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1 14:19:35

孔子的思想,自古至今均受欽仰。在《史記》中,司馬遷引《詩經》文字贊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其心向往之。”可見,他對孔子的人格及學問,瞻仰不已。

孔子之學說博大精深,而其流傳之道有二:一為口授,一為著述。

雖然孔子自雲“述而不作”,卻仍有可資探求其思想的作品流傳下來。其中口授者,即為《論語》。它是自古以來探究孔子思想最重要的典籍。

“仁”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仁”的意念,幾乎貫穿在整部《論語》中。可以說,“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也是各方面主張的最高準則,更是人格養成的最高道德理想。

孔子一向不輕易以仁許人。那麼,在他心中,“仁”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1

孔子劇照

“仁”的廣義含義,是兼攝諸德。從各弟子問“仁”的回答上,可整理出“恭、寬、信、敏、惠、敬、忠、禮”等内涵。

再更具體來說,“仁”的根本,是一種愛人的意識,即“仁者愛人”。“克己複禮”以成己,然後不隻愛自己的親人朋友,還要推而及于一切人,這是一種關懷、平等、博愛的精神。

“仁”适用于各種情形中。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所表現的,就是用恭敬、莊重、虔誠、嚴肅、負責的态度來對待人民,這就是合于“仁”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能将心比心;更積極一點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每個人能達到的程度有所不同;消極的、積極的,一樣在“仁”的規則下進行。

“仁”是無所不在的,說話謹慎也符合其準則;“先難而後獲”,不計得失,不憚所難為,“仁”亦在其中。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2

孔子劇照

“仁”是要時時刻刻自我警惕。性格上“剛、毅、木讷”,“近仁”;言行表現上“巧言令色”,則“鮮矣仁”;所以“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無時無刻都要以“仁”為準則。

修養“仁”德的人,除了對己身的要求之外,在面對外部環境時,心中也有一把無形的尺。用此标準,可以客觀評斷人事,不會縱容“惡”的存在。

孔子曾總結“仁”的功效,因為“仁者安仁”,就像山一樣厚重不遷,所以“樂山”;仁者心中有不變的準則,所以少私寡欲,“好靜”,所以恬淡長壽。

在修養“仁”的方法上,孔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就是“為仁由己”。隻要有心修為,“斯仁至矣”;“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3

孔子劇照

“仁”的重要性“甚于水火”,甚至超越師生倫次——“當仁,不讓于師。”

重倫理如孔子,尚且如此言之,即可見得“仁”處在孔子思想的最高位階。

恕、忠、信——君子的基本準則

“仁”是修養己身的最高準則,是終其一生所應追求的終極目标;孔子自己提出了可以貫穿其中的基本道理,就是“忠恕”二字。

“盡己,曰忠;推己及人,曰恕。”

将己身修養好了之後,要能夠推己及人,擴大到影響别人,讓别人也可以像自己一樣好。這就是孔子的“恕道”,是“成己”亦“成人”的廣博胸襟。

無論任何品德,都可用這項“忠恕之道”,所以它是可以“一以貫之”的道理。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4

孔子劇照

那麼,何為“忠”之道?

在君臣關系方面,“行之以忠”是一種盡忠職守的态度,包含了“盡職責本分”及“忠誠無二心”這兩種觀念。

在與人交往方面,“與人忠”是基本态度。一個有修為的人,展現在外的各項表現都要注意:看就要看明白,聽就要聽清楚,臉色要溫和,待人要恭敬,說話要忠實,行事要認真,有疑惑要發問,憤怒時要考慮之後的禍患,見财利時要想應得與否。

這都是君子的基本準則。

“忠”字除了單獨出現之外,孔子還常常将之跟“信”字并舉。如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即是在思考自己是否合于“忠”、“信”: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另外還有“言忠信,行笃敬”,要讓自己到哪裡都行得通,首先說話要忠誠信實,行事要笃厚謹慎;無論處在何種境地,都要時時将之放在前面以為準則。

孔子也是以此來要求自己的,所以才會說“必有忠信如丘者”。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5

