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材料類專業就業方向前景

材料類專業就業方向前景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2 09:24:17

基礎學科 就業穩定

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材料、能源、信息是構成社會文明和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先導。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屬于基礎性學科,從民生制造到航天工程,無不與之有關聯。

材料無處不在

大千世界中的材料無所不包、無處不在。吃、穿、住、行,每個人每天會碰到諸如金屬、橡膠、磁性、光電等衆多材料,小到一根針、一張紙、一個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醫療器械、工程建築、信息通訊、航天航空,處處都有材料科學的身影。

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一個涉及材料學、工程學和化學等方面的較寬口徑專業。該專業以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為基礎,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結構、加工工藝與其性能和應用。事實上,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創造材料的曆史,材料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也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材料類專業就業方向前景(材料類專業最全解析)1

專業解析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研究各類材料的組成及結構,制備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學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環境影響及保護,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和制約規律,并研究材料與構件的生産過程及其技術,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經濟價值的材料及構件的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屬于工學門類的一級學科,它主要研究材料的組成結構、合成加工、基本性質及使役性能等要素和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規律,并研究材料的生産過程及其技術。根據材料的組成形式,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根據材料的性能特征,又可分為以力學性能為應用基礎的結構材料和以物理及化學性能為應用基礎的功能材料。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以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基礎科學為基礎,以加工制造等工程學科為服務和支撐對象,是一個理工結合、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其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應用科學以及工程學。材料科學與其他工程學科的結合發展和相互豐富,充實了人們對自然科學的認識,推動和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材料類專業包括以下8個基本專業和6個特設專業

0804材料類(基本專業)

080401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402材料物理(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403材料化學(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80404冶金工程

080405金屬材料工程

080406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080407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080408複合材料與工程

0804材料類(特設專業)

080409T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410T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080411T焊接技術與工程

080412T功能材料

080413T納米材料與技術

080414T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材料學是研究材料組成、結構、工藝、性質和使用性能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為材料設計、制造、工藝優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材料專業主要課程有:

(1)工科的基礎課——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線性代數等;

(2)專業基礎課——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

(3)專業課——材料研究方法、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等。

學科建設:各具特色,百花齊放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範疇的廣泛,決定了各校研究方向的多樣性。

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材料學傾向于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擁有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擁有先進的現代材料制備平台和分析測試平台,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與核燃料循環與材料二級學科的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在校研究生超過本科生,博士和博士後人數之和超過碩士研究生。全系33名教授中有兩院院士5人。

北科大被譽為“材料領域的航空母艦”,在曆次全國權威學科評比中穩居前二三名。學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曆史可追溯到建校初期,是我國最早的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設有博士後流動站。該校師資雄厚,彙聚了衆多材料領域名師,有3位科學院院士,1位工程院院士,136位博士生導師,189位碩士生導師。強大的師資陣容為科研和教學提供了堅強後盾。

北科每年招收材料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達600餘人、博士研究生200餘人。新招研究生人數是本科招生的1.5倍。“量大面廣,貼近産業”是北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點。學校不但設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還設立了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側重研究技術成果的現實轉化。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喬利傑教授介紹,傳統材料研究是學院特色,功能材料研究也發展較快。學院在鋼鐵、陶瓷、粉末等領域均有突出優勢,磁性材料科研是強項,金剛薄膜材料在全國最好,對材料性能服役行為的研究如環境适應性、壽命、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在高校中是獨一無二的,從海南島到新疆,從四川到黑龍江,遍布着研究院腐蝕領域的科研站點。顯示材料、有機光電等領域研究發展很快。學院具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彙聚了業内名師的材料名師講壇在這個“五一”節前已經做到了53講。

