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今後有何打算怎麼回答

今後有何打算怎麼回答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9:35:39

周末陪爸媽出去吃飯,路上遇到老熟人,跟爸媽閑聊了幾句。

“臉色比上星期好多了呀,是不是女兒回來了開心?”

“哪裡哪裡,你不是一樣,我聽說你兒子下半年要升副處?小夥子很厲害呀!”

“哪裡哪裡,還不是就那樣……”

聽了一會,感覺還是老樣子,互相誇獎的同時也互相謙虛,“哪裡哪裡”就是标準的口頭禅。

明明心裡都很高興,就是要克制着不能“表現太明顯”。

今後有何打算怎麼回答(除了哪裡哪裡)1

以前上外教課的時候,外教老師就說過了,就像我們剛開始學習英文時,都從“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and you?”開始一樣,他們第一個學會的中文回答,就是“哪裡哪裡”,特别是在别人誇你的時候,如果不知道怎麼回答,就用“哪裡哪裡”好了。

後來跟他們接觸久了,又讨論起“贊美”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才了解到,因為講究“謙虛”,所以我們會被教育成“否定回答”,也就是:

“沒有沒有,這就是……”

“過獎了過獎了,您才是……”

“哪裡哪裡,不過就是……”

簡單來說,就是把對方給你的一切表揚與贊美,先歸結于“謬贊”,然後講一講其他的因素,或者把成果歸結于對方。

今後有何打算怎麼回答(除了哪裡哪裡)2

但是在西方呢,收到表揚雖然也不會說“那是!”這麼高傲,有時候也會順勢誇一誇對方,但開頭不一樣。

不是“哪裡哪裡”,而是“Thank you”,也就是“先接受”。

舉個例子,領導表揚你一句“工作有心了”,得體的回答不是“哪裡哪裡”,而是說:謝謝。

如果覺得這麼太簡短,想要一句完整的回答,比如:

哪裡哪裡,都是您指導得當。

還不如用:

謝謝您能這麼說,您經常激勵我,對我幫助很大。

前者哪怕是真心的,聽起來都有點“拍馬屁”“不走心”的感覺。

而後一句,先有積極的狀态,接受對方的表揚,再把這個表揚變成贊美别人的機會。

都說“不驕不躁,不卑不亢”。

兩句對比起來,是不是後者靠這句話更近一些?

今後有何打算怎麼回答(除了哪裡哪裡)3

當然,積極地接受表揚和贊美是一方面,但也分什麼樣的贊美。

畢竟,除了不習慣接受表揚一樣,不習慣表揚别人也是另一個“常年積累的習慣”。

推薦一個通用的贊美公式,大多數情況下都适用。

這個贊美公式分三段:

第一段:我發現了一個你的成功之處;

第二段:我認為,你之所以能有這個成就,是因為……

第三段:你的成就對我有什麼印象。

舉個例子:

你這兩個星期明顯瘦了!(第一段:成功之處)

肯定是“管住了嘴,邁開了腿”吧,這麼忙碌還能做到自律,你對自己要求可真高。(第二段:成功的原因)

不行,我要對自己狠一點,快告訴你是怎麼做到的。(第三段:對自己的影響)

和一般“單薄”的表揚不同,這個贊美公式看上去雖然有點刻闆,但卻是在提醒我們:

誇人不能隻誇表象,要誇背後的素質、努力或能力。

用這樣的思路來誇人,其實就是告訴對方, 你看到了他的成功,也看到了他的努力,并且你認可他的深層價值。

這不僅僅是想讓對方高效,也是在強迫自己養成善于發現、善于學習的習慣。

今後有何打算怎麼回答(除了哪裡哪裡)4

如果想要贊美的效果更好一些,還要注意切入的角度。

對于一個公認的美女,你再怎麼誇對方“好看”,她心裡都會波瀾不驚(你是超級大帥哥除外),但如果你誇她“美而不自知”,誇她“這麼好看但一點都不高冷,感覺特别親切”,感覺就有點特點了。如果你說“專心的時候特别投入,好像随時都能進入心流狀态,對注意力的控制力特别好”,這就是“另辟蹊徑”了。

所以,誇人的時候“随大流”雖然不會出錯,但也不會有驚喜,想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的話,可以試一試“小衆”的方向。

今後有何打算怎麼回答(除了哪裡哪裡)5

對了,如果這是在職場上,一定要注意:

盡量避免“贊美”自己的上級。

同時多找機會贊美自己的下屬。

這是因為,在職場上,很多場合都要注意分寸的拿捏。

對上級表達尊重的方式有很多,贊美不是最佳的選項(起碼工作場合不是)。

但贊美下屬就不一樣了,這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的好方法,并且由于下級對上級而言,相對屬于“弱勢”,所以這時的贊美還會帶着一些“善意”,落在周圍人的眼裡,會讓他們更欣賞你。

你看,贊美是很好的說法方式,别再不好意思用,也别再不好意思接受了,下次遇到有人表揚你,别再用“哪裡哪裡”來回了,換上積極地回應吧。

今後有何打算怎麼回答(除了哪裡哪裡)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