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撥棹子》---B部29
《撥棹子》這個詞調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歌曲。
棹(zhào )有三種解釋:一是指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二是指船,如棹夫(船家)、歸棹。三是指劃船,如“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撥棹子就是搖漿或搖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故事。船夫們往往一邊劃船,一邊喊着号子、唱着歌,以消除舟船勞頓。
宋朝胡仔《苕溪漁隐叢話》曰:“今之舟人、樵子往往能歌,俗謂之山歌,即吳歌也。”
所謂吳歌,漢代、南北朝時稱吳聲歌曲,是指江蘇南部、浙江西北部,以及包括上海在内的整個長江三角洲用吳語演唱的山歌、小調、号子等民歌。因而吳歌自成體系,它以其清新的風格、委婉的曲調和吳侬軟語的地方特色名傳遐迩,委婉的吳侬軟語,加之曼麗甜潤的曲調,使吳歌帶有江南水鄉特有的清麗柔和風味,與“西曲”中多述商旅生活、水邊離情及北方民歌多勇武粗擴的風格有很大的不同,因而獨具一格。
全唐五代詞》中有釋德誠船子和尚的39首《漁父撥棹子》,船子和尚是比張志和稍晚時期的唐貞元至開成間(785年-806年)人,他浮舟穿梭于華亭、朱泾(今上海市金山縣)之間,他的39首《漁父撥棹子》,有36首句式格律全依張志和《漁父》曲調。
因此,《撥棹子》也和《漁父》一樣,因聲調優美而被納入唐教坊中,成為傳習楷模。故《欽定詞譜》雲:“《撥棹子》,唐教坊曲名也。”為雙調,分六十一字與六十二字兩體。
黃庭堅《撥棹子·退居》為雙調六十一字,前段五句兩協韻、兩叠韻、一仄韻,後段五句五仄韻
歸去來,歸去來。攜手舊山歸去來。有人共、對月樽罍。
○●● ○⊙● ◎●⊙○○●● ○●● ◎○○●
橫一琴、甚處逍遙不自在。
○○● ◎●○○○●●
閑世界,無利害。何必向、世間甘幻愛。與君釣、晚煙
◎○● ●⊙○ ●⊙⊙ ●◎○⊙● ○●● ●○
寒濑。蒸白魚稻飯,溪童供筍菜。
○● ⊙●●●● ○○⊙●●
《花草粹編》記錄的無名氏《撥棹子》為雙調六十二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後段六句三仄韻。
煙姿媚,冰容薄。芳蕖嫩,隐映新萍池閣。自撷英人去後,清香微綻。透真珠簾幕。
似無語含情垂彩佩。戲芳蔭,漸許纖鱗相托。西風直須愛惜,看看濃豔。伴秋光零落。
但《欽定詞譜》以尹鹗的雙調六十一字,前段五句五仄韻,後段四句四仄韻《撥棹子》詞為正體,把黃庭堅詞的三聲協、無名氏詞之攤破句法,視為變體。奇怪的是宋元人沒有依尹體填詞的,所有的詞譜中隻有尹鹗自己的詞可校。故我僅錄黃詞與無名氏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