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今年養老金上調是連續第幾次了

今年養老金上調是連續第幾次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02:56:07

疫情影響下

上海出台了社保費減免政策

這會不會降低市民的民生待遇?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趙永峰在今天上午的“2020上海民生訪談”中表示,按照中央保基本民生的要求,要切實保障好相關群體的待遇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上海已連續27年上調養老金計發标準,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上海又率先落實國家規定,繼續上調養老金,于5月18日對企業退休人員增加養老金全部發放完畢。

同時他透露,本市将從7月1日起調整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标準,包括失業保險金标準、工傷保險相關待遇标準等。

今年養老金上調是連續第幾次了(養老金連續27年上調)1

Q:今年,民生待遇标準會調整嗎?具體如何調整?

A:上海将從今年7月1日起,調整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标準,包括失業保險金标準、工傷保險相關待遇标準等。

今年養老金上調是連續第幾次了(養老金連續27年上調)2

經市委、市政府決策,自今年7月1日起,本市失業保險金最高标準從1815元調整到1895元,增加80元。

具體調整為:

第1-12個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發放标準為1895元/月;

第13-24個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發放标準為1516元/月;

延長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發放标準為1240元/月。

今年養老金上調是連續第幾次了(養老金連續27年上調)3

在工傷保險待遇方面,為保障工傷人員及因工死亡人員供養親屬的基本生活水平,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同時兼顧同曆年增長水平的平衡及今後待遇增長的可持續性,人社部門繼續按照國家确定的調整機制,自1月1日起對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和生活護理費等三項待遇進行調整。其中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的增幅為6.5%左右,生活護理費增幅約為9.3%。

以對生活不能自理工傷人員的生活護理費為例,在目前享受待遇标準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增加407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增加326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增加244元/月。

調整後的生活護理費标準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790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3832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2874元/月。

上海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準至

每人每月1240元,7月1日起施行

另外,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2020年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标準進行調整,7月1日起施行。

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準從每人每月116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240元,增加80元,增幅6.9%;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高救助标準,從每人每月1510元調整為1615元,月增加105元。

民政定期定量補助對象救助标準也進行了調整。其中,重殘無業人員、司法老殘等3類對象,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準的1.3倍調整,從每人每月1510元調整為1615元,月增加105元;散居歸僑、因公緻殘知青等7類對象,在原救助标準基礎上,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準增幅(6.9%)同步增長,每人每月增加額在135元—330元之間。

本市特困人員供養标準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準的1.3倍,從每人每月1510元調整為1615元,月增加105元;本市低收入困難家庭申請專項救助經濟狀況認定标準中,收入标準調整為: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480元,其他标準仍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此外,申請救助家庭中就業人員收入豁免标準為每人每月870元,與去年标準保持不變。在經濟狀況認定時,對申請社會救助家庭中,有實際就業行為、月勞動收入(包括計時制勞動收入等)達到本市企業職工月最低工資标準的人員,按照該标準予以豁免,進一步鼓勵申請社會救助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員通過勞動實現自我解困。

上海未出現規模性裁員和失業現象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趙永峰在今天上午的“2020上海民生訪談”中表示,穩就業是頭等重要的大事,不僅是保民生,也是促發展。從上海來看,目前的就業形勢總體上是穩定的,未出現規模性裁員和失業現象。

趙永峰介紹,最近幾個月,人社部門統計監測的就業登記參保人數逐步回升,目前整體就業人口1024萬,5月底達到了今年新高,甚至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此外還有約320萬靈活就業人口。戶籍勞動者就業人數占整個戶籍勞動年齡段人口的比重穩定在80%以上的較高水平;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也保持總體穩定,目前登記失業率為3.2%,一季度調查失業率4.3%,持續處在比較低的水平。

他同時指出,各種不利因素仍将在較長時期内持續影響本市就業形勢,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企業的生産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穩就業的壓力非常大。每年上海都會制定新增50萬個就業崗位的目标,截至5月底,新增崗位22.65萬,求人倍率為0.86,低于去年同期。

為有效應對當前複雜的形勢,全力以赴做好本市穩就業促發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本市一方面着力加大力度保市場主體,通過“免、減、緩、返、補” 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解決企業經營和用工成本高的問題,通過保企業來保就業;另一方面,着力拓寬渠道保居民就業,堅持聚焦重點群體幫扶就業,堅持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培訓提升就業,并且積極做好求職招聘的“牽線搭橋”工作,幫助企業解決複工複産後的招工缺工問題,全力以赴推進援企、穩崗、擴就業工作。

趙永峰介紹,除了衆所周知的社會保險費減免政策外,上海還施行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對不裁員、少減員的用人單位返還單位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并按國家要求進一步放寬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條件。截至5月底,已向12.69萬戶用人單位返還資金25.55億元,惠及職工469萬人。同時,給予企業“補貼扶持”,如對春節期間生産能力應急征用及按規定審批開工的企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截至5月底,已有625家企業提出申請,涉及資金5300萬元;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四類受影響嚴重行業中的企業,給予穩就業補貼扶持,截至5月底已有3793家企業提出申請,涉及資金2.4億元。此外,本市還在全國率先出台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線上培訓補貼政策,鼓勵支持職工參加培訓、提升技能,截至5月底,已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84.7萬人次。

今年5月29日,市政府專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促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兼顧當前和長遠,對今後一個時期的穩就業促發展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既有一系列減輕企業負擔、保市場主體的促發展政策,也有面向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着力保民居就業的針對性政策。

比如,重點人群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為了幫扶長期失業人員和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今年内,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各類用人單位,每招用一個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或畢業年度本市高校畢業生,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辦理用工登記備案手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就可以享受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申請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

又如,給予湖北籍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對本市2020屆普通高校畢業年度内的湖北籍學生額外發一次求職創業補貼。再如,延長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期限。靈活就業是本市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獲取收入的重要渠道,本市對于就業困難人員從事靈活就業給予社會保險費補貼。按照新政策規定,今年内如果常規的3年補貼領取期滿,可延長一年,再判斷距離法定退休年齡是否不足五年,即最長領取期限将變為“3 1 5”。

作者:吳頔、顧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