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江
“不要因為我們在做百貨就沒有信心,或者現在做超市我們覺得應該要去做便利店,把業态價值發揮到極緻,渠道價值最大化,依然有很好的上升空間。”

高書林 來源:2018聯商網大會
這是天虹董事長高書林在2018聯商網大會上說過的一句話。
盡管本意是想提升大家對百貨的信心,聽起來卻格外心酸。
1984年成立的天虹,是深圳最早的百貨品牌。

來源:新浪商業地産
成立九年(1993年),天虹便以銷售額2.8億、利潤總額3008萬、人均銷售53.6萬元進入"全國百家最大的零售商店",也成為深圳唯一入圍的零售企業。
2002年,在江西開出了第一家分店,正式開啟了跨區域連鎖之旅。
曾以一年新開超過10家百貨門店的速度,跻身全國規模最大、門店最多的連鎖百貨企業之列。
此後也是一直走在零售前沿。
由盛轉衰仿佛隻是在一夕之間,不知從哪時哪刻起,百貨業态迎來了命運的拐點,而到了2012年,很多事情已成了定局,比如說,電商迎來了春天,百貨走入了寒冬。
這一年,阿裡巴巴銷售額突破1000億,雙十一當天銷售額突破191億元。

來源:百度搜索
而很多傳統百貨卻沒能扛過衰退期的寒冬,關店成潮,百貨店内人流量首次呈現負增長。
後來高書林曾回憶說,“2012年春節第一個銷售高峰期起就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寒氣,銷售增長乏力,供應商訂貨謹慎,發展商再三延期交樓,新區域新店招商困難,電子商務的瘋狂促銷……都接二連三的觸痛着我們。”
2012年,甚至很多人認為“百貨業走到了末日”。
也就是在此生死攸關之際,天虹開始了它的轉型......
高書林稱,天虹從2012年籌謀轉型,2013年明确走上全渠道之路。
天虹後來的轉型也主要體現在全渠道、體驗式、供應鍊這三個方面。
線上 線下全渠道體驗
在電商的猛烈沖擊下,傳統百貨單一線下銷售的方式必然是行不通的,打通線上是大勢所趨,而天虹的合作方則是互聯網巨頭騰訊。

來源:百度搜索
2013年8月,天虹與騰訊合作開發了中國零售的第一個自定義服務号,騰訊為其提供技術支持,意在探索微信鍊接行業的方式。
除了對數字化的探索,天虹還堅定地邁出了多元化步伐,同年在深圳寶安開出了第一家購物中心。
到2014年,天虹又發展出了新業态,首家便利店“微喔”便是在深圳市南山區海印長城一期正式開業。
也是在這一年,天虹正式形成了線下“百貨 購物中心 便利店”,線上“網上天虹 微店 微信”的布局。
一年後,天虹會員人數就已超過了500萬個,微信服務号的粉絲也漲到了200萬。

來源:美團
2017年,天虹生活超市Sp@ce正式上線,與百貨結合也使Sp@ce店面成本約為普通超市的一半。
2018年4月天虹再次與騰訊合作,聯合打造了首家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門店。
目前已上線手機快速買單小程序、智慧停車小程序、百貨數字化企業微信&小程序導購、人臉識别自助收銀等。
而天虹的數字化會員人數已經達到1644萬,天虹 APP會員人數也達到了840萬。
也形成了百貨、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四大實體業态與天虹APP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多業态發展格局。

體驗式消費升級注重服務和差異化特色
對比敞亮、美觀、整齊的購物中心,傳統百貨髒、亂、差的布局,已經很難吸引到消費者進場了,自變求生,是百貨必須經曆的陣痛。
對于如何變,天虹顯然也有自己的看法。
高書林認為,百貨店的體驗式消費提升,關鍵是要把消費者作為一個人來看待,而不是作為一個購物者的經濟動物來看待。零售業是人文、人本的行業,而非完全功能式的,機械式的行業。
而天虹的做法就是,加強體驗式升級,增強門店的服務和差異化特色。
從此後開業的君尚3019和天虹Discovery也能看出天虹百貨在體驗業态上有了很大提升,主題性更強,也更加生活化了。
2016年12月開業的天虹君尚3019,引進了書吧、插花、繪畫、藍染、木藝、皮雕等大量體驗業态,還有大型的書吧、電影院、健身會所、餐飲等業态,在業态上面做出了改變。

