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生育輔助治療有補助嗎

生育輔助治療有補助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5:58

全國第一個将輔助生殖項目納入甲類醫保的城市落地于北京。

2月21日,北京市醫保局、市衛健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宣布,對63項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規範調整,統一定價,其中包括體外受精、胚胎培育等53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宮腔内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更是被納入醫保甲類報銷範圍,即這16項費用可以全額報銷。

“這個政策是很有價值的。至于廣州是否會跟進,我覺得應該還要根據廣州醫保的結餘情況來綜合考量。”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向奧一記者表示。

輔助生殖費用高昂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在廣州工作的小丹(化名)今年30歲,和丈夫已經自然備孕了一年多,但仍未有懷孕的消息。“備孕前的檢查顯示我患有巧囊和子宮息肉,經過一年努力無效,我們就決定做人工授精。”小丹告訴奧一記者,目前他們嘗試人工授精已有半年時間,每個月接受一次治療,除了首次治療包含男女雙方的常規檢查費用,需要花費7000-8000元,往後每次治療費用都在3000-4000元之間。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生殖健康與不孕症科主任張曦倩副主任醫師告訴奧一記者,輔助生殖是指運用醫學技術和方法對配子(精子或卵子)、受精卵、胚胎進行人工操作,以達到受孕目的的技術。“目前輔助生殖涉及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即試管嬰兒)以及各種衍生技術。”據介紹,衍生技術包括植入遺傳學診斷(俗稱第三代試管嬰兒)、生育力保存技術(包括冷凍卵子、精子、卵巢組織、睾丸組織等)、卵母細胞體外成熟等。

張曦倩介紹,以人工授精為例,完整的一次療程是指由月經周期的初期開始,到排卵前後進行人工授精手術,再到驗孕。如此一次完整療程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人工授精每個周期的妊娠成功率大概是16%-18%,比自然妊娠的成功率略高。一般推薦患者可以進行3-6個周期的人工授精助孕,因為适當的療程疊加可以使得妊娠率增加。”張曦倩表示,根據統計,人工授精懷孕率最高在前3-4個周期。每個周期的費用大概3000元左右。

根據北京市醫保局消息,将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範圍,基本涵蓋了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開展輔助生殖的常用技術,政策從2022年3月26日起實施。“若以試管嬰兒來說,該醫保政策落地後,從實驗室的胚胎培養到胚胎移植這個周期的治療大約将節省10000元到14000元不等。” 張曦倩表示。

生育輔助治療有補助嗎(每6對夫婦就有1對生育困難)1

圖源:北京市醫療保障局

我國每六對夫妻就有一對存在生育困難

根據中國人口協會此前發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患者近5000萬,占育齡人口的12.5%~15%。據張曦倩主任統計,本醫院生殖中心從2016年1月開放二胎開始,35歲以下女性不孕患者大約占73.8%,妊娠率大概是63.7%;40歲以上的女性不孕患者大約有9.12%,妊娠成功率大概是25.3%。

雖然國内擁有數量龐大的不孕不育患者群體,但輔助生殖行業的滲透率卻很低。據測算,2016年,國内IVF滲透率僅為10.2%,遠低于日本同期的56.1%。

廣州市一家生殖醫院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國内試管嬰兒單個周期成功率50%-60%,3個周期累積成功率大于80%。試管嬰兒平均周期為2.5次/每人才能成功。據透露,第一代、第二代試管嬰兒,公立醫院一個周期的價格為3萬-4萬元,私立醫院根據服務差異在4萬-9萬元不等。第三代試管嬰兒的費用更高一些,平均一個周期價格6萬-8萬元不等。

“因輔助生殖大部分項目均為自費,曾有不孕不育家庭攢夠一周期的費用做試管嬰兒失敗,再打工一年攢錢,第二年再繼續嘗試的情況;也有男方染色體異常,進行第三代試管嬰兒,移植兩次均失敗,花費十餘萬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的情況。”上述行業人士分析,高昂的費用或許是導緻國内輔助生殖行業滲透率低的一大原因。

在今年的“廣州兩會”上,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就建議,精準化制定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将不孕不育治療、輔助生殖醫學檢查、治療等相關費用按比例納入醫保範疇。

曹志偉告訴奧一記者,2021年5月實施全面“三孩”政策後,他通過調研,結合過往提案建議的基礎,提出精準化制定“三孩”配套支持政策的提案。他指出,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我國每六對夫妻就有一對存在生育困難,輔助生殖費用高昂且沒納入醫保要全部自費。“不孕不育症及輔助生殖技術,不屬于疾病治療的範疇,費用高昂且沒納入醫保要全部自費,讓很多想生的夫婦望而卻步。”曹志偉認為想要促進“三孩”政策的順利實行,解決育齡人群生育困難是促進“三孩”政策落實的關鍵舉措。曹志偉表示,北京出台這個政策解決了核心的一些費用負擔,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不孕不育夫婦的經濟壓力。

“目前廣州市已安排市衛健委牽頭負責辦理我的提案,因此,我建議廣州也可在北京探索的基礎上,盡快出台相關政策,為育齡人群減輕經濟負擔,這也是群衆的呼聲、大勢所趨。”曹志偉表示。

輔助生殖市場有望突破千億

我國作為輔助生殖的新興市場,近年來維持較高的增速。根據沙利文的數據,到2023年,我國不孕不育的人群占比将達到18.2%,輔助生殖的需求在進一步提升。根據開源證券研究所推算,2018-2023年的年複合率為9.64%,至2023年,輔助生殖市場規模有望增加到400億元,長期有望突破千億。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因為我國輔助生殖行業審批嚴格,牌照壁壘高。因此,目前而言,我國輔助生殖服務機構數量較少,整體市場較為分散,市場集中度低。

近年來,我國針對輔助生殖行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其中2015年出台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配置規劃指導原則(2015版)》中特别提到“每300萬人口設置一機構”原則,該政策的出台推動輔助生殖機構數量在2012-2016年之間快速增長。根據國家婦幼健康司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總計536家。奧一記者從天眼查APP查詢發現,目前國内有137家産品标簽為“輔助生殖”的企業。

生育輔助治療有補助嗎(每6對夫婦就有1對生育困難)2

以有輔助生殖“第一股”之稱的錦欣生殖為例,2017年至2020年,錦欣生殖的毛利率分别為45.6%、44.8%、49.5%和39.7%,雖受疫情影響有所降低,但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毛利率也高達42.27%。據不完全統計,行業内包括女娲生命、東蘊醫療、星博生物、韋拓生物、拜爾洛克、瑞柏生物等獲得融資或被收購,2021年全年融資額接近40億元。

可以看到,自北京首次嘗試“輔助生殖入醫保”,輔助生殖技術服務從此從“無醫可保”邁入“醫保支付”的時代。随着輔助生殖技術的日臻成熟、以及國家對行業的政策支持,輔助生殖行業即将全面迎來戰略機遇期。奧一新聞将持續關注輔助生殖行業動态。

奧一新聞記者 林詩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