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是哪九個,為何九子都不一樣?
所謂“龍生九子”,并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1.老大囚牛喜音樂,蹲立于琴頭;
老大囚牛的母親是一頭牛
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一些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而他的母親是一頭牛,所以龍的第一個兒子不像龍,而是更像牛。
2.老二睚眦(yázì)嗜殺喜鬥,刻镂于刀環、劍柄吞口;
老二睚眦的母親是一隻豺。
所以睚眦具有豺狼性格,而且恩仇必報,
所謂一飯之恩必償,睚眦之仇必報,就來源于這個物種。
3.老三嘲風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
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着龍脈的鳳;
老三嘲風的母親是一隻猞猁
猞猁生活在岩洞,而他的兒子嘲風也繼承了母親的特點,好險又好望,
它是一種瑞獸象征祥瑞,古代人常常把嘲風安放在建築物上比如台角上的走獸就是嘲風。
4.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四子蒲牢的母親是一條海蛇。
蒲牢是九個兒子中最像龍的一個,雖然蒲牢的母親是海蛇,但是他卻很害怕鲸魚,
每次遇到鲸魚蒲牢都會大聲喊叫,所以古人就把蒲牢刻畫在洪鐘上,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狀,這樣敲鐘聲音會更洪亮
5.五子狻猊(suānní)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随之吞煙吐霧
五子狻猊的母親是一頭獅子
據傳說龍在山林裡和獅子相遇,日久生情就生出了狻猊,狻猊形似獅,喜歡煙而且愛好坐着,狻猊一般出現在香爐上。
6.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xì)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六子赑屃的母親是一隻烏龜
赑屃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總是昂頭向前,四隻腳頑強的撐着,努力向前不停腳步,
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7.七子狴犴(bì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七子狴犴的母親是一頭老虎
老虎是叢林之王,老虎還代表正氣,而狴犴既是百姓的守護神,也是牢獄的象征,
古代的監獄門上就常常被畫着狴犴,而且虎頭鍘也是根據狴犴演變而來。
8.八子負屃(fù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八子負屃的母親是一隻青龍
負屃身似龍平生好文,石碑兩邊的文龍用的就是其形像。
我國碑碣的曆史久遠内容豐富,負屃十分愛好這充滿人類智慧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
9.老九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老九螭吻的母親是一條魚
老九螭吻龍頭魚身,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因其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