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神話中嫦娥如何奔月

神話中嫦娥如何奔月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9 15:36:00

傳說在遠古時候,後羿射下9個太陽拯救了蒼生大地,西王母便賜其不老仙藥,但後羿為了不離開妻子嫦娥一直不舍得吃,就交給嫦娥保管。後羿的一個徒弟逢蒙是個奸詐小人,一心想要得到仙藥,便趁後羿不在家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把仙藥吞下去了,結果身體便不受控制地向天上的月亮飛去,一直飛到了廣寒宮去了。這天是八月十五,後羿回家後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着月亮與嫦娥團聚。

以上是“嫦娥奔月”神話故事流傳最為廣泛的一個版本。不過,關于“嫦娥奔月”還有很多并不為人所熟知的冷知識。

神話中嫦娥如何奔月(嫦娥為什麼奔月)1

上圖_ 嫦娥奔月

一、嫦娥本名不叫“嫦娥”

雖然“嫦娥奔月”的完整文字記錄最早出自西漢的《淮南子》,但“嫦娥”的事迹卻早在商代的巫蔔書中便有了記錄,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中出土秦簡《歸藏》中有卦辭:“昔者姮娥竊毋死之藥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西漢初期的《淮南子》引用之後中也記載:“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怅然有喪,無以續之。”因此,嫦娥本名應為“恒我”(通假字)或者“姮娥”,那為何到今天變成了“嫦娥”呢?

中國古代皇帝的名字他人不能直接讀出或寫出,必須做到“避諱”,不然輕則獲罪,重則丢命。兩漢時期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恒的“恒”字,把“姮娥”稱為“常娥”或“嫦娥”,至于為何會用“常”或“嫦”,可能是由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演化過程中與《山海經》中記載的“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妃子常羲”扯上了關系(常羲又叫常儀,在上古傳說中是生育月亮的母親,因而演化成了嫦娥的母親)。

神話中嫦娥如何奔月(嫦娥為什麼奔月)2

上圖_ 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兒

二、嫦娥與後羿原本不是夫妻

後世之所以對“嫦娥奔月”故事情有獨鐘,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對後羿與嫦娥的愛情和被迫分離感慨:後羿怕服用仙藥成仙長生不老之後會與嫦娥分離而不肯吞食,而嫦娥為避免仙藥落入奸人之手而被迫吞服結果導緻與後羿分離,怎麼看都是一個凄美感人的故事,中秋節也被人們寄予着阖家團圓的美好願望。

但令人意外的是,早期的《歸藏》和《淮南子》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嫦娥和後羿是夫妻關系,相關的考證中也并沒有找到佐證。真正将嫦娥和後羿列為夫妻的記載是東漢高誘為《淮南子》作的注解:“姮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因此。嫦娥和後羿“成為”夫妻是在東漢以後的事情了。

神話中嫦娥如何奔月(嫦娥為什麼奔月)3

上圖_ 後羿,五帝時期人物,帝堯的射師,嫦娥的丈夫

三、曆史上有兩個“後羿”

根據《山海經》的考證,“後羿射日”的傳說早在“嫦娥奔月”之前,是後世在不斷的演變過程中糅合到了一起。“後羿射日”的傳說中擅長射箭,射掉九個太陽,拯救了蒼生大地的英雄後羿也成了一個光輝形象被後世敬仰。

然而,除了《山海經》、《淮南子》整理的神話傳說中射日的“後羿”之外,曆史上還存在另一個“後羿”。

《史記·夏本紀》中記載:“魏莊子曰:‘昔有夏之衰也,後羿自鉏遷于窮石,因夏人而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人事,而信用伯明氏之讒子寒浞。浞殺羿,烹之’。”

與射日的“後羿”屬于神話傳說範疇不同,《史記》中明确記載的這個“後羿”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為夏朝初期東夷族有窮氏部落的首領,因為夏朝的第二任君主(也有可能是第三任,前兩任是禹和啟)太康沉湎于聲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結果導緻四方叛亂,後羿乘機掌握了夏朝的政權,殺了太康,先後立了太康的弟弟仲康、仲康之子相為傀儡,相逃亡以後後羿更是直接掌握夏朝。

這便是“太康失國”和“後羿代夏”的曆史事件。不過,後羿掌權以後也犯了太康一樣的毛病,沉迷射獵、不理朝政,結果被自己的義子兼親信寒浞給奪了權,丢掉了性命。

神話中嫦娥如何奔月(嫦娥為什麼奔月)4

上圖_ 太康失國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後羿并不姓後,這裡的“後”在上古時期用來代指君主,和“王”是等同的。因此,如果細究“後羿”這個詞,指的肯定是有窮氏首領後羿,而非神話傳說中唐堯時代的後羿。因為早期文字對“後羿射日”的神話的記載的中沒有“後羿”,隻有“羿”或“大羿”。

《山海經·海内經》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楚辭·天問》寫道:“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淮南子》記載:“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豖希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由此可見,“後羿射日”的本來模樣是“大羿射日”,後羿和大羿絕非是同一個人,隻是由于二者名字相同,又都精通射箭,被後世誤傳訛傳為同一人。而且,大羿是神話人物,和誰扯上關系都無傷大雅。

神話中嫦娥如何奔月(嫦娥為什麼奔月)5

上圖_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哲學著作

四、毀三觀其他版本

“嫦娥奔月”流傳至今,最為廣泛,人們最耳熟能詳的版本自然是“嫦娥被迫無奈版”,但實際上,“嫦娥奔月”在曆史上留下了至少五個版本。除了這個最廣泛的版本之外,還有三個版本相當的毀三觀。

最早将嫦娥和後羿列為夫妻的高誘在《淮南子》注解中寫到:“姮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這一版本中的後羿得到仙藥之後是沒來得及吃,而嫦娥過夠了人間的苦日子,便偷盜仙藥吞食,狠心抛棄丈夫,獨自成仙去了月亮。

根據屈原《天問》:“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引出了另外一個版本:後羿射殺了河伯,搶占了河伯的妻子,嫦娥因丈夫不忠,心生怨恨,為了報複後羿,吞食了仙藥,就此離家出走。

神話中嫦娥如何奔月(嫦娥為什麼奔月)6

上圖_ 月中蟾蜍

還有一個版本直接借鑒了篡奪夏朝的後羿與其妻純狐的曆史:後羿是遠古時期有窮國的國王,雖然勇武善射,但是性格殘暴,在國内實行暴政,搞得百姓怨聲載道,後羿恰好從王母娘娘那裡得到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藥,如果後羿長生不老的話,百姓就将永遠承受後羿的殘暴統治了,于是美麗善良的嫦娥為拯救百姓就偷偷把仙藥吃了,化作仙女飄向了月宮。

嫦娥奔月的故事還在續寫,源自人們對星辰的向往。千百年來不僅給文人墨客們帶來了題材和遐想,月兔、嫦娥已經成為了月亮的代名詞,同時也流傳給了我們用來團圓的中秋節。

文:博陵清河

參考文獻:《淮南子》《歸藏》《山海經》《史記·夏本紀》《史記》《楚辭·天問》《天問》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