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特指福建南平窯黑釉茶盞燒制技藝,建窯建盞的制坯成型,是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的。雙手将泥拉成器坯,要成足在胸,一氣呵成。靈活運用,推、拉、收、放等手法,找到器壁最佳形式成型。其中要經過選瓷礦、瓷礦粉碎、淘洗、配料、陳腐、練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燒、上釉、裝窯、焙燒等13道工序。
一張圖向你解答十三道工序的神奇
一、前期泥料的準備工作
1.選土選礦:最好選擇水吉當地含鐵量較高的粘土,将瓷礦取回後露天堆放,使其自然風化。
建盞制坯的原料,并不是随處可取。建盞的釉料組成為草木灰 風化鐵礦,胎土采用水吉當地高鐵粘土,就地取材,天然無毒。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窯工發現,将三種不同的粘土以适當比例混合後制坯,最适宜建盞的燒成。這三種粘土,都出自建陽水吉,不過位于不同的村落。
水吉南山土
後井紅土
大梨紅土
2.機碓/水碓的加工:工藝需求的不同導緻燒制過程中會有細微的變化,有些原料需進行機碓或水碓的加工,使建盞品質更高。
3.配料:根據不同的泥料以及比例進行配料。
4.入碓粉碎:将配制好的泥料、釉料裝入機碓或者水碓中進行粉碎處理。
5.取料:在機子運行到一定時間,泥料或釉料的粗細程度适中後,可将其取出。
6.過濾:泥料過篩後入漿池,釉料則過篩後入釉池。
7.陳腐:過濾後的泥料和釉料都需存放一定時間備用,利于後續步驟。
二、基本成型期
1.泥料脫水:陳腐的泥料此時還屬于帶水的“泥漿”,需進行脫水處理,才能變為軟硬适中的泥料。
2.練泥:練泥可以用機器或手工,機器練泥使用真空練泥機,手工用手工鏟泥殺練,練泥的目的是将泥料中多餘的空氣除去或盡量減少,并且使泥料均勻一緻。
3.揉泥:将全部的泥料揉成大小合适的泥塊。
4.拉坯:将揉泥後的泥塊放置于轉動的輪盤上,用手拉出預先計劃的器型,這一步對匠人的手藝要求極高,器型的好壞關鍵就在這一步。
5.修坯:拉出的坯為毛坯,隻是基本器型,還需在機輪上轉動輪子,将毛坯旋成厚薄均勻,造型規整美觀的坯體。
6.粘接:在坯體上粘接壺把、壺嘴等零件,也可進行坯體的裝飾。
7.刻章:在圈足底部及其它部位刻上匠人的落款,或其它印章、字。
8.幹燥:最後将坯體進行幹燥,準備素燒。
三、素燒過程
1.坯體檢驗:為避免無謂的素燒工作,坯體在入窯素燒前,需進行檢驗,合格者才可入窯。
2.搭棚闆:棚闆需要用支柱搭平搭穩,且要按照坯體的大小來調節棚闆的高低和架層。
3.裝窯:将合格的坯體進行分類,裝在棚闆上。
4.燒窯:素燒有升溫曲線,按此進行操作,溫度至750℃時方可停火。
5.冷卻:停火後坯體溫度依然很高,此時需進行冷窯仿制素坯驚裂。
6.開窯:窯溫冷卻至适宜溫度時,即可開窯取出素坯。
7.檢查素坯:取出的素坯需逐個檢驗,剔除不合格者。
四、上釉過程
1.上水:合格的素坯進行清灰上水,方便釉水與素坯的緊密粘合。
2.調釉漿:将釉漿攪拌均勻,并且用濃度表量出最佳濃度。
3.清潔釉水:用籮撈出釉漿中的雜質,防止釉水粘砂、灰塵等雜質,影響釉水與素坯的粘合程度。
4.上釉:素坯内外層都需上釉,通常采用手握圈足的浸釉方式,也有采用刷的方式。
五、燒制
1.灑粉:為防止建盞在燒制過程中粘足,需在匣缽上灑一層薄且均勻的耐火氧化鋁粉/石英砂粉。
2.裝窯:将坯體裝入對應的窯内,關閉窯門。
3.燒窯:每個匠人燒制工藝制度不同,按照各自工藝進行操作,待溫度提升至差不多1300℃多一些時,停火。
4.冷卻:停火後進行冷窯,将窯内溫度降下來。
5.出窯:窯内溫度降到規定溫度時(通常在100℃以下),打開窯門,最後成品。
一件優秀的建盞是在大量的廢品的基礎上産生的。建盞制作難度大,燒成幾率低,生産成本高,是建窯的重要特點,它蘊藏着令人神往的迷一般的建窯最本質也是最豐富的内涵。高難度的藝術,任何一位大師的能力都極其有限,一生中留下的佳作隻可能是少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