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蓄熱系統

蓄熱系統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27 18:03:11

前段時間聽朋友說到,“蓄熱電鍋爐”是一種能夠将電能轉化為熱能儲存,用于向熱用戶采暖或作為其他熱能應用的設備,其結構較為簡單,熱效率卻能達到95%左右。通過蓄熱調峰可以減輕火電機組采暖負荷,提高風力發電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由于風電場"棄風"限電導緻的大規模能源損失問題。是國家能源政策積極推廣的導向。我們查了些資料,簡單做些了解,歡迎批評指正。

電蓄熱系統原理:

電蓄熱系統原理是在夜間用電低谷期間将電能轉化成熱能,并以顯熱或潛熱的形式将它儲藏起來,在用電高峰期将儲藏的熱量釋放出來滿足采暖或生活熱水的需要,以達到轉移尖峰電力、節省電費、減輕電力負荷和降低設備容量的需要。

蓄熱介質:

1、優态鹽,利用物态變化。

2、以水顯熱蓄熱,常規蓄熱溫度一般在50~95℃。(高溫蓄熱可以達到135℃,甚至更高)。

水蓄熱裝置的形式:(和冰蓄冷形式相似)

a、迷宮式:利用建築物筏基,經濟性好,但效率不高。(渦旋、短路、傳熱)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2

溫度分層式蓄熱裝置設計原理:

溫度分層式蓄熱裝置設計的四個步驟

1)了解熱熱傾區的形成和維持原理,使高溫熱水和回水分離;

2)選用合适的蓄熱裝置進水分布管(布水器)形式,以減少冷熱水混合。

3)設計進水分布總管。

4)有效地設計利用蓄熱裝置容積、合理安排以獲得最佳分層效果。

溫度分層式蓄熱裝置設計原理,熱傾區的形成和維持原理:

溫度分層蓄熱槽設計主要是為了避免熱、溫水相混而損失的有效熱量,這需要在整個蓄熱和放熱過程維持很薄的熱傾區,即盡量減少熱對流,主要影響因素:

1)浮力:高溫在上,低溫在下。

2)混合:流速和方向。

3)熱傳導:溫度梯度。

關鍵在于合理設計進出水分布管。

蓄熱裝置進水分布管設計: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3

蓄熱系統配置模式:

全量蓄熱,分量蓄熱。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4

蓄熱系統流程:

并聯流程、串聯流程。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5

串聯流程: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6

串聯流程特點:

1、一套水泵,變頻控制,系統簡單,運行費省。

2、闆式換熱器一次側設計為大溫差,一般供暖設計溫度為85/50℃。

3、大溫差蓄熱、供熱,大幅度減少了闆式換熱器、蓄熱水泵流量系統的管徑,節省了初投資。

4、蓄熱裝置采用了多孔配管作為均流裝置,高溫熱水上進上出,低溫熱水低進低出。利用了溫度自然分層原理,熱傾區熱水範圍小,罐體利用率高。

5、蓄熱裝置結構、布置、聯接形式多樣。可以設計成立式或卧式,蓄熱裝置的體積可按需要設計成多個或單個,蓄熱裝置之間的聯接形式有串聯或并聯設備,蓄熱裝置可以放置于室外或埋地下。

6、利用電鍋爐下遊串聯流程特征,蓄熱裝置的熱頃區溫水(即為蓄熱裝置高低溫熱水的混合面的熱水)也可以用電鍋爐再加熱利用。

7、通過變頻控制進入蓄熱裝置熱水的溫度為恒定的蓄熱溫度,能充分利用蓄熱裝置的容積。同時能保證低谷電時段電鍋爐不卸載。

8、可以實現運行工況:鍋爐蓄熱、鍋爐蓄熱兼供熱、鍋爐單供、蓄熱裝置單供、聯合供熱,控制簡單,靈活。

9、系統可以輕松實現鍋爐優先運行和蓄熱裝置優先運行。

蓄熱系統運行模式:

全量蓄熱,鍋爐優先,蓄熱槽優先,優化控制。

蓄熱系統的熱損失:

a、蓄熱槽表面熱損失

鋼結構;

砼結構:保溫隔熱的設計和施工;

b、蓄熱量要及時使用完;

c、蓄熱槽内部熱損失:

水和蓄熱槽内表面的相互作用

不同溫度熱水之間的界面熱傳導和混合損失。

高溫蓄熱系統流程: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7

高溫蓄熱系統定壓方式:

高位水箱定壓;變頻水泵定壓;氣體定壓(空氣或氮氣)。

在高溫水系統内,不管是靜止還是循環狀态,防止水的汽化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要求。

壓力控制(蓄熱溫度135℃):

0.27-0.35-0.4-0.45-0.55(表壓)

1)系統運行壓力P1為0.4MPa(此壓力能保證152℃時不汽化)。130℃的飽和壓力為0.17MPa(表壓),要維持系統的安全,最低壓力不得低于0.27MPa;電鍋爐的承壓為0.7MPa(絕對壓力)。系統的最高壓力不得高于0.55 MPa。

2)當系統壓力P1降至0.35MPa或以下,開啟變頻水泵補水,壓力P1至0.4MPa停止補水。如果在補水過程中無壓膨脹水箱缺水(當其液位低于0.2m),則打開自來水補水電磁閥,利用自來水補水,并響警鈴報警。當系統壓力P1降至0.27MPa,響警鈴報警,并同時打開自來水補水電磁閥,利用自來水補水定壓(根據自來水壓力而定)。停止熱水電鍋爐和蓄熱水泵,再關閉蓄熱裝置的進出口閥門(在平時這兩個閥門是常開),此舉的日的一是為了保證蓄熱罐内的大量熱水不洩漏,二是為了保護室内運行人員的安全。壓力P1至0.4MPa停止補水。

