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末四大奇案都是哪四件

清末四大奇案都是哪四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1 12:56:00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史記·郦生陸賈列傳》

清朝末年,慈禧太後垂簾聽政,同治、光緒二帝形同傀儡。一時,民間奇案無數。其中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四大案影響最為深遠,可謂波及範圍特别廣,持續時間特别長,破壞性特别大,史稱清末四大奇案。

市井百姓們吃飯之時,時常談起這四大奇案,他們殊不知這世間流傳着的清末奇案除了上述四大案之外,還有一件奇案就和這“吃”有着莫大的關系,且被稱為第五大奇案。這是一件與宮保雞丁有關的案子,涉案雙方都是大有來頭的人物,一人是四川總督丁寶桢,另一人則是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左宗棠,這倆都是不好惹的主,二人都說這宮保雞丁是自己發明的,一直争論不休。

咱中國人一說到吃,估計這全世界還沒幾個國家有資格和咱比劃比劃的。

有一句俗話,這麼說的,“天上飛的飛機不吃,地上的四條腿的桌椅闆凳不吃,其他的啥都吃” 。

清末四大奇案都是哪四件(清末第五大奇案)1

從古至今,那有名的吃貨可謂數不勝數,前有蘇轼,後有乾隆,都是大吃貨。其實這兩人已經算的上是吃貨界的大咖了,但要和下面要提到的這位比起來,簡直就是九牛一毛。這位骨灰級吃貨著有一部專門介紹飲食和烹饪的巨著,叫做《随園食單》,在這部書裡詳細記述了中國古代從十四世紀到十八世紀流行的南北菜肴飯點共計326種,同時對各種美酒名茶也有介紹,該書是一部十足的中國飲食名著。為什麼書名叫《随園食單》呢,因為這個吃貨老年的時候自号随園老人,他的名字叫做袁枚。袁枚,是清朝乾隆嘉慶年的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清末四大奇案都是哪四件(清末第五大奇案)2

袁枚

清末四大奇案都是哪四件(清末第五大奇案)3

在《随園食單》這部書裡,雞丁是在羽族單裡,羽族單包含禽類及鳥類食材的加工。書裡對雞丁的加工方法是這樣描述的:

取雞脯子,切骰子小塊,入滾油炮炒之,用秋油、酒收起;加荸荠丁、筍丁、香蕈丁拌之,湯以黑色為佳。

翻譯過來大緻的意思是下面這樣的,把雞脯肉切成骰子形狀的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放到燒燙了油中爆炒,加上醬油、酒收味起鍋;再加荸荠丁、筍丁、香蕈丁拌一下,湯呈現黑色是為最好。

當然,雞丁的做法多種多樣,但要說用的最多的和名氣的大的肯定要數宮保雞丁。至于這宮保雞丁到底屬于那家菜系,一直以來,史家都争論不休,又說是川菜的,有說是魯菜的,也有說黔菜的。

還是接着聊這所謂的清末第五大奇案,宮保雞丁到底是誰發明的呢,目前,江湖上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丁寶桢發明的。

丁寶桢,鹹豐三年中了進士,這一年他33歲,從此踏上仕途,一路步步高升,就像做火箭一樣,一路官至山東巡撫、四川總督。其在山東為官期間,還一舉誅殺了人人痛恨的大太監安德海,此舉令朝野上下人人拍案叫絕。在山東任職期間,丁寶桢就讓自己的家廚制作“醬爆雞丁”一類的菜吃,覺得這鐘菜特别好吃。後來到了四川,每一次宴請客人的時候,為了盛情的款待客人,丁寶桢都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家廚拿出看家本領來,他讓家廚用花生米、幹辣椒和嫩雞丁和在一起下鍋爆炒,這樣炒出來的雞丁肉嫩味也美,整個就一個色香味俱全,很受客人們歡迎。在光緒二年(1876年)的時候,丁寶桢被光緒帝授予“太子少保”之銜,這官銜屬于“宮保”這一官銜的一種,因此人們也稱丁寶桢為“丁宮保”。“宮保”是明清兩代時期的一種榮譽官銜,包括太師、少師,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少師,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後來,“丁宮保”家的雞丁也被稱做"宮保雞丁"。

清末四大奇案都是哪四件(清末第五大奇案)4

說道這裡,左宗棠可能不高興了,因為左宗棠日常也喜歡吃雞丁,左宗棠家裡的廚子給他做的雞丁的做法是,把肌肉切成丁,再配上花生、木耳、筍丁等配料一起爆炒,因為左宗棠曾經加過“太少少保”銜,所以左宗棠家的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清末四大奇案都是哪四件(清末第五大奇案)5

今天,我們大衆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宮保雞丁”屬于川菜,起源是魯菜中的“醬爆雞丁”,後來被四川總督丁寶桢綜合魯菜中“醬爆雞丁”和黔菜中的“辣子雞丁”,改良發揚而形成了今天的“宮保雞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