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都工匠都是哪些

成都工匠都是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9:02:36

11月13日,中山市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中山市全民健身廣場開幕。這是中山市舉辦的首次市級技能大賽,是迄今中山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水平最強、影響最廣的一次全市綜合性技能大賽,全市270多家企業、13家職業技工院校逾千名技能人員報名參賽。在比賽過程中,湧現了傳統和新興産業領域的各類優秀技能人才,其中有專研領域多年的老師傅,有嶄露頭角的年輕一代,也有半路出家的選手,他們都是中山工匠中的追夢者。

因為熱愛所以堅定,“34歲半路出家還不晚”

比賽現場包含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汽車維修工、茶藝、調飲師、電工、PLC電氣自動化編程、智能燈具制造、咖啡師、消防設施操作員、工業控制等10個集中賽項目。

其中,茶藝項目是人氣最為火爆的賽區,選手身穿一襲婉約古典的中式旗袍,手持精美的茶具,演示擇水備器、選茶沖泡、茶藝禮儀等環節,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茶文化的風韻。而在衆多選手之中,36歲的李玲顯得尤為特别。

與大多數選手不同,李玲就讀的專業與茶藝毫不相關,上一份職業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務。34歲這一年,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轉行從事茶藝。“當時身邊的朋友都很不理解,覺得這份工作跟之前差距太大。”但是,兩年過去了,李玲從未後悔過當初的選擇。

如今,李玲已經成為一名茶藝培訓師,為各類企業、機構、學校提供專業的茶藝課程,并創立了自己的茶藝工作室。

“很多外行人認為茶藝師的門檻很低,缺乏良好的就業機會。”但事實上,今大福、大益茶業等龍頭茶企都對茶藝師有較大需求缺口,不少企業内部也會聘請茶藝師進行課程培訓。現在,茶藝師等職業技能人才的就業渠道,已經不再局限于酒樓、飯店,而是拓展到企業、機構、學校等多層次的場所。

“我選擇這個行業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喜歡,所以堅持做下去。茶藝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行業,但隻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就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

成都工匠都是哪些(拆家學技能34歲半路出家)1

工業控制項目。 南方 雷海泉 拍攝

“我們不想被叫做‘沖奶茶的’”

緊鄰茶藝賽區,調飲項目比賽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參賽人員以茶、咖啡、水果、奶等為輔料,調制出奶茶、果飲、咖啡等新式飲品。

來自小榄鎮的選手何炜傑,帶來了兩款參賽作品。一款是以玫瑰花茶為底,紅白火龍果為輔料,調制出的火龍果玫瑰花茶。另一款是以青瓜、奇異果等水果調制的冰茶。在調制飲品時,他需要充分考慮視覺效果、色彩搭配、口感和諧度、糖分配比等因素,進行多次嘗試,才能創造出一款成功的作品。

“其實社會上很多人對我們的職業并不了解,我曾經被叫做‘沖奶茶的’‘沖茶的’。”何炜傑自嘲地說。成為一名出色的調飲師,所需要克服的困難,旁人難以知曉。

每次創造一款新的飲品,何炜傑都需要花大量時間,包括上網查資料尋找靈感,不斷調試配方,尋找各類材料的最佳比例,其間過程是辛苦而枯燥的。而要做出獨特的飲品風格,對于個人的創新能力也是極大考驗。

在外行人看來,簡簡單單的一款檸檬茶,背後是他們數百次的試驗和調整,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是他們對于自身技藝的精益求精。

本次參加中山市的職業技能大賽,何炜傑也希望能讓社會對于調飲行業有更多的了解,“我們不想被叫做‘沖奶茶的’,我們希望成為被認可的‘調飲師’。”

“這次比賽對于職業技能人才來說,也是一個自我展現的舞台。在比賽中獲獎,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來自社會的鼓勵和認可。”何炜傑說。

在本次比賽中,中山市也設置了各類獎項和榮譽稱号,各賽項的前3名職工選手将獲授予“中山市技術能手”稱号,部分賽項的第1名職工選手将獲授予“2021年度香山工匠”稱号,部分賽項的第1名學生選手将獲授予“中山市技能新星”稱号。同時,在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優勝的選手,可以獲頒相關資格證書,并獲得相應的補貼、積分等,有利于職業技能人才的入戶、子女入學等。