而2017年由深南天虹升級來的天虹Discovery,外立面和中庭等空間都變的更有設計感,按照80後的生活方式以及日常需求形成了五大品類集合館和六個生活方式主題館,突出了主題特色。

五大品類集合管

六個主題生活方式 來源:搜狐網 海通證券研究所
而天虹購物中心打造的YES!街、兒童主題街區,也成為一大競争優勢。
深度聯營積極搭建自營平台強化供應鍊建設
幾年下來,天虹與品牌商、供應商形成了深度聯營,通過數據共享,使供應商品更貼合顧客需求,從而做到利益最大化。
同時也積極搭建自營平台,與品牌方合作,優化商品供應鍊渠道,為顧客帶來更多商品選擇。

來源:搜狐網 海通證券研究所
并且大力推進品類管理,進一步深耕國内外直采、自有品牌、服務性商品等戰略核心商品,既減少了中間環節,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又提高了産品質量。

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
2018年5月,天虹又邁出了供應鍊改革最為重要的一步,推出供應鍊合作平台1.0版本。

來源:聯商網
在這個平台上,整個接洽、審核、合同簽訂、引進上架周期縮短到2周内,效率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2019年又推出了升級版本2.0,實現了全國天虹超市品類需求展示功能,進一步優化與供應商的合作,加強了供應服務。
僅從營收,也能看出天虹這幾年的轉型無疑是成功的。
2016年營業總收入達到了172.7億,2017年則增長為185.4億,2018年也是持續增長,達191.4億,呈現逐年上漲趨勢,并且營業利潤也是在逐年增加。

來源:企查查
2019年發布的第三季度财報也顯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5%,持續上升。

來源:天虹股份
轉型成功背後,百貨仍成隐憂
盡管近幾年營收都在增長,但天虹的百貨業态似乎仍然處于一種尴尬局面。
根據天虹股份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明顯能看出,百貨的營收和利潤總額同比處于負增長,購物中心的營收同比也是處于負增長。

來源:天虹股份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
不僅營收不理想,很多消費者對其評價也不怎樣。天虹商場的槽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品牌是硬傷。一般而言,我們逛商場更多的是在逛品牌,如果品牌夠吸引人,自然會聚集人氣。

然而就筆者曾經逛過的君尚3019而言,裡面的品牌大部分聽都沒聽過,就認得阿迪達斯、耐克、星巴克、奈雪的茶等幾個品牌。

缺乏快時尚、奢侈品牌、美妝等聚集人氣的品牌,人流一般也就不奇怪了。
2.人流量少。品牌不吸引人,來逛的人就會少很多,更不用說在購物中心紮堆的深圳,沒有什麼優勢隻會更難,人也隻會更少。
但人少也并不是全無優點,勝在清淨。至少筆者對君尚3019的感受也如下面的網友一樣,确實比較适合喜歡安靜的人。

3.服務态度差。這一點是筆者沒有想到的,畢竟天虹曾以不賣假貨而出名,最是注重服務,現在卻頻頻被顧客抱怨服務不行,落差也是很大。

在很多人眼裡,天虹早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甚至不少人對2019年12月底天虹租賃九方購物中心經營的做法也不看好。

來源:珠三角商業地産
在轉型這條路上,天虹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但似乎仍然沒能阻止大衆對百貨失去信心,自身的不利印象也沒能得到很好的轉變。
2019年上半年,高書林公開談到天虹的目标,“要成為百年老店,不能死亡”。
在這條成為百年老店的路上,天虹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然而它的戰友卻越來越少。
2018年歲寶百貨與盒馬科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将深圳12家歲寶百貨租給了盒馬改造成盒馬鮮生超市。

來源:百度搜索
2019年西安本土三大百貨巨頭最後的幸存者世紀金花,也被曲江系接手了。

來源:百度搜索
近幾年天虹百貨也是在頻頻關店,旗下的高端百貨品牌君尚也隻剩下君尚3019、君尚東莞店和君尚惠州店3家。

來源:天虹官網
百貨寒冬期結束似乎還遙遙無望。
也許,天虹的求生記,仍沒有結束!
你對天虹有什麼看法?
你認為天虹能成為百年老店嗎?
歡迎留言評論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