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曾任金鐘、金曲、金鼎的「三金」典禮主持人,是主持界A咖;劉寶傑是《關鍵時刻》主持人,是全台談話性節目收視率常勝軍。亮眼成績的背後,有着獨門溝通訣竅。 兩位應《商業周刊》之邀,獨家分享心得秘技。兩小時内,雙方從陌生到破冰,既互相補充、呼應,又展現獨特風格,為「職場破冰術」做了精彩示範。以下是商周記者劉佩修、單小懿與其訪談的全文:
Know-how1:用對方的近況破冰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網絡問卷調查,發現年輕人20-29歲是最有溝通困擾的問題,在LINE上侃侃而談,面對面的時候手足無措。給他們一些意見可以怎麼表達、怎麼破冰。另外一個是讨論一個心态,有人覺得很會溝通是很會講,但其實是懂得把蘋果光打在别人身上,怎麼能控制把光打在别人身上可是又不讓對方忽略我。唯有做到這一塊,才能溝通。以破冰來說,沒有天生的,要練習、要演練。 劉寶傑說(以下簡稱劉):今天王文華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他看了我的書,這就是破冰,有一個題目可以講。就像《穿着PRADA的惡魔》,旁邊有人要介紹這個人是誰、幹嘛的,你一定要知道你為什麼要跟這個人破冰,不是路上所有的人你都要破冰,沒有嘛,我要跟你建立關系,一定是要跟你有些對話、有些交流,如果是這樣,那你一定要對這個人有些基本了解。 就像剛剛王文華說他看了我的書,還說他看了哪幾個東西,我就會想,ㄟ,你真的看了我的書,那我們就可以從我的書開始聊起,至少尊重我。我如果想認識某個人,也會刻意去看他最近做了哪些事,好比文華寫很多四十歲左右的心情,提一個東西就有話題可以進去了。你至少要知道這個人在幹嘛。 真的不是口才怎麼樣,那是末端,而是你真的想了解這個人,知道這個人在幹嘛,好比你知道他小孩考上建中北醫女,你見到就會說「恭喜啊~你的小孩……」他就很得意。
Know-how2:用彼此共同點破冰
劉:破冰就是你要找一個鑰匙,把他某個東西打開,打開以後再去找其他共同點。很多人是一開始一直講我怎樣怎樣,效果打折扣;你想認識某個人的時候,你得真正去認識那個人,花點工夫認識那個人,你才有辦法找他的鑰匙,去找那個門,打開那個門才有發展。 王文華說(以下簡稱王):我先呼應寶傑一點,然後再講自己一點。 剛才寶傑說破冰,你要了解跟對方的共同點,我從很短的聊天挖掘到一些共同點。好比他說他住在挹翠山莊,我很喜歡山,我就會好奇他怎會住山上;或說他他常去永康街喝咖啡,我也常去,我們就可以聊哪一家,還有聊咖啡。這就是找共同點。或者是在動态的過程中聽到某些共同點。就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剛剛寶傑說了一點很快但是很重要,怎麼樣跟人去談對方有興趣的東西,非常重要。日本橫濱市的市長,叫做林文子,他是日産公司的銷售總裁,轉到政界,也成功了,他有一本書叫做《恕我失禮:這樣說賣不出去》,把作業務的心得寫下來。他說,業務員的通病,會說這裡的豆子太好喝了,要對方嘗一下,你這樣賣東西,恕我失禮,這樣絕對賣不出去。你要觀察對方喜歡什麼,好比我看寶傑穿藍色襯衫,ㄟ你喜歡藍色,我這邊有個藍山咖啡,你要從對方敲入。對方會結冰是因為沒有安全感,你如果談對方有興趣的東西,可以建立安全感。
Know-how3:名字破冰
王:萬一對方不是名人。最近有個例子,朋友送我一件衣服,他刻意要我去退,因為店員長得很漂亮,我真的就去退了。我當然沒有告訴店員。進出那個場合就是破冰的狀況。如果對方是陌生人,名字很重要。 在陌生人的場合,通常可以這麼說:不好意思我姓王,可不可以請教你一個問題?我們一般人沒有這個習慣,所以我覺得你主動伸出手說我姓王,那個冰就慢慢融化了。 第二個是問對方,怎麼稱呼?當然有些地方有名牌,你就可以直接叫,當彼此的名字都揭開的時候,冰已經破了一半。像那天去我說我姓王,請問你怎麼稱呼?因為太少人這麼做,店員有點害怕,她說:「你幹嘛問我的名字?」她有點猶豫,很少客人問。但是因為我很誠懇,她就回答說:我叫珮珮。 我問:「是玉字旁的珮還是人字旁的佩?」她說:「玉字旁的珮。」然後她說:「那你會記得嗎?」這句話讓我知道冰就破了。如果你不自我介紹,也不問對方的名字,問了名字好像也就随便呼嚨過去,冰當然不會破。當對方說你會記得嗎?這冰就破了。 問:那你說什麼? 王:當然會記得啊~~~這還要大腦想嗎?因為我要去換一件衣服,已經過了一個月,而且沒有發票,因為有這後續的事情,所以破冰顯得更重要。最後我換成了。因為換衣服不可能剛好讓你換一件,我還多買一件,多花七百塊。皆大歡喜。這十分鐘的交流就很有意義。