北航的材料學具有“空天信”一體的特點,形成了輕合金結構材料及激光制備、先進樹脂基複合材料、先進高溫結構材料與塗層技術、特種功能材料及器件、失效分析與預測預防等具有明顯優勢的航空航天特色研究方向。該校朱立群教授說,學院注重航空航天和信息科學領域科研的融合。輕質材料研究屬高端領域,因為空間環境複雜,如高溫高濕,對材料性能、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材料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已與國際接軌,與國外多所著名高校、一流研究機構和世界級跨國公司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系。本科教學實行中外“3 2”聯合培養,研究生每年有很多與國外交流學習的機會,融入國際最前沿的科技,逐步向材料、器件一體化發展。“學院給人的印象是國防特色,其實,這隻是其中一部分,大量的學生是面向民用領域的。”他說。

學院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群鵬教授和徐惠彬教授等教授為代表的一流師資隊伍,擁有教授37名、博導34名、副教授32名,有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徐惠彬院士的科研項目寬溫域與耐腐蝕巨磁緻伸縮材料及其應用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形成了“超常服役環境金屬智能材料”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群體、“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學與技術”和“高性能金屬材料激光制備與成型”教育部創新團隊、“先進高溫材料與塗層技術”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學院每位博士研究生導師平均帶一個碩士生和一個博士生。

北工大的材料學院則注重材料與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形成了以環境友好為主導的多門類材料專業人才培養、科研和技術開發特色。學院現有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材料學國家重點學科,擁有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生态環境材料及其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材料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基地等。學院踐行“産學融合、協同創新”的方針對學生進行培養,以服務社會為主,“研究出來的東西能用,是對研究生培養的新要求”汪浩教授解釋說。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也都是材料領域的名校,形成了各自的方向和特色。

材料類專業就業方向前景(材料類專業最全解析)2

就業方向

就業率比較穩定

據陽光高考平台數據顯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在1.2萬人-1.4萬人。就業保持穩定,連續三年就業率區間一直處于90%-95%之間。業内人士表示,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一個基礎性學科,應用廣泛,在工科專業中就業率不算最高,但是還是比較穩定的。

以北京化工大學為例,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2屆畢業生總就業率為100%,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多在京、津、滬及各省會和沿海發達城市,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廣東、山東、上海、天津、北京。就業方向:國有企業比例為50.15%,三資企業為22.12%,機關事業單位為7.3%。其中去往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人數較多,比例為25.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可以達100%。

上海交通大學該專業近年來在傳統學科中脫穎而出,本科生就業率一直處于99%左右。

專業覆蓋面廣

随着人類進入新世紀和科學的發展,無論是工業領域、建築領域、醫用領域還是航空領域,材料學都面臨着技術突破和重大産業發展機遇。同時以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光電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為代表的新材料技術創新也顯得異常活躍。很多日用化工類、機械加工類、石油化工、鋼鐵制造類企業都需要材料及相關工程方面的人才。

學生畢業後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複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學纖維、新型建築裝飾材料、現代噴塗與包裝材料、陶瓷、水泥、家用電器、電子電氣、汽車廠、鋼鐵企業、石油化工、制造企業、航天航空等企業從事設計、新産品開發、生産管理、市場經營及貿易部門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還可以到政府部門從事行政管理、質量監督等工作。

本科生除了就業以外,另一個主要去向就是讀研或深造。可以說讀研率高是材料類專業的一大特點。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的知識也是全面的、基礎性的,以便為将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如果想要在某一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和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學習深造。從很多企業招聘的學曆要求和給予的待遇就能看得出,高學曆畢業生在就業環境和工資待遇等方面明顯優于本科畢業生。因此,畢業生考研和繼續深造的比例很大。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讀研和出國的比例就達到了67%;北京化工大學近三年來該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考研率為41%左右,2012年出國人數占總畢業生數的13.56%;天津大學該專業本科畢業生讀研深造率在50%左右,5%同學選擇出國深造,随着國際合作的加強,這一數據也在逐年遞增;上海交通大學近年來該專業優秀本科生選擇繼續研究生教育比例也增長明顯,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的比例超過50%。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畢業後可在商貿、經貿、商檢、旅遊、銀行等部門從事珠寶首飾和材料工藝的商貿、鑒定、加工制作、質量監督和檢驗、生産管理、科技開發工作。

