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甲山摩崖造像是哪個年代

太甲山摩崖造像是哪個年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5 15:43:20

文|墨泉

雖說是冬日的周末,寒風凜冽,但依然阻擋不住驢友們爬山的熱情。好在天公作美,今天是個大晴天。三十多位驢友來到了濟南仲宮東面郭而莊,向位于南面的太甲山進發。

“驢行”的隊伍在鄉間小道上排成了一條長龍。音樂響起來了,驢友随身攜帶的音響一路淺吟低唱,優美的旋律在空曠的山野中随風飄蕩。走不多遠,在幾棵翠柏的環繞中,一座由紅色柱子、金色琉璃瓦頂構成的亭子映入眼簾,亭邊有一口方形水池。亭子北檐下面挂着一塊橫匾,上書“太甲亭”三個大字。近旁豎立的石碑上,刻着《太甲亭記》,碑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不清。

太甲山摩崖造像是哪個年代(人文地理太甲山中)1

太甲是三千五百年前商朝的第五位國王,他的祖父就是商湯,商朝的開國君王。根據民間傳說,太甲死後被安葬在太甲山的頂峰“康王頂”。這些傳說似乎沒有得到考古界的證實。

隊伍沿着一段小路繼續前行,很快就來到了山腳下的南泉寺。南泉寺已經不複存在,隻留下了一片遺址。

此處三面環山,北面洞開,是個修行的好地方。遺址旁邊新建了一棟山莊,在山莊的庭院中,那座古色古香的鐘亭保存完好。亭子的主體全部用石材砌成,歲月的侵蝕使得石柱表面布滿了金屬般的鏽痕,鐘亭更顯得蒼勁樸拙。在灰色琉璃瓦頂的正中央,一尊圓潤的石質寶頂鑲嵌在二龍戲珠的石雕上。鐘亭前面兩根方正的粗石柱上,用紅色刻寫着一幅對聯。上聯:聲偕六律達三界。下聯:韻葉五音徹九霄。橫批:贊和。

太甲山摩崖造像是哪個年代(人文地理太甲山中)2

這座石亭的修建年代似乎沒有文字記載。亭子頂内的石梁上,那段已經鏽迹斑斑的鐵鈎還緊緊地纏繞在那兒,曾經懸挂在鐵鈎下面的大鐘早已不知流落到何處。離鐘亭十餘米開外的南泉還在,清澈的泉水靜靜地卧在石門拱衛的方池中,卻見不到昔日汩汩的泉湧。在院子一處不起眼的地方,并排擱置着幾塊殘缺不全的石碑和幾座石礅,其中一塊石碑上面依稀可見“清道光年間,重修南泉寺”等字迹。院子中間的樹木大都變得枯黃,唯有那幾株翠竹,一片片修長的竹葉綠得分外醒目,給蒼涼的冬季增添了幾分勃勃生機。

太甲山摩崖造像是哪個年代(人文地理太甲山中)3

從南泉寺遺址出來,驢友們開始向山上攀爬。到達半山腰,沿着一條小道從東至西緩步前行,左邊是陡峭的山崖,右邊是一片枯萎的樹枝。繞過一塊碩大的岩石,在一塊刀削般險峻的山崖上面,悄然呈現出三尊摩崖石刻佛像,這是三尊唐代的佛像。兩尊佛像上下排列,端坐在石窟的中央,上面那尊稍小。在上面那尊坐佛右手邊稍高的位置,并列着一尊較小的立式佛像。三尊佛像頭戴護耳帽,身披薄袈裟,雙目微合,神态安詳。站在地面的石塊上,伸手可以觸摸到下面那尊坐佛的身軀。由于信徒們常年祈福撫摸,佛像表面變得光滑锃亮。那尊高高在上的立式佛像姿态獨特,右手擡至肩部,手心向外手指向上;左手微擡,手心向裡手指下垂。這三尊佛像的周圍沒有任何文字記載,是什麼人的作品,具體是什麼年代建成,為什麼要在這荒山野嶺之中雕刻,都不得而知。

也許這些并不重要,三尊佛像能夠完好地保存下來,已經是奇迹了。從唐代至今,一千多年過去了,南泉寺幾興幾廢,人世間經曆了數十代人的悲歡離合、戰亂紛争。

隊伍繼續向山頂攀登。這是一段陡峭的岩石小道,必須手腳并用,才能穩步前進。攀爬上三五十米遠,就會氣喘籲籲,身體發熱,背上沁出絲絲汗珠。我喜歡這種拔高的感覺,解開衣扣,任憑山風徐徐吹拂。盡量大口地呼氣大口地吸氣,把胸中的濁氣一掃而空,讓山間清新的空氣充滿胸膛。穿過一片翠綠的柏樹林,終于登上了太甲山的頂峰“康王頂”。如今,太甲陵墓已經無處尋覓,民間傳說成了未解的謎團。站在山頂,向南邊望去,山腳下一條柏油公路穿過大門牙、小門牙,朝着東南方向伸展開去。

太甲山摩崖造像是哪個年代(人文地理太甲山中)4

67路公交車就是沿着這條大道直達李家塘。在太甲山的北面,65路車沿着公路自西向東直奔西營,與67路車遙相呼應。兩條公路一南一北,像是兩條蜿蜒的長龍,把巍峨的太甲山脈環抱其中。再向北眺望,連綿起伏的山巒褪了綠色的盛裝,裸露出粗犷結實的身軀,蒼涼而不失豪邁。站在山頂放眼四望,頗有一些一覽衆山小的感慨,禁不住想大喊一聲!

太陽與我們一路相伴,爬到了天空的中央,已經是正午時分。群主一聲令下:開飯。

驢友們三五成群,找個避風的窪地,圍成一圈席地而坐。鋪上一大塊塑料布,從背包中掏出自帶的食品、菜肴和水果,互通有無,自然又是一頓豐盛的美餐。好酒的朋友可以喝上一小盅,暖和暖和身體。今天的太陽很給力,陽光直直地照在背上,讓人感覺溫暖舒适。冬日裡的陽光,是老天對驢友最好的犒賞。吃飽了喝足了,小憩一會兒,隊伍又開始上路了。根據一天的行程安排,午飯後一般不會再有強度大的拔高活動,後面的行程主要就是下山了。

此刻,太陽西沉,村舍樹木籠罩在夕陽的光輝中。在屋前或田間,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抖摟了一身的枯葉,光秃秃的枝條上挂滿了金燦燦的柿子。遠遠看去,給人一種暖洋洋的喜感。驢友們帶着一身的清爽,快樂并有些疲乏,坐上了返程的大巴車。再見了,巍峨的太甲山。再見了,從容淡定的大佛。再見了,浩瀚的茅草蕩。

(壹點号 人文齊魯)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