今年以來,中山市1.48萬人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其中1.27萬人獲得等級證書,預計全年将新增3萬名以上技能人才,享受人才落戶、子女積分入學、申領補貼、高技能表彰等相關人才政策待遇。

為讓更多技能人才納入中山市人才管理體系,享受人才政策紅利,今年中山還啟動了鄉村工匠職稱評審工作,面向紮根鄉村的各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開展職稱評審,将廣大“土專家”“田秀才”進入專業人才管理隊伍,享受相應的人才優惠政策。目前,根據本地農業優勢産業特點,中山已制定“花卉種植”和“廣式臘味”兩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标準。

成都工匠都是哪些(拆家學技能34歲半路出家)2

茶藝比賽項目選手。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誰說年輕不能成為大師

除了茶藝、調飲等項目外,比賽現場的“硬核技術項目”也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在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賽區,26歲的林國銘正專心緻志地在電腦前敲寫着代碼。

而林國銘對于機械的熱愛,可以追溯到他的高中時代。

當時的林國銘,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課業之外,就是在家中琢磨各種電器,研究電路和編程知識。為了親身實踐,他曾拆解了家裡的電磁爐和電冰箱。令人意外的是,當時僅是高中生的林國銘,竟然順利完成了拆解、安裝等流程,并修複了故障的電器。這讓他意識到,自己或許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天賦。

因此,林國銘堅定地選擇了自動化專業,進入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去年畢業後,他成了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名教師。今天,95後的林國銘帶領着更年輕的學生,來到了比賽現場。

“競賽是讓學生成熟的最快方式。”林國銘表示,通過比賽的磨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判斷能力、團隊配合能力等綜合素質都能夠迅速提升,實現以賽促學的效果。

“很多學生都是因為熱愛選擇了這個專業。在比賽中獲獎,就是對他們熱愛的肯定,能讓年輕一代的技能人才在這條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對于本次比賽,林國銘充滿期待,劍指“中山市技術能手”稱号。

成都工匠都是哪些(拆家學技能34歲半路出家)3

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項目。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而在賽場的另一端,汽車維修項目的選手孔繁炳,也将這項榮譽作為目标。同樣是95後的孔繁炳,今年才23歲。

由于家人經營汽車維修公司,孔繁炳從小就對車充滿興趣。2019年,從中山市技師學院畢業後,他就進入家中的廣慶汽車維修中心工作,現在已成長為公司的技術主管。據孔繁炳透露,像他一樣進入汽修行業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以廣慶汽車維修中心為例,公司的00後員工占比可達40%。

而在國際賽場上,中山的年輕一代技能人才也開始綻放光彩。2017年,24歲的中山市技師學院教師梁嘉偉參加了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

當時,梁嘉偉與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同場角逐了四天,分别進行了光纖光纜園區布線、模拟整棟大樓布線、家庭智能樓宇布線、光纖熔接速度大賽和故障排除測試五個模塊的比拼。 憑着紮實的基本功和熟練的操作,梁嘉偉最終以總成績第一奪金。

這是國家隊在世技賽該項目的首塊金牌,同時,這也是繼上屆世技賽2名來自中山市技師學院的選手獲得機電一體化項目銀牌後,再次有中山人站上世技賽領獎台,并奪得金牌。

技能人才的發展為産業發展提供了支撐,産業的發展也為技能人才尤其是年輕一代技能人才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氛圍。

“現在全國汽車行業仍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我希望能在行業發展的大潮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對于未來,孔繁炳充滿了希望。

相關閱讀:

中山首屆職業技能大賽開賽,新老香山工匠同台競技

小切口激活發展新動能,中山高質量實施“三項工程”

中山:加快構建“全鍊全域全周期” 技能人才培育體系

【采寫】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蘇芷妍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雷海泉 葉志文

【作者】 蘇芷妍;葉志文;雷海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