3)當系統壓力P1升至0.45MPa或以上,開啟調節閥V5放水,壓力至0.4MPa停止放水。當系統壓力P1升至0.53MPa,響警鈴報警,停止熱水電鍋爐和蓄熱水泵,并要求打開手動旁通閥洩壓至0.4MPa。定壓系統中的安全閥采用彈簧式安全閥,安全閥的動作壓力為0.57MPa,回座壓力為0.45MPa。

4)當蓄熱系統無壓膨脹水箱液面低于0.20米時,不得開啟蓄熱系統定壓補水泵,并報警。則打開自來水補水電磁閥,利用自來水補水,當液位補至0.5米,再開啟蓄熱系統定壓補水泵。

飽和水溫度與壓力的關系曲線: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8

高溫蓄熱系統特點:

1) 蓄熱裝置按壓力容器設計,蓄熱溫度可以達到135℃,用熱結束溫度為45℃,用熱溫差達到90℃,大大減少了蓄熱體積。

2) 蓄熱裝置結構、布置、聯接形式多樣。可以設計成立式或卧式,蓄熱裝置的體積可按需要設計成多個或單個,蓄熱裝置之間的聯接形式有串聯或并聯設備,蓄熱裝置可以放置于室外或埋地下。

3) 蓄熱裝置采用了多孔配管作為均流裝置,高溫熱水上進上出,低溫熱水低進低出。利用了溫度自然分層原理,熱傾區熱水範圍小,罐體利用率高。

4)隻有一套蓄熱水泵,同時避免了兩套(或多套)水泵(初級熱水泵和次級熱水泵)在不同運行模式下流量揚程不匹配,造成水力失調。

5)可以采用大溫差蓄熱、供熱。

6)綜合采用了電動閥、水泵變頻技術、電鍋爐卸載調節調節控制系統,能很準确地控制闆換二次側供水溫度或一次側的回水溫度,同時減小了水泵的出力,最有利的是避免了末端過熱現象,從而較大幅度地減少了運行費用。

7)采用水泵變頻控制進入蓄熱裝置熱水的溫度為恒定的蓄熱溫度,能充分利用蓄熱裝置的容積。同時能保證低谷電時段電鍋爐不卸載。

8)利用電鍋爐下遊串聯流程特征,蓄熱裝置的熱頃區溫水(即為蓄熱裝置高低溫熱水的混合面的熱水)也可以用電鍋爐再加熱利用。

9)蓄熱溫度達到135℃,蓄熱放熱溫差達到90℃以上。而系統定壓隻需超過相對最高溫度所對應的飽和壓力0.2MPa即可。

10)由于系統中電鍋爐的爐體小水容量小,放水補水方便,換電熱管較為便捷。

空氣定壓一體式高溫蓄熱系統: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9

蓄熱系統自動控制特點:

自動控制系統現場控制器采用PLC可編程序控制器,同時配置彩色觸摸屏,進行現場人機對話管理,操作簡潔;配置上位機系統,進行集中控制;具有工業級的可靠性。

自動控制系統可輕松實現電鍋爐單蓄熱工況、電鍋爐蓄熱兼供熱工況、電鍋爐單獨供熱工況、蓄熱裝置單獨供熱工況、蓄熱裝置優先聯合供熱工況、電鍋爐優先聯合供熱工況,且可以保證各工況均穩定高效運行;可以提供不同的标準軟件模塊以實現各種控制功能。

自動控制系統可以實現遠程監控功能。

電鍋爐:

電熱管:U型、密集、熱流強度、結構。

爐體:合金防腐,不鏽鋼。

電控:PLC、觸摸屏,便于系統控制。

一體化:減少電纜連接,體積小。

電鍋爐分類:

從加熱方式分:直流式、循環式;

從提供介質狀态分:熱水、蒸汽;

從鍋爐結構分:立式、卧式。

蓄能式電熱水器,可以充分利用低谷廉價電力,調荷避峰,降低運行成本。

蓄熱裝置: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0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1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2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3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4

空氣/空氣餘熱回收與蓄能供熱: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5

蓄能供熱與餘熱回收應用示意圖: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6

熱風烘道應用: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7

水槽加熱: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8

工業暖房應用: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19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20

蓄熱系統(電蓄熱系統原理及工程應用)21

國家發改委應同意設立白天“可中斷電價”,把所有波動的風電全部存儲應用在工業電/制冰/加熱或取暖加熱上。同時,提高電網的安全性。

拉大“峰谷電價”差異。在24小時平均價格不變的前提下,降低谷電價格,提高峰電價格,像日本法國等發達國家一樣,提高谷電利用率。

風電棄風區設立棄風時期的特殊上網蓄能電價,鼓勵棄風利用,防止一邊棄風,另一邊還從火電廠抽氣/燒煤取暖造成浪費。

消納棄風的最好方案:

這樣可以培養低谷工業用戶與采暖用戶;

發展智能蓄電/冰/熱技術,把所有波動的風電全部保存起來。

蓄能技術的大量應用,提供工業企業的電能/制冰/熱風,熱水,熱油,蒸汽加大燒煤污染排放的費/稅征收,用于可再生能源的補貼。

本文來源于互聯網,暖通南社整理編輯于2017年4月5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