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試題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試題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20 09:04:17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試題?語文在堂 語文在堂 4天前第二單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試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試題(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第二單元試卷)1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試題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第二單元試卷(含答案)

語文在堂 語文在堂 4天前

第二單元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積累與運用(1-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的字形與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簌簌(shù)孕育(yùn)翩然(piān)銷聲匿迹

B、遺骸(hái)褶皺(zhě)追溯(shù)天衣無縫

C、霧霭(ǎi)緘默(jiān)狩獵(shòu)毫無疑問

D、瑕疵(cī)幹酪(lào)咀嚼(jué) 難以至信

2、下列加點的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暮春三月,草長莺飛,煙拂楊柳。貴港市人民公園呈現一派幽遠之氣,确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B、冬去春來,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複始,變化無常。

C、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

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D、考場上,小剛同學作弊被老師警告後,仍然堅定不移地給同學遞答案。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多閱讀,是能否提高一個人作文技能的途徑之一。

B、挖土方開始了,我們的任務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緊張。

C、電視台頻繁地在觀衆等待下一個節目的時候播送廣告,使觀衆很有意見。

D、通過這次春季運動會,同學們更加熱愛體育運動了。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大自然的語言”這個題目運用拟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貼切風趣,富有吸引力。

B、《恐龍無處不在》用科學研究中的一則實例,有力地說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産生影響”的道理。

C、《被壓扁的沙子》一文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火山噴發是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

D、《大雁歸來》涉及人與動物的關系,充滿保護野生動物的倫理觀念。

二、說明文閱讀(5-8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美麗的暈

①碧藍的天空,鋪過來一層蠶絲般的雲幕,不一會兒,太陽周圍現出一道彩色光環。它宛若彩虹,但沒有彩虹鮮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紅,而光環剛好相反,是外紫内紅。這就是“暈”,俗稱“風圈”。

②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對“暈”進行了觀察和記載。遠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暈”字出現。到了西周,“暈”便正式作為天象被記錄下來。而歐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關于“暈”的詳細記載,比我國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們雖然很早就注意到了這種美麗的光象,但對它的成因作出科學的解釋,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頓做了一個很簡單的但對後來科學發展影響很大的實驗。他讓一束陽光透過三棱鏡,結果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七色彩條。這使人類第一次認識到,陽光原來是由七種不同顔色的光組成的,當它們通過三棱鏡時,由于波長、折射角不同,才顯示了各自的本色。這一發現,給“暈”的科學解釋打下了基礎。

④探空資料表明,那白如蠶絲的雲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體狀的小冰晶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體不相鄰的邊延長,實際上就是三棱柱體。所以,六方柱體狀的冰晶就像三棱鏡一樣,能把陽光分成七色彩條。當無數兆億小冰晶被陽光照射後,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來,便形成了絢麗多彩的暈環。

⑤人們對“暈”的興趣,不單因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據我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統計,在1980天中就曾出現過1052次“暈”,“暈”後兩天内出現風、雨等顯著天氣變化的占80%。

⑥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暈”都是風雨之兆。氣象工作者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當“暈”的持續時間在1小時以内(俗稱“短暈”)時,未來的12小時—36小時内會出現風或雨;當“暈”的持續時間在5小時以上(俗稱“長暈”)時,則不會有風雨天氣出現。

⑦美麗的暈環是大自然的天氣預告圖,我們了解并利用它來觀測風雲,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5、第③段中的“這一發現”指的是( ) (3分)

A.陽光是由七種不同顔色的光組成的。

B.對暈的成因作出科學解釋的實驗。

C.人們很早就注意到這種光象。

D.折射角不同,它們才顯出各自的本色。

6、對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3分)

A.暈是陽光經過雲層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B.暈是光線經過雲層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C.暈是陽光經過空氣的反射形成的。

D.暈是光線經過空氣的反射形成的。

7、第⑥段中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3分)

A.作比較 列數字

B.作诠釋 列數字

C.作诠釋 作比較

D.分類别 列數字

8、本文依次從哪幾方面來說明暈的?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項是( ) (3分)

A.解說概念 追溯曆史 解釋成因 說明作用

B.解說概念 追溯曆史 記述實驗 劃分種類

C.描摹色彩 解說概念 解釋成因 說明作用

D.描摹色彩 記述實驗 解釋成因 劃分種類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9-14小題。(共18分)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态。嘗贻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糁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曆曆數也。

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鈎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魏學洢《核舟記》

[乙]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雎》

[丙]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甯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甯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子衿》

9、下面對《子衿》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全詩采用倒叙手法。從結構上看,詩歌的前兩章具有重章複沓的特點。