Know-how4:輕松的肢體接觸破冰
問:寶傑這邊呢?你們工作也常常跟沒有上過節目的來賓碰面,用什麼方式讓這些人放松,讓這些陌生人很短的時間可以進入情況? 劉:我想到一個情況。第一次遇到馬永成。那個時候我是菜鳥記者,跑陳水扁,當時他是有名的立委,我要跟他跟一天,陳水扁那時旁邊有馬永成。政治人物是跟最多陌生人見面又要最快取得對方好感的,握手對他們很重要,你看陳水扁握手,雙手握、很用力,而且直視你的眼睛,然後熟了會拍拍你的肩膀,有肢體互動就代表重視我。有些握手很輕,碰下就走了,沒有感覺,以前蔣經國跟幹部說:頭要低、手要長、腰要彎。 我認識好的政治人物,握手的時候會再多握一下。你會覺得他重視你。比如說我在跟人互動的時候,我知道那很有用。 有一次馬永成拍一下我的肩膀,然後說「老闆今天交給你了」這個其實要學。每個人分寸不一樣,有的可以碰,有的不能,像慢慢可以感覺到有些碰一下,雙方感覺會不一樣。好比有時候來了男的新來賓,很緊張,你會碰他一下,問他:「還好嗎?放輕松一點」他就真的會放松。我習慣直接進主題,問他怎麼看這個問題?你直接丢球給他,他就回答、進入狀況。我會習慣不斷丢問題。
Know-how5:問簡單的問題破冰
劉:有一次Larry King(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訪問一個物理學家,物理學家對他很冷淡,覺得你懂什麼,根本問不出好問題,Larry King隻問一句話:「你們物理學家為什麼要把問題講那麼難?」用一個簡單的問題問。物理學家說了一句:「不會啊」,然後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講。事後兩人變成好朋友。 我一直記得Larry King說:要問簡單的問題,然後問題是對方可以接的,這樣你們的互動就會開始。這是他成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問:你是記者出身,還記得是否有講不出話來?還是很棒的問話經驗? 劉:我記得我以前做了一件很蠢的事情。跑捷運局,以前弊案很多,又火燒車又出軌啦,剛跑的時候覺得拿一把正義的劍,要斬妖除魔。有一次我去問齊寶铮(曾任台北市政府捷運局長),一打電話就劈頭問這個怎麼是那樣子,他馬上把電話挂了。後來我才知道要騙你跟我聊天,我才問得到新聞。所以有時候要開宗明義,但是有的時候要先講一個對方有興趣的東西,真正講的東西要放在第二、第三;有時候要很赤裸,但有的時候你要先進那個門。 還有一點,聲音很重要。我覺得文華聲音就很好。要理直氣緩。有時候我們講得情緒很激動,可是沒有很生氣,别人說你不要擺臭臉,你會說我沒有臭臉啊,有些人笑笑的臉可是很尖銳,你用很尖銳的字眼對他,馬上不幹了,可是問題可以很尖銳,但是态度要能夠放輕松。我一定要學會講話不要壓迫别人,小的時候講話總想要壓過别人,後來發現不需要,你隻要把事情講清楚,氣勢強不強是别人看待,我們自己要保持平靜。小的時候會想盡辦法挑戰或強勢,這不是很好的方式。 問:不要拖泥帶水真的很重要。寶傑說要問簡單的問題讓對方可以滔滔不絕,這有什麼技巧或經驗嗎? 劉:很多人講話都話說重頭。鋪陳太久,聽不懂。你就是要學把好奇的點簡單的說出來。比如說,美國這邊很冷,我們節目開始的時候我說:我隻好奇為什麼美國的南方比北方冷?怎麼可能明尼斯達州比莫斯科冷,這是一個最不可思議的。你要找到怪的點是什麼。比如說徐重仁,你怎麼想到要去全聯?你要丢出去一個有趣的問題,讓大家可以讨論,最怕丢一個問題大家不知道如何回答起。你自己包山包海。 你不能想問題不消化,你真的要思考這件事情,但是其中有個點我想不通,或者有個點我覺得很詭異,這個詭異的點是别人也會覺得值得重視,就會想要讨論。你要把你自己的思考流程全部都消化,而不是沒想清楚問題在哪裡。而不是全部話說重頭,到底要問AB還是C?我聽不懂。因為沒把東西消化清楚。你要消化清楚後才能夠一個接一個問問題,不然一下就沒有了。 問:寶傑一直重複問簡單的問題,以及講出來的話是對方想要聽的。怎麼樣在精簡的文字當中,讓對方可以講出話,這有沒有建議步驟可以做? 劉:以前有個基本訓練,導言不可超過一百字。同樣的道理,你給自己一個限制,要在幾個字内把話講完,我在丢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自己要去想。我再丢問題之前已經想過,而且問題點都想過,你要花功夫,你來這裡要講什麼話,這個話要怎樣把他丢出來,甚至連見面的第一句話都想過。 比如說我自己的經驗,問一個問題,我大概三到五句話就要把問題給丢出來,三十秒,不然你丢個三分鐘,人家已經忘記你前面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