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河南鶴壁城市創建

河南鶴壁城市創建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7 09:01:58

小區内,路面平整、牆體幹淨,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大街上,指揮交通、撿拾垃圾,志願者的身影随處可見;

遊園裡,綠化花木、石椅廊亭,規劃有緻的風景令人心曠神怡;

…… ……

近日,走在淇濱區街頭,城市創建的成效随處可見。

2021年,面對疫情防控和汛情的雙重考驗,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把城市創建作為提升人民幸福指數、提升城市顔值品質、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金鑰匙”,勠力同心,高标奮進,勇毅力行,紮實推動城市創建更加出彩,創成全市第一個省級生态縣(區)、獲得全省營商環境評價市轄區第一名等諸多榮譽,城市創建結出累累碩果。

頭雁領航 上下同欲 城市創建心力足

幹好城市創建工作,需要強大的凝心力、聚合力。

凝心力,來源于淇濱區委總攬全局,堅持頭雁領航,協調各方充分發揮作用。

區委四屆五次黨代會報告明确提出“要以城市創建為抓手,做到城市建設、管理一體化推進,打造‘安全、整潔、有序、智能’的城區環境”,先後出台《高品質推進城市創建,助力高質量富美淇濱更加出彩工作方案》等多份文件,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四大班子齊心抓、常委班子協力抓、縣級領導分工抓的工作格局,把創建工作始終作為政治任務抓在手上,作為利民之要記在心上,作為應有之責扛在肩上,專題研判,把舵定向,務實舉措。

聚合力,彰顯于全區廣大幹部群衆的上下同欲、積極參與,開展城市創建的行動遍布全區各個角落。

志願者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無論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還是汛情不期而至的當口,不管是規範交通秩序,還是市容環境整治,處處可見他們的身影:在路口,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開展義務交通勸導行動;在社區,網格管理員幫助空巢老人解決生活困難;淇河邊,家長帶着孩子積極參與保護淇河撿拾垃圾活動……小舉動彰顯大文明,凡人善舉溫暖着整座鶴城。

随着志願服務的愛心之“花”越開越大,越來越多的群衆被感染并參與進來。截至目前,淇濱區在中國志願服務網注冊志願者人數有6.9萬餘人,志願服務團體260多個。

一年來,全區25人登上省、市“鄉村光榮榜”,4個集體及個人入選河南省防汛救災“身邊好人”,5人獲評“鶴壁好人”,評選表彰區級文明市民300名、文明家庭50戶,2人獲市級新時代好少年,弘揚了社會正氣,聚合了文明力量,倡樹了文明新風。

為了營造濃厚氛圍,動員更多群衆積極參與到城市創建中來,淇濱區圍繞城市創建主題、Logo,安裝燈杆道旗、公交廣告、燈箱路名牌1.1萬餘塊(套),置換公益廣告1.8萬塊,設置城市創建主題小品200餘處。

打底子 亮底色 煥發城市高顔值

對标先進方知不足,拉高标杆方能創新突破,高質量落實方可增強城市特質。淇濱區從城市形象、城市功能、補強短闆入手,促進城市顔值更高、氣質更佳、品質更優,讓城市特質更加鮮明。

河南鶴壁城市創建(創建繁花結碩果)1

聚焦打底子、亮底色,強力實施小區、街面環境,建築工地等八大常态化管理工程,通過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實現精細化、常态化管理,為居民營造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經過“打磨”“改造”,如今的淇濱區煥發出新顔值,頗有大都市的味道:城美貌秀、樓闊房新、路寬且暢。

漫步在華夏南路景觀道上,這裡草木成蔭,小廣場、廊亭、花架、座椅等休閑便民設施應有盡有。街心遊園裡,孩子盡情嬉戲,老人打太極拳鍛煉身體,有的人則擺造型拍照;走進公廁,配有臨時休息區、電視機、直飲水、手機充電站、空調,還配建了無障礙廁所和母嬰室,為行動不便需要陪同如廁的群衆提供方便……

