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類克隆技術

人類克隆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07:54:17

如今是2020年,距離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已經過去了24年,但是現在似乎已經好久沒有關于克隆的大新聞發生了。這是因為克隆技術已經陷入了瓶頸,或是走到頭了?還是因為克隆技術早已進入克隆人類的階段,亦或克隆人早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隻不過由于項目的敏感性從而不為大衆所知?

實際上,克隆技術一直在發展,而且科學家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隻不過,克隆技術還遠沒到可以克隆人的程度。

從“克隆魚”到“克隆猴”

多莉并不是第一隻被克隆出來的動物。第一隻被克隆出來的動物是青蛙,由兩位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布裡格斯和托馬斯·金于1952年克隆出來。之後到了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通過把鯉魚的細胞核置換到鲫魚的卵細胞(卵細胞的細胞核會被提取出來)當中,培養出了世界上第一條克隆魚。

人類克隆技術(能克隆人類了嗎)1

之後到了1996年,多莉誕生了。雖然多莉不是第一隻被克隆出來的動物,但它是第一隻被克隆的哺乳動物。因為人類也是哺乳動物,這在科學史上意義非凡,所以它的名氣也就更大一些。随後,克隆技術一直在高速地發展,甚至已經開始應用到普通生活當中。例如,在2007年,韓國科學家以加拿大的優秀警犬為模闆,克隆出了天生就帶有較為優秀嗅覺的韓國海關緝毒犬。又如在2009年,科學家首次嘗試克隆已經滅絕的比利牛斯高地山羊,這種山羊于2000年1月滅絕。遺憾的是,比利牛斯高地山羊的克隆體隻存活了7分鐘,随後死于肺部缺陷。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隻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裡誕生了;同年的12月5日,在同樣的地方,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了。中中和華華是首次通過“核轉移”的克隆技術克隆而來的靈長類動物。核轉移的克隆技術也是當初應用于多莉的克隆技術,這種克隆技術可以簡單地分為3步:第一步,将要克隆的物種的卵細胞裡的細胞核提取出來;第二步,把要克隆的動物的體細胞核注入到已經沒有細胞核的卵細胞當中;第三步,把合成的細胞培養到一定程度,形成胚胎之後,再移入雌性動物的子宮當中,此時,整個克隆過程就完成了。

既然屬于靈長類的猕猴(中中和華華屬于猕猴)已經成功被克隆出來了,那麼,這是不是意味着,同樣屬于靈長類的人類是下一個即将被克隆的物種?

壽命正常與否,全看運氣

然而,人類可沒那麼容易被克隆出來,克隆其實是一項很艱難的科學挑戰。相信我們已經看到過不少成功克隆的新聞,但是科學家們克隆失敗的案例比成功的要多得多。而且,即使克隆成功了,克隆體的壽命一直是一個問題,克隆體經常會出現多病及早夭的情況。

在排除了實驗過程中對細胞造成的損害之後,科學家們起初認為這和DNA上的端粒有關。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端粒控制細胞分裂的周期,細胞每進行一次分裂端粒就會減少一點,當端粒用完之後,細胞就會凋亡。

人類克隆技術(能克隆人類了嗎)2

随着動物年齡的增長,動物細胞的分裂次數越來越多,該細胞内染色體的端粒也會越來越短。科學家們認為端粒的長短在某種程度上也控制着動物的壽命,動物的端粒越短,該動物活在世上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科學家們認為,克隆動物的壽命之所以普遍較短,那是因為它們都由短端粒的成年個體的體細胞核分裂而來。

但是,在多莉誕生的7年後,也就是2003年,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克隆出來的動物的細胞端粒會有3種情況:它們端粒的長度跟克隆母體相比,要麼更短、相等,或者是更長,而且這3種情況發生的概率相同。另外,端粒比母體還要長的克隆體的壽命并不比母體更長,其壽命最多隻有母體的95%(這些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端粒控制壽命的理論)。

綜上所述,這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技術,即使有人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暗地裡開始克隆人類,那麼他成功的概率可謂是極小。即使他成功了,那麼克隆人的壽命最高也就隻有母體的95%,而且這還得看運氣。

一直以來的倫理問題

有的人或許會想了,為什麼科學家克隆人類隻能偷偷地來,而不能正大光明地進行實驗?從多莉誕生之日起,關于克隆體的倫理問題也随之産生了,特别是關于人類克隆體的,因為根據目前所取得的克隆科學成就,我們自己就可以大膽地預測,人類對于自己的克隆成功與否隻是時間問題。

如果未來科學家們能成功克隆人類,那麼會發生什麼?首先是克隆人的身份問題。無論克隆人最後能不能算做“人”,都避免不了被去人性化和被物化的風險。如果克隆人算作“人”,鑒于克隆人跟正常人一樣,需要從嬰兒開始成長,那麼這就給了母體或者其他人操縱克隆人的機會,然後一些人會利用克隆人行不法之事,接下來再把一切責任推給克隆人就好,畢竟如果克隆人是“人”,那麼他就得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如果克隆人不算做“人”,那麼跟克隆人DNA相同的母體又算什麼?另外,克隆人算做其他東西的話,那麼克隆人可能會被用于栽贓嫁禍,戰争或者器官移植貨源,等等。一個能跟人那樣思考,并且有着跟母體一樣DNA的東西的“用處”可太多了。

而且,這還會産生“真假美猴王”的問題。如果一對夫婦由于某些原因,在他們自己的孩子剛剛出生、甚至還未出生時,就把孩子給克隆了,那麼将來當母體和克隆體的身份混淆時,母體該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其他人該怎麼分辨母體和克隆體?另外,由于母體的“人”的身份隻有一個,事情很可能會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即使是健康的克隆體都要面臨如此嚴峻的倫理問題,更不用說殘次的克隆體了,而這又引出另一個重要的倫理問題:克隆人該由誰來照顧?

動物的克隆實驗表明,克隆動物有較大的概率發生生理上的問題,例如多莉。綿羊的正常壽命為12年左右,而多莉隻活了7年,并患上了本該老年綿羊才有的進行性肺炎(不治之症)和關節炎。所以,如果克隆人在中年時期、甚至是幼兒時期就患上母體沒有的不治之症,那麼,誰該為他(她)的照顧責任負責?

照目前情況來看,克隆人類的弊遠大于利。與其寄望于來自于克隆體的第二次機會,人類倒不如好好珍惜自己如今的身體、社會和自然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