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淯心 中國是否進入低欲望社會?低欲望社會的一個特征是人們慢慢失去了消費的欲望。9月2日,在第二屆有意思生活方式大會上,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稱,“對此我的答案是不盡然”,他認為中國正處于加速時代。
嚴飛多年研究轉型社會學、城市社會學等領域,是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曾提出“懸浮時代”的觀點,解釋了人在沒有根基的時代之中,身份迷失而帶來的無所适從。
嚴飛介紹,從2000年中國社會出現“倒丁”字型的形态,大部分人都處于社會的中下階層,但十年以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社會整體結構已經變成了“土”字型,很多社會中下層向上流動變成了城市的中産階層。城市中産階層以後必然會面臨更多的消費需求,在社會向上流動趨勢之下,中國沒有進入低欲望社會。
他介紹,加速時代顯著的特征是,人們一方面飽含着強烈的欲望,欲望讓人拼命向前,另一方面人們又對未來充滿着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加速飛奔向前以後,好比我們乘坐磁懸浮列車,這輛列車越開越快,慢慢脫離地面,浮在半空當中,這種不确定、不安全感導緻了懸浮人生”。
在加速時代,嚴飛認為,人們必須要學會如何去支配自己的消費欲望,“我們很容易陷入工作消費的循環,最後消費社會的窮人不再是失業者,而是有缺陷的消費者,也就是無法為滿足不斷更新的欲望而消費的人們”,也就是鮑曼所說的消費時代的“新窮人”。
那怎麼樣去支配自己的消費欲望?嚴飛提出“積極性消費”,他指出這代人最缺乏的是延遲滿足,“我們太習慣于追求在一個實體的物品上得到即時的滿足感和确定感,以為這樣可以打敗不确定時代所帶來的慌張、焦慮”,而積極性消費能夠獲得長期滿足感、價值認同感,能夠創造一段人與人之間溫暖的回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