B.“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

C.這首詩鮮明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實質。

D.最後一句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寫出了主人公等待戀人時的焦灼萬分的相思之苦。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其兩膝相比者 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态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桃花源記》

C·能以徑寸之木 石青糁之 《核舟記》

D·其人視端容寂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記》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1)罔不因勢象形( )

(2)珠可曆曆數也( )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嘻!技亦靈怪矣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從全文來看,《核舟記》中雕刻家的高超技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關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屬于主人公的 描寫,極其生動。其中連用兩個“悠”字寫出了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詩文默寫(每空1分,共8分)

15、(1)土地平曠,屋舍俨然,

(2)鬥折蛇行,

(3)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式微,式微,___________ ?微君之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改以往送别詩的中悲苦心酸之态,為全詩奠定了樂觀的感情基調的詩句是 , 。

五、綜合題(16-17小題,共5分)

調查顯示:2016年我國國民人均閱讀圖書為3.29本,遠遠低于歐美人均16本。然而,多項調查顯示,我國國民電子讀物的閱讀量卻在逐年上升,人們普遍“手不釋機”(手機、平闆電腦、電子書)。由此可見,__________________。

殊不知,電子化閱讀與紙質閱讀之間有着質的區别。電子化閱讀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淺閱讀”的盛行和閱讀的“碎片化”。令人擔憂的是,校園也出現了“手不釋機”的電子閱讀群體,他們被稱為“低頭族”。他們的閱讀浮躁,不求甚解,讓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空談。

可喜的是,貴港市許多學校和社區開展了“書香校園”“書香進社區”活動,目的在于使人們親近紙質圖書,在慢下來、靜下來、沉下來中回歸經典“深閱讀”。

16、聯系上下文,請為文中橫線處補寫一個總結句,不超過20個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廣西貴港市實驗中學倡議同學們多去圖書館進行閱讀,多讀書,讀好書。請你為這個活動拟一條宣傳标語。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20個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現代文閱讀(完成18-22小題,共15分)

紅花衣和日記本

①我們家裡小孩多,布票①遠遠不夠用,母親就買回一大匹極便宜的粗麻布給我們做衣服。衣服做好後,男孩子的全部用染料染成黑色,隻有我的那一套沒有染。我記得褲子是紫色的底子上起花朵,上衣是大紅底子起小綠葉。我一點都不喜歡這種色彩搭配,覺得怪紮眼的。可是沒有别的衣服穿,隻能穿它們。我穿着這身衣服忐忑不安地來到學校。有一個同學還特地到我跟前來問:“你怎麼穿這種衣服啊?”我答不出,我的臉發燒,恨不得鑽進地裡去。

②那一天,大家都不願和我玩遊戲,嫌我土裡土氣。不過畢竟是孩子,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他們就忘了這事,又喝我玩起來了。想想看,一個奇瘦的女孩,臉色蒼白,穿着那種母親用手工趕制的、硬邦邦紅彤彤的大花衣和同樣硬邦邦的紫色花褲子,那會是什麼樣子,當然土得掉渣了。我是不敢同人比穿的,我最大的願望是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一來我瘦骨伶仃,穿衣服撐不起;二來我的所有衣服是便宜布,母親粗針大線縫制的上不得台面。

③盡管樣子難看,盡管從來出不了風頭,盡管老師也因為我的“出身”看我時帶着異常的眼神,我卻并不消沉。現在回想起這事來有點怪,或許是我體内超出常人的活力給了我某種自信?我總是蠢蠢欲動,躍躍欲試,從來沒有一刻消沉過。蕩秋千我能蕩得高,作文我能寫得最好,算術總是第一。當然我做這些事遠比别人認真,比别人付出要多。

④老師讓我們每天寫日記,交給他批改。他要求我們每個人買一個正式的日記本,外面有塑料殼的那種。那時的塑料是很貴的、時髦的東西。

⑤休息日,父母帶我上街去買本子。我們來到百貨店的文具櫃,我看中了櫃裡的好幾種,紅的、黃的、有花兒的,我激動得一顆心在胸膛裡怦怦直跳。可是他們叫營業員拿出來翻了翻,又退回去了,說:“太貴了。”我大失所望。後來我們又去第二家,又看了一遍,父母還是說“太貴”。這時我已經很不高興了,但還抱着希望。第三家是大百貨公司,裡頭什麼日記本都有,我簡直看得眼花缭亂。我覺得那本鵝黃色的、厚厚的最合我意。我眼巴巴地看他倆商量了很久,最後,父親居然叫營業員拿出一個墨綠色的、馬糞紙的外殼,然後再要了一個小小的寫字本,将那簡易寫字本往馬糞紙的外殼裡頭一套,說:“好!這不就是日記本嗎?”我站在那裡,眼淚幾乎就要奪眶而出!我腦海裡不斷地出現同學們那些花花綠綠的塑料殼的日記本,委屈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⑥于是我就在這個一半馬糞紙一半漆布做成外殼的日記本上寫日記了。我的字迹端端正正。當老師将全班同學的日記本放在講台上時,我看見我的墨綠色的小本子縮在那一堆花花綠綠的豪華本裡頭,那麼不起眼,那麼讓人害臊!