随便走進一個小區,道路平坦寬闊,停車位規劃有序,綠化帶修剪整齊,宣傳欄、休閑遊園、健身設施、電動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宜居宜業的新環境讓市民贊不絕口。“現在咱淇濱區就像一個大花園,小區住得越來越舒心,城市的面貌一天比一天新,每天出門随便走一走,心情就會特别好。”正在散步的市民張愛梅說。

據悉,淇濱區共規範提升金融社區、新城社區等15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獲評星級文明小區15個,打造健康社區(村)等各類健康細胞112個;新引進物業服務公司小區21個,專業化物業服務建築面積覆蓋率達92%;98座城市公廁完成星級評定,改造提升公廁20座,建成華夏遊園、工行南等星級示範公廁3座;完成軍民花園、“四合院”等44個老舊小區改造,打造了軍民花園食字街、了不起小巷等一批城市新名片,城市底色越擦越亮。

提品質 創特色 打造城市好氣質

聚焦提品質、創特色,強力謀劃實施了總投資70億元的34個城市更新項目,強力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城市“好氣質”。

在鉑金翰宮小區,一名兒童在噴泉池邊正試圖越過欄杆,觸發了噴泉池的報警系統,廣播自動提醒:“您已進入危險區,請退回。”

“除了智慧報警系統,現在該小區還有智慧門禁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處處都是智慧的‘黑科技’。”長江路街道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夏振雲告訴記者,這些“黑科技”能自動識别高空抛物、亂扔垃圾、車輛非法停放、電瓶車進入電梯、“無繩遛狗”等不文明行為,并能在第一時間向物業服務工作人員發送提醒。

這些“質”的提升,除了小區的“智”治外,還體現在城區水系、道路、遊園等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建設上。

——天山路街道107國道沿線(淇河橋到南海路段),經過綠化改造和景觀提升後,道牙整齊美觀,綠化層次分明,補種的幾千棵大葉女貞、雪松、白皮松、巨紫荊、花石榴等苗木點綴其中,為城市注入了鮮活的色彩。

——二支渠水系改造完成後,楊柳随風擺動,河水随波蕩漾,魚兒在朵朵荷花燈旁遊動。尤其到了晚上,百盞荷花燈、荷葉燈随着音樂在水中央變換色彩、旋轉,為城區增添了無限魅力。

——墨香園建成後,綠樹成蔭,草地郁郁蔥蔥,置身其中仿佛天然氧吧,随處可見的文明标語,讓在此遊玩的市民在誦讀中提升修養。

…… ……

河南鶴壁城市創建(創建繁花結碩果)2

另外,淮河路西延建成通車,黃河路等景觀提升項目建成投用,櫻花東園、墨香園等15處主題公園遊園已基本建成,二支渠水系、華夏北路等提升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截至目前,淇濱區公園遊園83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1平方米,公園500米覆蓋率達到100%,新植櫻花樹1萬棵、銀杏樹6000棵、竹子50餘萬箭,滿城櫻花、銀杏繡城、處處竹園盛景加速呈現。

補短闆 強弱項 培育城市新内涵

聚焦補短闆、強弱項,強力實施城區黃土裸露、集貿市場、車輛亂停亂放、火車站周邊環境等十項專項整治工程,對短闆弱項進行重點提升,促進城市功能管理全面補強,不斷培育城市新内涵。

平坦的道路、規範的停車位、提升的綠化、暢通的地下污水管網……淇濱區在對44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中,不僅解決了小區黃土裸露、車輛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等問題,還提升标準、因地制宜,打造了老舊小區改造的升級版,建成了“四合院”、軍民花園等20個花園式小區,不僅公共服務供給更強大,而且文化内涵更豐富。不僅如此,淇濱區還堅持老舊小區改造與老舊街區小巷改造同時進行,打造了軍民花園食字街、了不起小巷、文明示範小巷等景觀街區小巷,形成了“一街一景”小巷風格,全方位改善了老舊街區的環境,真正實現了“面子”新、“裡子”實、文化濃。

另外,淇濱區還投資2000餘萬元,高标準推進淇濱農貿市場、九州農貿市場等11個農貿市場整治,市場環境大為改善;拆除107國道周邊違建(臨建)389處33.6萬平方米,完成4公裡景觀綠化;大力實施主次幹道“增綠補綠”工程,累計消除黃土裸露6萬平方米。

