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課程

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課程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1 04:38:04

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課程(對課程充滿期待)1

■8月31日,滄聯小學的同學集合,準備前往菜園除草。

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課程(對課程充滿期待)2

■同學們認真打掃教室,幹勁十足。

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課程(對課程充滿期待)3

■同學們仔仔細細地擦拭包幹區桌椅,不放過一點灰塵。

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課程(對課程充滿期待)4

■同學們齊心協力拔除雜草,清理田地,以便播種。

一掃獲取 更多教育資訊

本學期起勞動課成為獨立課程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廣州不少中小學已形成完整的勞動教育特色課程,因地制宜地安排勞動課程内容。然而,勞動課程在實踐中也存在缺乏專職教師、課程不連貫等問題。家長表示,對勞動教育期望值較高,希望學校能确保勞動課時和質量,不僅讓孩子學習勞動技能,更要學會熱愛生活。

■新快報記者 鄧善雯

實習生 梁幸琳 文/圖

政策

勞動課程

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

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标準(2022年版)》,明确今秋開學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根據要求,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應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産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确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用于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

勞動課程内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幹項目組成。其中“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生産勞動”包括農業生産勞動、傳統工藝制作、工業生産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兩個任務群。評價方式以教師評價為主,鼓勵學生、其他學科教師、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

落地

部分學校已有完整課程體系

秋風起,泥土香,廣州市黃埔區滄聯小學的菜園裡熱鬧非常。“同學們,拔草時蹲下去一點,才能更好出力。”老師站在園圃中親自示範拔草動作,孩子趕緊學着一拔,啪!隻拔掉了草尖尖,自己還連連後退好幾步,惹得大家笑成一團,小小的菜園充滿歡聲笑語。這是滄聯小學 “百香”特色勞動教育課之“土香”課程,也是今年秋季學期的開學第一課。

“我們先把這些雜草除掉,把這裡的落葉全撿幹淨,再把土松一松,澆點水,這樣将來種菜才能長得更好。”六年級的思瀚同學忙得滿頭大汗,但仍熱情地向記者介紹當日的工作。隻見同學們戴上農用手套,扛着輕型多功能鋤,跟随老師的指引,有序進入菜園。經過一個假期的空置,校園小菜園已經雜草叢生,根淺的草用手拔,根深的草用鋤頭掘,因為此前在課堂中習得的技巧,這份工作對學生們來說并不困難。

記者了解到,每個班級都能在菜園中分得田地,由班級負責日常的種植和打理。學生們通常會在地裡種上茄子、黃瓜、秋葵等作物。每年的11月,學校會舉行盛大的“收獲節”,家長代表會來到校園與師生一起采摘果實、品嘗果實、評選優秀勞動小組,共享勞有所獲的喜悅。

六年級的穎兒同學告訴記者:“在勞動課上,我學習到了勞動是光榮的,每一粒糧食種出來都是很不容易。因為種植時我們經常會遇到菜被蟲子咬了,或沒有及時澆水逐漸枯死了(的情況)。上了勞動課之後,我們懂得了要更加珍惜食物這個道理。”

滄聯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勞動教育負責人劉思敏告訴新快報記者,學校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綜合實踐、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并命名為“百香”課程,細分為書香、土香、布香、墨香、泥香、酒香等6個主題,同學們參與種植、陶藝、紮染、書法、釀酒等傳統手工勞作和藝術活動,每個年級按梯度設置課程内容。憑借這一特色課程,滄聯小學在2021年獲得了“廣東省勞動教育特色學校”的稱号。

為了讓學生們更喜歡勞動,更投入到勞動課程中,學校一直在進行課程的開發和延伸。“比如紮染課上學生們染出來的布,我們會進行延伸,教他們制作成環保布袋、香囊、手帕等;學校裡種植出來的中草藥,我們會制作成薄荷膏。”劉思敏介紹說。據介紹,滄聯小學的全體科任老師都參與到了課程的開發與授課中。“我覺得勞動教育讓孩子親身去實踐、去經曆,他們便會更珍惜自己所獲得的東西;還能發揮每位同學的特長和個性,有的孩子就是在勞動教育課中發現了自己的愛好所在,并确立了長遠的目标。”劉思敏說。

難點

缺乏專業老師 實踐空間不夠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出生不久”的勞動教育課程面臨一些難點。有學校老師表示,“缺乏專職的勞動教師”是其中一個難點,如果是語文老師、數學老師來負責授課,不時會出現把勞動課時挪用為語文課、數學課的現象,老師之間并沒有達成重視勞動教育的共識。“缺乏專職教師還會導緻課程開設缺乏連貫性,因為每個學年負責老師都會換,一些按年級梯度開設的課程就會難以銜接,也很難深入下去。”該老師補充說。

還有的學校校園面積較小,缺乏開展勞動教育實踐的空間。近日,在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舉辦的“優化勞動項目教學 發展學生勞動素養”為主題的南方教研大講堂活動中,廣州市教研院課程教材發展研究所所長鄒立波建議,中小學可以科學利用學校綠化帶、樓頂空地等場地打造校園小農田勞動實踐基地,開發農耕勞動項目。

●家長說

希望通過勞動教育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

得知勞動教育課将成為中小學一門獨立的課程,家住廣州市天河區的許女士十分贊成。許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尚在低年級,在上一學期的後半段學校便已經開設勞動課,“老師會播放一些做菜、收納衣服、整理床鋪的視頻。課後會讓孩子回家‘做作業’,比如炒一道菜、整理床鋪等”。在許女士看來,孩子認為勞動課是“好玩”的,很有趣,孩子回家後也會學炒菜、拖地,對勞動的熱情明顯提高。“我認為勞動課挺好的,讓孩子學習之外也多體驗生活,提升自理能力,在勞動中感受勞作的艱辛,以及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充實感和成就感。”許女士期望在新學期開始後,學校能保證勞動課的課時和質量,讓孩子們真正參與到勞動中。

廣州市番禺區高年級學生的家長黃女士則表示,因為期望孩子識五谷、愛勞動、懂生活,所以對學校勞動教育期望比較高。她說:“期望勞動教育能符合孩子每個階段發展的規律,能讓孩子更加熱愛勞動。”她還希望孩子通過勞動教育不僅掌握勞動的技能,還能收獲一顆更熱愛生活的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