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少兒讀物促進會主辦,上海市作家協會指導的“第二屆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在世紀出版園舉辦,諸多兒童文學界專業人士共同見證了兒童文學的新星閃耀。
“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以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男生賈裡》《女生賈梅》作者秦文君的名字命名,評選注重作品主題與時代精神的結合,秉承“守正創新,培育兒童文學創作人才”的宗旨,兩屆評選收獲不少佳作。頒獎典禮上,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表示,“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正在成為上海兒童文學又一個标志性活動。上海老中青三代兒童文學作家和兒童文學工作者懷着責任感,創設各種活動平台、獎掖和扶持新人的途徑,為兒童文學事業的長遠發展聚力謀劃,使上海兒童文學成為中國文壇的一棵常青樹。
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馮傑介紹,第二屆“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參賽作品體裁涵蓋長篇小說、童話、詩歌、散文、兒童劇本、圖畫書等。在每人限投一篇的前提下,累計收到有效投稿1343篇,總字數突破4000萬字,較第一屆賽事大幅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僅限18歲以下未成年人投稿的“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新秀獎”投稿量占比超過整體稿件的三分之一。參賽作品主題也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出現了航空航天、曆史人文、傳統文化、自然環保等熱點元素。
評委會主席秦文君談到,獎項評審過程追求公平、公正,拒絕商業因素的幹預,全程隐去作者姓名,由知名作家、學者組成的評委會認真嚴謹地進行三輪評審工作。“兒童文學作品的評審,‘真’是第一要義,兒童文學最不能忽視的元素便是‘兒童本真’,呈現兒童獨有的精神圖景。其次,作品要夠‘深’,作品有了厚度,不會隻留浮華的快樂,而是能帶給兒童意味深長的思考。第三,‘正’是主流,作品表達積極向上的精神内核,為孩子今後的人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三個堅守之上,體現兒童文學的創新精神,在文學想象力、表現力、創造力上有所造詣。”
第二屆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終評委、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朱自強說,“‘創新’是文學進化的最大推動力量,尤其是兒童文學。創新有其特殊的難度,又能使作品達到特有的高度。”比如,金獎作品《左右》兼具心理小說的内涵和成長小說的叙事性,作者李長菊剖析青春期孩子直面現實時左右徘徊的迷茫,呼籲社會在成績單之外更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獲獎作品《追夢丹青》作者張曉天将國粹傳承和文化逐夢的主題根植于國畫與書法墨香袅袅的傳統文化背景裡,小說有古典韻味和詩意的留白之美。而長篇小說《水神的孩子》結合了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幻想文學的筆法,叙事時間從當代回溯遠古,講述了一個人與水的故事,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開掘與守護的辯證關系。
“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新作獎”獲獎作品還包括餘今的《梨花灣來的二丫》、梅瑜的《傾聽熊》和九九的《疙瘩火》。“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新秀獎”獲獎作品為5位十八周歲以下小作家的佳作:曹可欣的《海》、範昭君的《少年的光》、李子遠的《養在陶罐裡的春天》、邵英若的《心莉有渝》和朱荞樂的《我和一隻兔子的故事》。
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彭衛國表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将不斷助力打造“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的影響力和号召力,厚植文學創作根基,圍繞獎項創造多元出版生态,構建兒童出版高地。
2023年第三屆“秦文君兒童文學創新獎”也在會上正式啟動。征稿時間自即日起至5月31日截止,投稿作品題材、體裁、篇幅不限。
資料:上觀新聞
作者:施晨露
編輯:沈芸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