孔子劇照

孝悌者,仁之本

作為“仁”的根本,孝悌思想是孔子倫理觀念中主要的德目——首重“入孝出悌”,其次“謹而信”,其次“愛衆親仁”,這些都做到了,然後再來學文。

因此,說“孝悌”是“人”的根本,一點兒也不為過。

“孝”指敬愛奉養父母,“悌”為敬重兄長,這源于重視血緣的宗族制度,而其中尤重“孝”。

《禮記》把孝分成了三個層次。從物質、生活層面的照顧,到精神的不憂與崇敬,至名譽的顯揚、思想的承繼,短短十二字便涵蓋全部:

“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次能養。”

從《論語》所載,來探求孔子言“孝”的内涵,亦不外此三者。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6

孔子劇照

先從最基本的“能養”看起。

孔子的“能養”不隻是供養生活而已,子女奉養父母是基本孝行,但是“不敬,何以别乎”——既要注意物質層面,也要照顧到心理層面。

如事奉父母要周到、要知道父母的年齡、盡量不要出遠門……這些生活上的細節,都是子女該注意的。換言之,做到細微處,才算達到“能養”的基本程度。

孔子又說: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

要做到處理事務、提供酒食,沒有什麼困難,一般人都做得到。但是,為人子女者不是這樣就可以了,要能做到和顔悅色、出自真心地事奉。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7

孔子劇照

再來看“弗辱”。

“敬不違”隻能算是“恭順”,不能使父母改正過錯,無法避掉過錯所帶來的罪惡及恥辱,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孝”。

就如《禮記‧檀弓》中所載,晉國太子申生不願違逆父親晉獻公,即使知道父親被骊姬蒙蔽了,并未揭露真相,因為他怕傷了父親心。最終,他順從地選擇自缢。所以他的谥号為“恭世子”,尚稱不上“真孝”。

相對地,子女應該更進一步做到:不能給父母招緻恥辱。所以孟武伯問孝,孔子言“父母唯其疾之憂。”更深一層來解釋此言就是“孝子不妄為非”——孝子不會做任何不好的事情來讓父母傷心、擔憂。這才是“弗辱”。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8

申生劇照

“孝”的最高境界是“尊親”。

不是隻有在世時的奉養,也不是現階段的不招緻恥辱而已,更是要能将父母的精神承繼下去,不隻至死方休,甚至要延續世世代代。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認為,父殁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就算是“真孝”了。但孔子的“無違”沒有期限,“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死後的追念和繼承,才是“孝”的落實。

也無怪乎孔子要罵宰我“予之不仁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孔子在乎的,不是“三年之喪”的形式,也不是“三年”這個時間的長短。

從父母那裡得到的,豈止是三年的懷抱之愛?為人子女,連三年之喪的回饋都不舍得?更何況,對父母恩的追念,又豈止是三年就足夠?

可見,在孔子看來,做到誠敬的侍奉、名譽的維護、長遠的追念和精神的承繼,才是真正的“孝”。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9

孔子劇照

如何做到前述之人格?當然是通過學習

勤奮學習,可以使自己擁有廣博學問,充實内在,進而将所學的聖賢之道内化為己身之修養。所以,孔子非常注重“學習”。

他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他從小就立志向學,而且也很以自己的“好學”為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所以,孔子坦言:對于學習,自己不會滿足,絲毫不厭倦;為了學習,連吃飯都可忘記;沉浸于學習,可以忘掉憂愁,甚至連快老了都不知道。

他認為自己的好學程度,是别人所不能及的。他不輕易許人以仁,對自己也是如此,即使别人如何誇贊和肯定,他仍不敢自謂達“聖、仁”的境界。但是,誇他不厭煩地學習、不倦怠地教人,他倒是欣然接受。

所以,孔子注重的,與其說是學習所得的知識,不如說是一種重視“學習”的腳踏實地的态度。

能夠始終如一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即使不懈追求也不一定能成)10

孔子劇照

​玲珑說

孔子對人的期許,有四種分類:聖賢、仁人、君子、士人。

“聖賢”者,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是理想政治家的楷模,是治世的最高目标。

“仁人”者,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畢生追求的終極目标,是理想中的完美人格。

“士人”者,是有志于學的讀書人,是相對基本的層級。而再更高一層,就是孔子所謂的“君子”。

“君子”和“仁人”非常接近。隻是,在孔子心中,“仁”是卓然不凡的境界,他不輕易以仁許人,所以在談到一些具體行為時,他就以“君子”之名代之。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用畢生心力,毫不松懈地追求,也不一定達到“聖賢、仁人”的目标;但是,“君子、士人”,一般人皆可做到,而且也應該做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