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子主張的哲學思想

老子主張的哲學思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8 03:22:32

老子主張的哲學思想(老子的道德)1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甲、乙本,也就是後人常說的《道德經》或《老子五千言》,著名的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高明先生采用曆史文獻學對其研究,發現當今社會流傳的各種版本,經後人篡改後已經失真,後潛心編寫一本書《帛書老子校注》,此書一出成為世人研究老子思想最重要的參考資料,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根基,老子的《道德經》(本為《德道經》,後人篡改為《道德經》》)究竟是什麼樣的一本書?它真是一本哲學著作嗎?

依據湖南長沙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本等文物,可以知道帛書《老子》原為《德道經》,因為出土的文物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德道經》很有可能經秦漢篡改之後變成《道德經》,其内容已經不是原汁原味的道家思想,而是摻雜了儒家思想,将《德道經》順序颠倒,章節打亂,修訂之後的《道德經》已然變成了“天書”。人們讀到《道德經》第一章的時候,往往會困惑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知道老子說的什麼意思,從《德道經》第一章,也就是《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德經》開篇)來看,人們就會很容易理解老子要表達的思想,不再是一本“天書”,本文以《德道經》第一章為例,結合曆史事件,分析下帛書《老子》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老子主張的哲學思想(老子的道德)2

《德道經》第一章(《道德經》今本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白話文翻譯為:“上德”沒有“德”的内容,是真正有德(道);“下德”有德的内容,按照人為制定的“德”的内容,不去失“德”,其實是沒有“德”。“上德”無為無思,以“無”而為。“上仁”以“有”而“無為”。“上義”以“有”而“有為”。“上禮”以“禮法”而“有為”,衆人不願意響應,就揮舞着臂膀強制推行。因此失“道”之後才有“德”,失“德”之後才有“仁”,失“仁”之後有“義”,失“義”之後有“禮”。“禮”這個東西,是誠信不足的産物,是亂世的開始。過去的“智識”,隻是“道”表面的光華,而且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要吸取“智識”的深厚而不吸取淺薄,吸取“智識”的真實而不吸取表面的光華。因此要摒棄“淺薄光華”而吸取“深厚真實”。

通過以上翻譯,可以知道老子将人類社會的發展描述為五種狀态,分别是“道”、“德”、“仁”、“義”、“禮”,最美好的社會是“道”的社會,失“道”之後是“德”的社會,失“德”之後是“仁”的社會,失“仁”之後是“義”的社會,失“義”之後是“禮”的社會,當社會處于“禮法”的時候,誠信已經不足,就是亂世的開始。大丈夫要順應天時,吸取前人深厚真實的知識,并且摒棄淺薄虛假的知識,才能與時俱進。

老子這番話是《德道經》的開篇,闡述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強調與時俱進,大丈夫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種類似真理一樣的總結,至今仍在人類社會中發生着,下面以先秦曆史作為例子,論證下老子說的社會規律。

上古書籍《禮記.禮運》記載: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白話文翻譯是:在大道的運行下,天下都是公有的,選舉賢人治理天下,人人講誠信,人人很友好。所以人們不唯獨親近他們的親屬,不唯獨撫養自己的子女,讓所有人都能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老而無妻、老而無夫、幼而無父、老而無子之類的人和身體上殘疾的人都有所養,男性有分工,女性有歸屬。憎恨商品将其扔棄在地上,不必藏起來占為私有;憎恨勞動中不肯盡力的人,不必為自己而勞動。因此陰謀詭計不會興起,偷盜、搶劫、殺人等行為不會産生,所以出門不用關閉大門,這就是大同社會。

《禮記》是一本上古書籍,經孔子修訂删改後被後世儒家奉為經典,其實《禮記》并非孔子所做,其内容更更合乎道家思想,《禮記》中多次出現“道”這個名詞,比如這篇《禮記.禮運》,開篇就說“大道之行也”,這種“大道”更符合道家思想,所描述的“大同社會”更是“大道社會”。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皆說上古時期有個“大同社會”,要回到“大同社會”。儒家也認為有“大同社會”,隻是認為“大同社會”不存在了。這種“大同社會”很有可能是上古黃帝時期的“大道社會”。