在培育城市内涵上,淇濱區還創新開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動,全面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城區“表”“裡”如一。

比如,持續開展每月一次的“門前四包”評比活動,通過對轄區街道的市容市貌按照示範街“門前四包”管理評分細則進行互查互評,積極引導沿街商鋪文明經營,助推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階。截至目前,已打造15條“門前四包”星級評定示範街,評定商戶1586家,公示紅榜商戶72家、黃榜商戶38家。

另外,淇濱區還開展了“不文明養犬”集中整治行動,并實現常态化治理,全年捕捉犬隻200餘隻;試點開展“城管 交警”聯合執法,道路交通秩序有效改善。

出實招 做實事 便利群衆生活圈

以家為中心的15分鐘活動半徑内,家住淇濱區長江路街道漓江社區桃花源小區的劉和香就能享受到衣食住行、文教體衛等方面的基本服務:

每天早上起床後,走路不到10分鐘,到桃園公園鍛煉身體;回家途中,去附近菜市場買菜;吃完飯後,患有高血壓的她,走幾步路,到小區門口的衛生服務站做一次健康體檢;下午休閑時,她就到附近的淇河書屋“充電”……

近年來,淇濱區始終堅守創建初心,時刻關注群衆需求,創新建立“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15333”工作機制,持續推進56個城市社區功能不斷完善,劉和香能享受到這些服務,正是得益于此。

在這個“圈”裡,淇濱區堅持以智慧服務領航,打造綜合服務、全民健身、養老服務、健康醫療、社區文化、便利就學、綠色出行、便捷消費、市政提質9個細化服務的“生活圈”,在這一個個“圈”裡,群衆安居樂業,不同年齡段的人都能享受到不同的便利。

“我們老年人有了好去處,平時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能下棋、打牌、畫畫兒,不想做飯時,還可以吃營養套餐。”天山路街道觀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投入使用後,社區居民張梅林說,“生活在這裡很幸福。”

“步行幾分鐘就到學校了,孩子一放學就可以到書屋看書,居住在這裡特别舒心。”天山路街道雙水灣小區居民李倩說,她經常帶着孩子去淇河書屋天山站一起看書“充電”。

“社區裡有舞蹈室,吃完飯我經常約幾個鄰居去排練舞蹈,在一起說說笑笑、健健身,特别開心。”淇濱區怡樂園社區居民苗愛菊說。

随着一個個“生活圈”的日臻完善,“圈”出了居民近在咫尺的便利與幸福:桃園站、湘江站、怡樂園站、天山站等多家淇河書屋相繼開館;5個城區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5家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57家日間照料中心陸續投用;推進開辦33家普惠性幼兒園,普惠園幼兒占比達到80%;新建食品安全示範點位6個、鞏固提升示範點位43個,7個城市便民服務站建成投用;121個智慧安防小區已聯網,小區安防全面升級,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見真章 動真格 創建一直在路上

自城市創建以來,淇濱區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城市創建擺在全區工作的突出位置,定期專題研究推進、把舵定向,建立健全各項機制制度,見真章、動真格,有效推動創建常态化、長效化。

一方面,将城市創建納入全區“13710”和“五位一體”督查考評體系,對涉創單位持續加壓,出台《關于對城市創建薄弱區域和事項實施重點管理的通知》等多份文件,強化城市創建各項目标、任務、責任落實;另一方面,嚴格創建獎懲,表彰先進單位14家、先進個人33名,發放各類獎補資金365萬元,倡樹了常态長效、擔當作為的創建導向。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夢想成真、惟有實幹。談到下一步打算,淇濱區委書記王洪民表示,淇濱區将牢記市委、市政府“創建不止步,續寫新篇章”囑托,始終保持“進”的态勢,體現“高”的追求,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立足創新、破題融冰、出“圈”出“彩”,為奮力實現“兩個确保”、續寫高質量富美鶴城更加出彩絢麗篇章貢獻淇濱力量、彰顯淇濱擔當。

(供稿:淇濱區委宣傳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