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全國水循環大基建的想法是在盧麒元老師視頻裡看到的,我個人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宏偉可操作性很強,也在其他專家那裡看到過。多年前我在德國因為興趣也做過相應的了解,結合我自己的感受分析一下,可行性及未來投資機會。
根據盧麒元老師的想法,全國大型水循環基建有以下重要意義:
1,改善居住環境,環保,可持續發展,建設無數的達沃斯小鎮。改善的居住環境可以吸引真正的國際科技人才入住中國,定居中國。
2,優化水循環系統,充分利用水資源,比如雨水收集,污水處理循環等,為糧食增産打下堅實基礎。
3,這是一個超級大基建規劃,可以有效填補房地産後續經濟增長動力,為廣大的勞動力提供就業市場,有了收入增長,可有效拉動消費大循環。
4,水循環改善的收益,這也是一種新的基建,類似高鐵一樣,可以長期回報當初的投資。比如糧食,居住環境的改善。
下面兩張照片是我8年前在德國拍的,污水處理廠出來的水彙聚的小河。大緻模式是每個小城(鎮)都有自己的污水處理廠,他們建了很多圍繞小城的小河,小河連着湖或大型河流循環系統,河兩邊是自行車道或步行道,平常有很多人跑步或者健身。
圍繞小河的自行車道或健身道。
污水處理廠出來的水達到一定标準後排放到自然系統中循環,可以看到水體質量還是不錯的,有各種魚類和鳥類,沒有發臭。
不管房子新舊,德國每個房子都建有雨水收集系統,還有專門的雨水收集管路。
個人感覺:
1,德國的河道建設遠不如我們國内很多城市河道周圍建得漂亮,但很實用,真正的和自然循環成一個系統,水體标準要高于我們國内,我們國内的污水經治理後,如果水循環效果一般,一段時間後多數發臭。
國内城市河道最幹淨的河道,是我在成都見到的,河的名字忘了,成都這條河是真的幹淨。
2,真的可以改善環境濕度,形成一個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的水循環系統。這點對北方,以及西部的改善将非常明顯。我去過塞罕壩,因為植樹,那裡的環境改善太明顯了。
個人感覺,現在大部分城市的污水處理,河道治理進展還不錯,雨水收集效果一般,前幾年提的海綿城市,多數是将雨水補充到地下水系統。
但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重點是廣大的農村,西部,如果全國河道連成一個大網,有效調劑,各個幹旱地區再形成完善的水體系統,對我們的糧食增産和改變環境,畫面簡直太美。
優秀的污水處理系統,地下管網,工程機械,卡車,未來都應該有一波行情,需要持續關注,擇機介入。這個行業我還會做持續的調研和跟蹤,有新的想法,會與大家及時分享。
七月份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我對我們未來很樂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