道家思想源于上古黃帝思想,經老子傳承發揚光大,形成黃老思想。黃帝時期,黃帝無為而治,率領炎黃子孫發展農業、手工業、建築業等行業,建立了一個自給自足、安居樂業的大同社會,這就是《禮記》描述的“大同社會”,在“大道”運行下,人人安居樂業,互幫互助,沒有剝削和壓迫,社會風氣淳樸,人人幸福美滿。黃帝是天下的共主,引導人們開展日常生活,并不幹預人們的實際生活,人們隻知道有黃帝的存在,卻并不知道黃帝在做什麼,這就是“無為而治”,人們的生活自然而然,就像在“大道”運行下正常運轉。這種社會就是老子所說的“道”的社會,也是“大同社會”。

老子主張的哲學思想(老子的道德)3

黃帝之後,由于人們生活的範圍開始擴大,社會的發展開始發生變化,東西方發生沖突,大道運行受到幹擾,人們開始選舉出有賢德的人作為共主,比如選舉出有賢德的堯作為共主,堯之後便是舜,舜之後是禹,在堯舜禹期間,社會便進入了失道的社會,産生了以賢德的人為共主的社會,此時便是老子所說的“德”的社會。

堯舜禹之後,禹的兒子破壞了選舉制,建立了世襲血緣制,天下共主從此失“德”,夏朝時期的社會就進入“仁”的社會,“什麼是“仁”,就是以血緣關系作為“仁”的标準,形成了一個人倫社會,這種人倫社會就像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便是老子所說的“仁”的社會。

“仁”的社會曆經夏朝和商朝,到周朝得以強化,并且發展到極限,建立禮樂制度強化“仁”的社會,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便進入了失“仁”的社會,失“仁”之後就産生了“義”,春秋時期的曆史,就是“義”的社會,春秋時期講“義”的故事,比如宋襄公“仁義”的故事,曆史多有記載,這便是老子所說的“義”的社會

到了戰國時期,連“義”也失去了,便進入了“禮”的社會,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禮”是誠信不足的産物,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戰争中陰謀陽謀橫生,不講“道德”,不講“仁義”,“禮”的社會戰火紛飛,弱肉強食,戰國七雄争霸的曆史就是具體體現,此時社會已經進入亂世,所謂的禮法和法律根本不起作用,所以孔子一直提倡“克己複禮”,希望用“仁義、禮法和法律”來拯救亂世,可惜孔子隻是抓到了皮毛,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實質,失“禮的社會,已經病入膏肓,僅僅靠那些皮毛是不夠的。

到了秦始皇時期,依禮法治國,這就是孔子所希望的“禮法”,然而秦始皇隻注重禮法,也是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實質,結果秦朝二世而亡,天下大亂,中國社會進入更加混亂的楚漢争雄時期,直到漢高祖劉邦采用黃老思想,天下才進入“得道”的社會,之後文帝、景帝繼續采用黃老思想治理天下,漢朝達到盛世,此時又回到了“道”的社會。

老子所說曆史的發展規律,在之後曆史中多有體現,大道之下,天下便是盛世,比如“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太康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仁宗盛治”、“洪武之治”等,可以看到這些盛世,道家思想占主導地位,凡是失“道”的社會,要麼走向衰敗,要麼戰火紛飛。

老子描述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就像一個圓,道、德、仁、義、禮依次遞減,然後進入天下大亂的社會,大亂之後大治便會産生,然後社會便又回到了“道”的社會,如此循環,就像時鐘走動一樣,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

綜上所述,老子用《德道經》闡述了類似真理一樣的結論,強調與時俱進,講述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規律,“道、德、仁、義、禮”是人類社會的五種狀态,這五種狀态此失彼長,循環不止。道家思想占據主導地位,産生盛世,其它思想占據主導地位,産生衰世和亂世,盛衰更替,周而複始。《德道經》不僅僅是一本思想的經書,更是一本總結人類曆史發展的書籍,如何打破這種曆史規律,讓人類進入“得道而不失”的美好社會,如何進入黃帝時期的“大同社會”,才是人類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