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甯市區出現了一隻長相怪異的野生動物,引來了不少市民的圍觀,這是怎麼回事呢?在中秋之際,有市民在南川河河道邊遊玩的時候,意外發現河道裡有一些動靜,于是便走近一些觀看。
隻見河道裡站着一隻體型頗大的動物,它長得像羊,但跟常見的羊形象又有些出入;也像驢,但又不完全像驢,一時間人們也搞不清楚這究竟是什麼動物,因為大家也都沒有見過。
它待在水裡,緊靠岸邊,看樣子應該是誤入河道無法脫困,神情有些慌張。
很快相關的工作人員就趕到現場,經專業人士辨認,這是一隻中華鬣羚,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跟大熊貓一樣,也有着“國寶”之稱。
據悉,這是人們首次在西甯市區發現中華鬣羚的身影,不過2017年的時候,人們也曾在距離西甯幾十公裡的大黑溝上發現過它們。
這隻中華鬣羚之所以會被困在河道裡,人們猜測是它在飲水的時候,誤入了河道,之後發現無法上來。
好在被人們及時解救,之後會得到全面的檢查,确定身體無礙,具有野外生存能力之後,就會被放歸野外。
頭上有角,脖子長鬃毛,中華鬣羚長相怪異
中華鬣羚是牛科、鬣羚屬動物,它有很多名字,比如明鬃羊、長鬃羊、山驢子、四不像、蘇門羚等等,如此多混亂的俗名,也恰恰說明了中華鬣羚長相的奇特,在不同地區裡,人們根據它的外表而起了不同的名字。
中華鬣羚身上的毛發顔色主要以黑灰色為主,頸部有長而蓬松的鬃毛,無論雌雄,頭上都長有黑色而光滑的短角。
它們的耳朵大而狹長似驢,四肢短粗蹄子像牛,腦袋長得像鹿,雙角似羊,因此得名“四不像”。
集合了多種動物的特征,加上它們身上毛發顔色較深,在密林裡面出沒,容易讓人造成誤會。
比如傳說中神農架裡生活着一種叫“棺材獸”的生物,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長相怪異,渾身漆黑如棺椁。
許多人認為中華鬣羚就是“棺材獸”的原型,畢竟它的長相也很怪異,身上的毛發也符合特征,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經常能将人盯得内心發毛。
由于中華鬣羚整體看上去跟驢的相貌比較接近,所以很多地方的人們,常常把它稱作“山驢子”。
愛吃蘑菇愛舔鹽,中華鬣羚攀登能力強
中華鬣羚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4000米的山林或者多岩石的雜灌林裡,冬天通常生活在較低海拔的森林裡面,而到了夏季,則往更高的懸崖峭壁區遷移。
大家不要被它名字裡的“中華”二字誤導了,覺得它是我國的特産。實際上中華鬣羚不是我國獨有的生物,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等一些東南亞的國家裡面,也有存在。
它們不像其他有蹄類動物那般合群,經常單獨或者幾隻呈小群活動,具有夜行性,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活動最為頻繁。
中華鬣羚雖然是吃素的,但是它的食性較廣,林中各種青草、樹葉、嫩芽、嫩枝等等,都是它們的取食對象。
不過相對于這些常規的綠色植物而言,中華鬣羚更喜歡撿食林中的一些真菌,有時候為了吃一口新鮮的蘑菇,會漫山遍野地尋找,這算是它們最愛的小零食。
很多有蹄類動物都會有舔食鹽堿的習慣,中華鬣羚亦如此,它仗着自己卓越的攀登技巧,會前往岩石峭壁地區,攀爬上去舔食岩鹽。它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補充身體裡的礦物質。
神出鬼沒速度快,古時被人奉為神獸
中華鬣羚是一種十分機警的動物,平日裡也總是神出鬼沒的,進食的時候時不時會停下來張望,周圍的異常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它們的警覺。
而且就連在休息的時候,它們也多傾向于選擇林中視野開闊的隆起地帶,目的就是能夠快速看清周圍環境,及時發現敵害。
所以以前盡管很多山林裡面都有中華鬣羚的存在,但人們想要目擊到它們卻并不容易,往往人們還沒有發現它,它早就察覺到人類的存在了,從而在行動上,規避人類。
你知道嗎?中華鬣羚在我國古代,有着“天馬”之稱。它們的行動能力極強,即便是在山間亂石地帶,也能健步如飛。
《黃山志》裡有描述,說在我國黃山一帶,有天馬出沒,它們“飛騰天都蓮花諸峰,須萸躍過數十峰”。根據許多學者的觀點以及一些古籍資料顯示,人們所說的天馬,其原型就是中華鬣羚。
試想一下,一種長相怪異的動物,在雲霧缭繞的山野間極速奔馳,的确給人一種四足皆捧以祥雲、天馬踏雲飛馳而過的感覺。
随着我國生态環境漸漸改善,不少動物們的數量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就拿中華鬣羚來說,以往即便人們主動到山林裡面搜尋,也難以發現它們的蹤迹。可近些年來,相關的目擊事件和救助行為就已經發生了多起。
比如2017年11月份,人們在青海省西甯市湟源縣果米灘水電站救助了一隻中華鬣羚;2019年8月份,景東縣文井鎮一村民家闖入了一隻中華鬣羚;2022年4月,四姑娘山和黃字号黑麂自然保護區都先後拍到了中華鬣羚的活動影響。
關注我,交一個懂動物的朋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