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經和大家分享過9個模型,這篇文章會繼續和大家分享2個模型。
模型10:4P營銷理論
适用場景:商業模式 理論來源:菲利普·科特勒
營銷以産品(Product)為核心,消費者購買的是産品的使用價值。這個産品應該賣多少錢(價格 Price)?在哪裡賣?(渠道 Place)用什麼樣的促銷/推廣(Promotion)方式,以此構成營銷的閉環。
産品:根據已客觀顯形存在的市場需求開發和生産優質的産品,強調企業的研發能力、生産技術、生産環境、生産規模。
價格:根據生産成本和一般行業規律定價,為了取得競争優勢,用技術優勢、規模生産和控制人力資本等方式降低生産運營成本。
渠道:根據現存的行業渠道中擇優選擇流通運營能力強的渠道運營商,以個人關系,利益比較獲取渠道的支持,達到産品銷售的目的。
促銷:通過媒體宣傳,讓消費者認知産品,用贈物的形式通過客觀利益驅動讓消費者優先選擇産品。
模型11.4C營銷理論
适用場景:商業模式 理論來源:1990年 美國學者羅伯特·勞特朋
随着競争的不斷加劇,當産品供過于求時,企業應該從産品本位轉移到消費者本位。
即從産品(Production)向顧客(Consumer)轉變,價格(Price)向成本(Cost)轉變,分銷渠道(Place)向便利(Convenience)轉變,促銷(Promotion)向溝通(Communication)轉變。
企業首先要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生産出讓顧客滿意的産品,同時降低消費者購買成本。在消費者獲取産品時,還要考慮到消費者購買的便利性,而不是從企業的層面考慮分銷渠道,最後還要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有效的溝通,并注重消費者的反饋。
4P和4C的關系:
4P是營銷的初級理論基礎,4C則是4P的理論升華!
4P是主觀站在企業本身的角度分析市場營銷活動,思考的是産品賣到消費者手中的物理過程!4P的時代關注産品本身質量的時代,是生産企業比拼産品品質之間差異化優勢的時代,是産品市場客觀存在的時代,是消費者的客觀需求無法充分滿足的時代!是消費者隻比較産品質量的時代,是企業根據産品找客戶的時代。
4C理論是客觀地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分析市場營銷活動,思考的是發現和創造消費者需求并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心理過程!4C的時代是關注消費滿意度的時代,是企業比拼服務和給消費者更多附加值的時代,是需要發現消費者潛在性需求的四大,是開發消費者需求并去滿足需求開發産品的時代。
4P是以産品為基點研究、開展營銷活動。是先有産品,再根據産品找顧客,不斷挖掘産品本身的特點提高競争力!信奉的是“沒有賣不出去的産品,隻有賣不出去産品的人”。4C是以顧客的需求和潛在的需求開展營銷活動。是先尋找和挖掘顧客需求,在通過産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第一要素。以服務水平提高競争力!思考順序相對4P來說是逆向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