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行情每況日下,曾經叱咤風雲的手機品牌,也驟然揮揮手告别離去。如果說哪兩家手機品牌最讓我印象深刻,我個人覺得自然是酷派和360。
倒下的手機品牌不夠多嗎?為什麼是酷派和360作為例子呢?
首先,倒下的手機品牌确實很多,什麼HTC、黑莓等等,但是筆者之所以單獨挑酷派和360來說,第一原因是他們都是本土手機品牌,同時産品方向也是驚人相似,他們兩家手機業務的事迹,最具有參考價值。
很多人認為,國産手機就應該打價格戰,就應該走性價比路線。這句話,早期說還沒錯,但是到了2020年的今天,已經完全不适用了。酷派就不用說了,早在大神F1的時候,就以千元八核手機刷新國産手機格局,當時很多年輕人都是将它視為換機首選。
而360手機,早期曾和華為推出過“閃耀手機”、和夏新推出過N820特供機,更與TCL、海爾等知名企業合作,都推出過性價比高、售價低廉的特供機,在後期更是自己直接涉足手機行業,推出N系列機型,性價比同樣十分出衆。
總之,兩家手機品牌都是主打性價比,并且之後也有過深度的合作,也一起推出過新品。最終,兩家企業還是停止開展手機業務,揮揮手告别手機市場。
說個真實的經曆。筆者曾受邀參加過某家手機品牌發布會,也有幸接觸到了這家企業的CEO,跟他交流過一番,他一直發自肺腑的跟我說:做手機真的不掙錢,交個朋友而已。
說實話,做手機,可能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光鮮亮麗。元器件成本不斷升高,消費者換機欲望很低,市場持續萎靡,如果是自建工廠的手機品牌,還需要養活很多工人,并且開發UI、OS的用人成本很貴,而國産手機卻依然無休止的打價格戰,造成了企業利潤難以維持巨大運營支出,所以才會出現手機企業不斷的倒閉,不斷的破産,不斷的退市。
酷派、360敗走手機市場,都警示着我們一個道理。走性價比路線是行不通的,或許以前行得通,在2020年還是那麼莽,最終注定失敗,最後有可能反噬消費環境,或許有可能造成用戶剛購買新機,不久之後品牌售後就倒閉,新買的手機就失去了保障。
廢話那麼多,我隻想告訴大家一點。一分錢一分貨,我們作為普通大衆,理性看待手機廠商提價的行為,并且着重去了解産品本身的實際體驗結果,不鼓勵手機廠商開啟價格戰。
我認為,堅持創新、堅持提高手機質量,才是真正長期發展的王道,每天關注這個榜,那個分,是不是有點太過于舍本逐末了呢?一部手機好用或是不好用,取決于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手機廠商有利潤了,自然會下重本去提升手機品質,手機性能、亦或者是系統新功能的研發。
總之,什麼低價、性價比,完全是行不通的路線,我們應該鼓勵創新,鼓勵長期發展戰略,讓我們本土手機企業,走向世界,成為老外眼中的“真香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