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40年間中國從百廢待興走向了繁榮昌盛,不僅是中國國力逐漸強盛的40年,更是10多億人生活發生巨變的40年。
人們的穿着由簡單的灰黑白向多姿多彩和個性化轉變;飲食從解決溫飽轉向健康飲食;居住也磚牆石瓦邁向廣廈萬千;出行方式從綠皮火車、自行車大軍走向高鐵、飛機。
“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本元素,“衣”所說的就是衣服,之所以“衣”被列為基本元素的首位,是因為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而衣着是人精神面貌的外在體現,寓意就是把人最美好的一面彰顯出來。衣服起到遮掩醜惡,束縛惡念,彰顯美好的寓意,也是古人把道德品質看的尤為重要的具體表現。
現如今随着“私人訂制”服裝的崛起,消費者對衣着的追求逐漸從最初的防寒保暖逐步對面料、款型、色彩、個性化有了更多的追求。據前瞻網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服裝 類零售額為5713億元;到2017年,服裝類零售額已增長至10356億元。2018年上半年,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4792億元,同比增長10.1%。伴随着國民收入的增加,我國服裝消費市場容量不斷擴大,人均消費水平持續提升,服裝人均年花費已達到3993元。其中,一半以上購買服裝的人均年總花費在3000元以上,人均年總花費超過8000元的高達13%。中國已經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消費市場之一。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服裝行業毋容置疑是我國傳統支柱産業之一,在國民經濟中處于重要地位,内需的巨大使得我國的紡織服裝業一直有着較大的發展,同時也在較大程度上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不過,随着近年來,踐行綠色發展逐步成為企業的艱巨任務和重要課題,很多企業将面臨轉型壓力。
服裝行業中,“綠色紡織品”無疑是重要一項。但是,作為一個産業鍊較長的産品,“綠色紡織品”的獲得需要經曆從纖維原料到最終制品的諸多環節,其中僅僅是綠色纖維原料的獲得就有諸多環節需要認證、把關及管理。因此想要獲得名副其實的“綠色紡織品”并非一件易事。
所以在絢爛多姿的成衣界時尚中,如今隻有把“綠色”真正融入其中,才能煥發出更強活力,也才能更具生命力。而成衣界的“綠色”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上遊環節的綠色纖維材料去支撐。
在此大背景下,綠色發展成為化纖行業當前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在這個過程中,積極開展“綠色纖維”标志認證成為重要抓手。自該項工作開展以來,紡織産業鍊上掀起了一股重視研發和生産綠色纖維、加大綠色纖維應用的綠色浪潮。
據媒體報道,随着“綠色纖維”生産技術日臻成熟以及市場的巨量需求,綠色纖維将可能全面替代當下市場廣泛應用的常規化纖産品,目前我國常規化纖産量近5000萬噸,服裝行業迫于市場抉擇的轉型壓力,對綠色纖維的年需求量已達到百萬噸,市場存在巨大缺口。
國内市場消費者的意識也正在改變。一方面,随着消費理念的普遍提升,國内消費者對綠色生态系列産品正變得越來越重視。另一方面,在綠色發展的大浪潮中,更多的公共組織、平台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具有綠色、環保價值的新興材料行業,并開始加大對該行業的關注,對大衆理念進行引導。在此大背景下,市場對綠色纖維的需求量還會持續加大,而綠色纖維市場一旦得到滿足,将會為中國市場的服裝材質改革帶來新的革命。
目前,萊賽爾(Lyocell)纖維也稱“天絲”,是一種全新的紡織服裝面料,以天然植物纖維作為原料紡織而成。萊賽爾面料被廣泛運用于我們的衣物中,尤其是女性服裝,用萊賽爾制作出來的衣物特點鮮明,深受喜愛。萊賽爾纖維滿足了企業發展的綠色環保需求,這也使得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服裝的過程中意識到環保跟自己也有着切身的關系。
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在綠色纖維應用方向已經走在了前面。以ZARA、H&M為代表的全球快時尚品牌也越來越注重在供應鍊上遊環節選擇綠色原材料。依據H&M此前制定的目标,預計到2030年,品牌所用的原料将實現100%循環再生或屬于可持續型。而在我國,一些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意識的零售品牌也開始嘗試這樣做。國内某運動品牌為了提升産品創新能力,這幾年在材質、科技含量、功能和品質上狠下功夫,開始嘗試采用環保面料,而環保面料所具有的不少特點,也是由綠色纖維賦予的。
目前京漢股份投資的金賽爾綠色纖維正在建設中,項目引進奧地利ONE-A公司最新開發的新一代Lyocell纖維制造技術,生産質量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它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綠色纖維材料,兼具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性能優勢,表現出幹濕強度大、初始模量高、在水中收縮率小、尺寸穩定性好等特性,尤其透氣性和舒适性令其他纖維材料無出其右。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向東通過具象化的生活場場景描述,引申出“綠色纖維”未來廣闊的市場前景。他認為,在智能化生活時代,服裝将像手機一樣,成為引領未來智能生活的平台和載體。屆時,Lyocell織物将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穿衣”也将從一個簡單的動詞,進化為一種生活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