⑦當我長大後,再去看父親給我買的日記本時,才發現了他深藏的一番苦心。本子的紙張十分好,根本不是低檔貨;而墨綠色的外殼更是大方樸素,很有格調,确實比那些塑料殼本本好看多了。我那個時候看不出,是因為我還沒修煉到他那個份上吧。回想這一生,的确從未真正輕浮過,主要還是得益于“老謀深算”的父親的影響吧。

⑧母親讓我穿難看的紅花衣是為了省錢,以維持家庭的收支平衡,父親給我挑日記本則于無言中教會我什麼是樸素之美。那一次的委屈刻骨銘心,是不是就因為這,我的小說裡頭才從來容不得花哨的形容詞,也容不得輕浮呢?

(文/踐雪,選自《讀者》2014年第2期)

【注釋】①布票: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前限購布料的憑證。

18、這篇文章叙述的線索是什麼?(3分)

19、結合文段,寫出母親對“我”的成長有哪些影響?(3分 )

20、第⑤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有何作用?(3分)

21、文章末尾一段,在全文内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3分)

22、請概述你親人對你成長有影響的一件事,并寫出這件事使你明白的道理。(限15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5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有父母親人的陪伴,有老師同學的陪伴,有書籍玩具的陪伴……一個人,一本書,一句話,都可能會對你的成長有所影響,有所幫助。

請以“____________伴我成長”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字要寫得規範工整;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得抄襲。

第二單元 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積累與運用

1、C【解析】A應為簌(sù)B應為溯(sù)D應為 難以置信

2、D【解析】堅定不移,意思為穩定堅強,毫不動搖;不放棄,不改變自己的想法。含褒義,用在此處不和語境。

3、D【解析】A中前後不一緻,應删去“能否”;B中應是“任務十分沉重工期十分緊張”;C中應有一個比較複雜的狀語,其中的“頻繁”應放在動詞“播送”前面。

4、C【解析】應該是外星撞擊地球是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

二、說明文閱讀

5、A

6、A

7、D

8、A

三、古詩文閱讀

9、D【解析】應該是誇張的手法。

10、A【解析】A都是“靠近”的意思B第一個為“具備”,第二個為“詳細”C第一個為結構助詞“的”,第二個為代詞,代指前面的字D第一個為“這,這個”,第二個為代詞,“它的”。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11(1)無不,全都

(2)分明可數的樣子

(3)配偶

(4)這裡指日日夜夜

12、(1)船頭至船尾長大約八分多一點。

(2)啊,技藝也真神奇啊!

13、用料體積小;所刻東西多;雕刻得細膩逼真,情态畢備。

14、心理 連用兩個“悠”字,把主人公長夜難眠、思緒萬千以及難耐的相思之苦表達的淋漓盡緻。

四、古詩文默寫(每空1分,共8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明滅可見

(3)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4)胡不歸 胡為乎泥中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五、綜合題

16、示例:①電子閱讀沖擊紙質閱讀。②電子閱讀成為主流閱讀。③人們更喜歡電子閱讀。④不是國民閱讀少,而是閱讀方式發生了改變。⑤人們不是“手不釋卷”,而是“手不釋機”了。

17、閱讀成習慣,書香滿校園。

六、現代文閱讀

18、紅花衣和日記本

19、母親教會了“我”勤勞節儉、樸素大方、踏實做事。

20、心理描寫,形象的刻畫出“我”對日記本的期待,及對父母做法的不解與委屈。

21、内容上:點明主旨,進一步突出中心思想,表明自己樸素踏實、不浮華的品質;結構上:總結全文,呼應上文。

22、小時候,母親在我的眼裡總是樂呵呵的,在外面對每個人都是小喜 笑顔開,在家裡總是熱情地款待每一個來到家裡的客人。小時候的我總是充滿疑惑,總覺得母親沒有必要對每個人都喜笑顔開。等我慢慢長大,我開始學着用母親的方式對待身邊的朋友和每一個喜歡或不喜歡我的人,我才發現,原來快樂時可以傳播的,用好的心态善待每一天,每一個人,生活也會善待你。

七、作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