金屬材料工程畢業後可在冶金、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金屬材料及複合材料制備、金屬材料成型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産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冶金工程畢業後可從事冶金技術及其理論、冶煉過程及控制、冶煉工藝及裝備設計、生産技術改進、冶煉成品性能改進和檢測及冶金企業管理等工作。

焊接技術與工程畢業後可面向機械制造,船舶制造等行業,大、中型企業,從事自動焊接、半自動焊接技術操作與施工,工藝規程制定,産品質量檢驗,現場生産管理與技術管理等工作。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畢業後可在各種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改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材料科學與工程畢業後可在各種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改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畢業後可到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電子信息、能源、計算機制造、通訊器材、生物醫用設備、建材、家電企事業單位、研究院所和高校從事研發、産品設計、管理等工作。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畢業後可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材料的制備、材料成型與加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産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複合材料與工程畢業後可在與複合材料相關的汽車、建築、電機、電子、航空航天、國防軍工、輕工、化工等有關企業和公司從事設計、研發、分析、生産、測試、營銷、管理等工作。

生物功能材料畢業後可在生物材料的制備、改性、加工成型及應用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設計、生産及經營管理,在研究院所、設計院、大專院校和企事業單位工作。

稀土工程培養從事稀土材料,稀土冶金,工程設計和科技創新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後可從事稀土材料,稀土冶金,工程設計和科技創新。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畢業後可從事粉體材料加工制備、粉末冶金、硬質合金與超硬材料、陶瓷材料、新型電工電子材料、納米材料和複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産、開發、教學、管理工作。

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培養在再生資源領域中從事生産和管理的高級技術工程及從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開發研究和設計的高層次人才,畢業後可從事生産和管理的高級技術工程。

材料類專業就業方向前景(材料類專業最全解析)3

報考指南

看準方向選學校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蓬勃發展,很多工科和綜合院校均開設了這個專業。目前,全國有150餘所高校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各大學的專業方向和培養側重點各有不同。專業方向的選擇可能直接影響未來的就業,考生在考慮院校時,最好對學校特色和專業方向有所了解,看準目标比較清楚後,再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學校和專業。

國内一些著名的高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如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中南大學、東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這些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都在2012年教育部全國學科評估中排名前20名。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全國最早進行“材料科學大類人才培養”改革試點的專業,按一級學科寬口徑培養人才。該專業擁有與國際接軌的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與之相适應的“公共基礎 學科大類平台課 專業方向課”的課程體系,高年級後按金屬與陶瓷材料、特種功能材料與器件、高分子及複合材料、材料加工工程與自動化、腐蝕與保護等五個培養方向。

北京科技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是首批國家重點學科,設有三個本科專業,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按一級學科統一招生,兩年後由學生自主選擇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學與工程七個專業方向之一進行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卓越計劃)的培養重點在材料加工工程,該學科在全國金屬壓力加工行業中有重要的影響。

中南大學該專業在京按材料類招生,該大類涵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類專業複合材料方向,主要培養學生具備航空航天領域輕質高強耐高溫新型複合材料的應用和研究能力。

材料類專業就業方向前景(材料類專業最全解析)4

什麼樣的學生不适合?

材料專業研究的主要是材料的成分、結構、加工工藝與其性能等方面,而構成材料性能結構的因素主要就其化學結構。從該專業所學的課程就能看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其專業課程很多都是與化學相關的。可以說,化學是研究材料性能的基礎,材料的進一步加工、改性、塑性等都離不開化學和物理學的基礎。所以,考生在報考該專業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實際情況來選擇,喜歡化學、物理的學生學習起來應該會“如魚得水”。

另外,材料類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800度的考生不宜就讀材料類專業。患有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不能錄取的專業中就包括材料類中的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另外,患有色覺異常Ⅱ度(俗稱色盲)不能錄取的專業中除了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外,還包括了材料類中的材料物理、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等專業。

這裡所說的隻是總體情況,各校的要求不同,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注意查看各院校招生章程或咨詢該校招辦,以免發生誤選、錯漏的情況。

教育部最新排名!

2017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

材料類專業就業方向前景(材料類專業最全解析)5

材料類專業就業方向前景(材料類專業最全解析)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