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智
為了讓你買車,車企和各路經銷商4S店,可謂使出渾身解數,除了正常宣傳外,也不乏有人“連蒙帶騙”忽悠咱們消費者。今天我就給大家揭露下汽車宣傳的5大“騙術”。
1 ,銷售站車門
忽悠指數:3顆星
一幫銷售人狠話不多,蹭蹭的就往車門上站,然後車門完好無損……你看牛逼不?德國車就是結實!不是隔壁日系車能比的!
其實根據國家質量強制規定,車門鉸鍊應滿足“能承受11110N的縱向載荷和9000N的橫向載荷而不得脫開”的要求才算合格。
換句話說,合格車門上至少可以承受1100公斤的重物,差不多是一台飛度的重量,那幾個人踩上去意義在哪?
對4S店銷售來說站車門是一種人生态度
現在随着忽悠套路的多樣化,站車門這種伎倆隻能像“求兩元回家”一樣,存在于18線鄉鎮國慶熱賣會裡……
2 ,汽車拉飛機、火車
忽悠指數:4顆星
2006年大衆途銳拖行了150噸重的波音747
我家造的車能拉動數百噸的打飛機!你說這動力猛不猛?你說這發動機勁兒大不大?你說這麼牛掰的車你不買你鬧心不?
2013年日産途樂拖動了170噸重的伊爾-76運輸機
這種大手筆的“高端玩法”,不僅能刷新紀錄獲得話題無數,也給消費者潛在宣傳“我家的車動力杠杠的”。
2017年保時捷卡宴拖動了285噸重的空客A380
這樣的宣傳投入高,話題性強,而且也确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汽車的拖拽能力。但細究起來好像站不住腳。
豐田坦途拉動航天飛機
首先飛機雖重達百噸,但汽車拖拽終究隻是克服了較小的滾動摩擦力,飛機底下沒輪子還能拉動那才叫真的猛。
再者其中主要體現的是車輛的拖拽能力,也許一輛純粹的柴油皮卡會不輸新聞中的高端SUV。最後我好奇前面的車跟下面這哥們兒誰更能拉?
3 ,汽車拔河賽
忽悠指數:5顆星
畢竟拉飛機砸錢太多不是每個地方經銷商都有能力做的,于是發揮變通精神,搞了個“汽車拔河賽”。
兩輛車拉根牽引繩拔河,誰赢就會給人以勁兒大動力足的印象,幾乎零成本,忽悠消費者無數,然而……
這是我見過最無腦的宣傳手段好麼!拔河的本質是比摩擦力的大小,跟動力有毛線關系?而摩擦力跟表面壓強和摩擦系數有關,換句話說,如果某款車拔河赢了,隻說明這車太重(沒啥輕量化)和輪胎抓地力蠻強。
但就這樣的弱智伎倆卻很吃香,多集中在一些低端自主品牌中,想必搞拔河賽的人和當初站車門的是一批人吧……
4 ,一箱油跑1000公裡!
忽悠指數:5顆星
近年來節油賽也是主要宣傳手段之一,形式也多種多樣。最低油耗創紀錄、一箱油開1000公裡甚至更多。
感覺個個都是神車,但等你買來就不是這麼回事。
這些宣傳背後你不知道的是:司機全程都不舍得踩幾次刹車,基本不開空調也不開窗,主要都在高速上80碼勻速跑……你說就這麼跑出來的成績甚至記錄,有什麼意義呢?
為了宣傳和帶來更好的銷量,總會有各種方法來吸睛。但其中不乏有渾水摸魚、偷換概念甚至欺騙消費者的套路。最後也歡迎大家還有什麼我沒寫到的“騙術”歡迎大家留言。
檢舉揭發的請點贊!【智選車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