。
“方便了執勤,更方便了出行”
等待時間在縮短,出警時間也在縮短,市民孫女士發現了這點變化。前幾天,她在南北一号高架遇到後方車輛追尾,從事故發生到民警趕到現場隻花了3分鐘。“我報警電話剛打完,民警已經到達現場。”孫女士表示。
“在鐵騎巡邏時會因警力覆蓋不到、巡邏用時較長等原因與警情失之交臂。”來自交警支隊高架橋大隊的民警常雨生經常在南北1号高架執勤,深刻感受到勤務模式的變化。“現在有了智能三期和警務通,能第一時間接收到系統主動檢測到的各類警情,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方便了執勤,也讓群衆更加滿意”。
“從前,每天視頻巡查發現事故和違法信息大約100條,現在系統一天主動預警1000多條。過去一條道路需要幾個警力巡邏值守,現在一個警力能覆蓋幾條路。”交通指揮中心視頻巡檢員蘇茜表示。
有了智能交通三期“最亮雙眼”的加持,再配合上鐵騎隊員的“最快雙腿”,根據2021的年度數據顯示,合肥市城區交通事故路面快處率達到85%以上,接處警時間同比提速19秒。
“靜音?有屏!”
路面出行有速度,交通服務有溫度。2022年高考期間,家住濱湖的市民楊先生有着切身體會,他女兒在方興大道附近某中學參加高考。“今年,我女兒的目标就是考上外語類重點院校,英語成績對于她來說,非常關鍵”。
據了解,考場位于主幹道和繞城高速樞紐的交彙區域,且附近商場、醫院人流密集,日常往往是車水馬龍,但在高考期間,這裡開啟了“靜音模式”。
這一切得益于交警部門在市内設置的212塊誘導屏,提示過往司機“高考期間 禁止鳴笛”,主動進行環境“降噪”,還給考生們一片甯靜。“平常這裡很嘈雜,但今年考試環境非常安靜,我女兒出來的時候跟我說,感覺不錯。”楊先生欣慰地表示。
民警尹成勝談到:“未來,誘導屏将會在交通引導、停車管理方面發揮更多作用,為百姓的生活及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網上辦理,不用跑”
路上有大屏,掌上有小屏,如今合肥交通更智能、更立體。在“合肥警方”微信公衆号上,能夠看到交警微服務大廳的一系列本土化的便民功能,與“交管12123”形成了功能互補。
“以前大貨車想要進入市區一環、二環内,需要帶着相關材料,提前去辦理紙質通行證,駕駛人經常忙活半天,費時又費力。”交警高新大隊指揮分控中心民警姚珊說,現在駕駛人隻需要在微信上申請,通過審批後就可以收到電子版的“禁行道路通行證”,通過附帶的二維碼,手機一掃便可顯示相關信息。
具體網上操作流程
01
關注“合肥警方”微信公衆号,進入微服務
02
點擊“交管業務”,查看更多
03
點擊“通行證申請”
目前,“微服務大廳“累計服務約590.58萬人次,接受車駕管預約44.87萬人次,電子通行證申請7.74萬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