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感使動物們的行為引人入勝,但即使是奇怪的動物行為也應該被理解。下面列出了一些關于動物的常見的誤解和驚人發現。
鹦鹉學舌不僅僅是叫
鹦鹉學舌
鹦鹉式說話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無腦的、帶羽毛的錄音器發出的尖叫。但過去30年的研究不斷表明,鹦鹉不僅僅是在模仿。鹦鹉具有邏輯跳躍的能力,能像4-6歲的兒童一樣靈巧地解決某些語言處理任務。鹦鹉似乎能掌握“相同”和“不同”、“較大”和“較小”、“沒有”和數字等概念。也許最有趣的是,他們能以新穎的方式組合标簽和短語。
大象的确會忘記,但它們并不笨
大象
在地球上行走的哺乳動物中,大象的大腦最大,平均重近4.98公斤(11磅)。他們充分利用了大腦嗎?人類或動物的智力很難量化,但腦化指數(EQ),即表示動物體重與腦重關系的常數。不同種類動物腦的大小明顯不同,往往與動物行為的複雜性和信息加工的能力有關。動物的腦愈大,所含神經元愈多,通常,随身體的增大而增大。大象的平均腦化指數是1.88。(人類為7.33到7.69,黑猩猩平均2.45,豬為0.27。)人們認為智力和記憶力是密不可分的,這表明大象的記憶力雖然不是絕對可靠的,但也相當好。
長頸鹿用獨特的血液流動來補償身高
長頸鹿
長頸鹿的頭部高達16英尺,它的長脖子适應了與其他食草動物争奪樹葉的需要。長頸鹿的長脖子可以追溯到1600萬年前的祖先。雖然伸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這樣的高度還是會帶來一些困難。心髒的泵血功能必須是牛的兩倍,才能将血液輸送到大腦,同時還需要一個複雜的血管系統來确保血液在彎曲時不會流向頭部。在心髒以下六英尺的地方,腿部的皮膚必須非常緊,以防止血液彙集到蹄子上方。
鳄魚會吞下石頭遊泳
鳄魚
鳄魚會吞下石頭,原因不止一個。首先,鳄魚的食物種類很多很雜,包括海龜、魚、鳥、長頸鹿、水牛、獅子,甚至(在保衛領地時)其他鳄魚。吞進胃裡的石頭可以幫助它們壓碎、磨碎成塊的食物,尤其是那些堅硬的食物。其次,石頭會在鳄魚們在潛水時候起到壓艙物的作用,給它們的身體增加重量,從而使它們更容易留在水下。
鳥類利用地标來導航長途飛行
遷徙的鳥
我們人類有詳細的地圖、GPS導航系統,可以指引我們去任何想去的地方。盡管鳥類很聰明,但它們還沒有學會使用這些技術。然而,鴿子可以飛幾千英裡去尋找同一個栖息地,而沒有任何導航困難。有些鳥類,比如北極燕鷗,每年要進行25,000英裡的往返旅行。許多物種利用内置的磁感應機制來探測它們相對于地球磁場的方向。鴿子還會利用地面上熟悉的路标來幫助它們找到回家的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