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現量境界
一、什麼是現量。
我們要從“比量”境界中得知“現量”境界,這個很難,說出來的“現量”境界已經落入“比量”境界中去了.
“現量”境界,比如說“衆生平等”這個觀點,這是站在佛的立場說的,但是佛也是人,也是一個立場,既然如此憑什麼佛說的就高人一等呢?
因此“現量”境界不是可說的境界,一說就不究竟了,一說就是“比量”境界,充其量佛說出的這個“比量”比一般人的“比量”高那麼一點點,因為他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站在大衆的利益上說的。但是不管怎樣,還是“比量”境界。
既然不能說,那就不要說了。更不要故弄玄虛了。
二、從邏輯的角度試探“現量”境界。
既然不能直接說“現量”,那就間接說,從辯論的角度說,一直辯論到“現量”的境界中,辯論到無言的境界中,辯論到不能再辯論的程度,到時感受一下“現量”境界。
辯則明,明則通,通乃久
三、凡甲與聖乙的辯論。
凡甲:人是利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會維護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見解和思想。
聖乙:這個不一定,聖人就沒有立場,從不為自己考慮,像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故幾于道。
凡甲:在我看來所謂聖人是不存在的,不為自己考慮的人,在我看來不是傻子就是瘋子,他們處在“非量”的境界中,他們的所做所想和常人不一樣,他們的想法是亂想瞎想,他們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都那樣,社會就停止發展了。
聖乙:你說的這種情況是存在的,“非量”境界中的人是有的,他們與你的境界相差甚遠,如果說你們是大人的境界,那他們就是小孩的境界,但是聖人的境界是有的,你沒有體悟到,不等于就沒有,等你體悟到了聖人的“現量”境界,就會明白它和“非量”的境界相去甚遠,它比你現在所處的“比量”境界還要高。
凡甲:那什麼是“比量”境界呢?
聖乙:從你一開始說的見解就可以知道你處在“比量”境界中,“比”就是比較,有差别,有分别,說出來的道理都有道理,這些道理是相對的道理,不是絕對的道理,自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們的理,出離他們的立場就不對了。
凡甲:那任何道理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任何人的利益都是合理的,都是相對的,沒有誰的利益是絕對的,沒有誰的利益天生是絕對合法的。這個道理總該對吧,明白了這個道理是不是就可以坦然面對人們的争辯、争吵、争鬥,是不是就意味着進入到更到一層的“現量”境界呢?
聖乙:明白了“真理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這個道理是很難得的,但是還是處在“比量”的境界中,它會加強你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争鬥,因為你覺得這樣做于你自己是合理的。
凡甲:如此說來“真理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這個論點雖然是正确的,但不是絕對正确的,因為它是在“比量”的境界是正确的,你告訴我這個論點的漏洞,讓我出離“比量”境界,到更高的境界中去。
聖乙:有這種想法是好的,這種想法是極其珍貴的,大部分人沒有這種想法而樂于在“比量”境界中深陷,我現在為像你這樣的人指出“比量”境界中人的邏輯漏洞,然後從這個漏洞逃離出來,到更高層的境界中去。
更高層境界的意象
凡甲:願聞其詳。
聖乙:“比量”境界的邏輯是“真理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是不是?
凡甲:是的。
聖乙:既然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那“都是相對的”這個論點是不是絕對的?
凡甲:那論點修正成“真理都是相對的,這個相對的是唯一的絕對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利益的,立場的,有觀點的,這一點是絕對的,而且是唯一絕對的。
聖乙:你的意思是不是可以這樣來理解——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理由,理由和理由沒有對與錯,人們都是從自身出發,得出各自的道理,這些道理是以自身為條件的,隻要這些條件變了,道理就變了,婆說婆的理,把婆自身的條件變了,變成公的條件,就變成公的理了,這些許多理,許多立場都是可以變化的,都是随着條件變化的,有沒有随條件不變化的道理呢?絕對的道理呢?
凡甲:讓我想想,有一個——這個随條件變化而變化道理本身是恒定的,而且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恒常的道理,簡而言之就是,唯一的不變是變。
聖乙:那你這個“不變”還變嗎?
凡甲:這個……
沉思中
聖乙:怎麼了?
凡甲:這個不能說了,一說就錯了,請明示。
聖乙:那我問你,這個“不變”是從哪裡來的呢?
凡甲:是從萬物的道理,從衆生的“比量”境界中總結出來的,也就是說萬物、衆生之中都含有“不變”的性質,這個“不變”性質的内容是“變”。
聖乙:既然這個“不變”是從萬物、衆生而來,那這個“不變”又要到哪裡去呢?
凡甲:還要回到“萬物、衆生”去,可是一回去,這個“不變”就又變了。那就不能回去了,因為沒有立足之地了,存在的都是變化的,我的這個“不變”該在哪放呢?難道放在“不存在”裡嗎?
聖乙:這個就是問題的關鍵,把這個“不變”放在“不存在”裡,放在“空”中,放在“無”中,你得把你的思想觀念空掉,然後再觀察你自己的意識,這就是你意識的本來面目,不垢不淨,你的這個意識此時就是恒定的狀态,“不變”的狀态,那再回過頭來看這句話“唯一的不變是變”,這句話有漏嗎?
凡甲:把我的這個“不變”的意識本身漏掉了,換句話說把“我”給漏掉了。
聖乙:既然現在“空”了,那現在就可以如實觀照了,看芸芸衆生各自利益、立場、觀點,支撐這些所有的條件是什麼,隻要改變這些條件就能改變他們的一切,包括思想、命運。如果“空”了,就沒有造成“實”的條件,也就無從被改變了,那就是得道者,恒常者。
凡甲:可我現在空了,又該如何如實觀照呢?
聖乙:你那個不叫“空”,你那個是大腦停止思考了。“空”中有“萬有”,真到了“空”,那個意識就像“鏡子”一樣,照見什麼就是什麼,看什麼都能看見的清清楚楚,見相非相,即見如來。看到現象,見到本質。不會再去問“如何觀照”了。
凡甲:可我見到了這個又能怎麼樣呢?
聖乙:見到了這個,你就不再持有自己的見解和别人碰撞,因為你已經沒有自己的偏見了,你就會聽取别人的意見,和别人心靈相同,明白他的意見背後的原因和條件,你可以去改變他的這個條件,然後改變他的偏見和認識。可以治家、治國、平天下。可以脫離“比量”境界,到達“現量”境界,無為無不為。不妄為,若為,就一定成。
馬到成功
凡甲:剛才那個“不變”怎麼就放不回去呢?為什麼一放回去就成為“變”呢?
聖乙:因為你還沒有“空”,你放回去又放到“比量”境界中去了,“比量”境界的事物全部是“變”,你一旦“空”了,就擁有了“萬有”,然後再回到衆生裡,你看到的不僅是現象界的“變”,還可以看到現象後面的“不變”。一開始的“不變”就是從這個“不變”中産生出來的,如果不加強認識,不抓住這個“不變”而去認清它,它就會極易溜掉,重新掉到現象界裡,重新落到“比量”的境界中。
凡甲:“空”和“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們是什麼關系呢?
聖乙:“有”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衆生的“比量”境界,它的現象界的性質是“變”,一切皆變,但是“有”中含“無”,這個“無”在這裡指的就是“比量”境界中本質界的性質——“不變”,也就是現象界的性質(“變”)的性質(“不變”),将這個“不變”的性質抓住,體悟它,就明白了“無”,明白了“無”就明白了“萬有”,因為“無”中有“萬有”。普通人抓不住“有”中之“無”,一旦抓住,又放開手,重新掉進了“有”。難就難在“無”确實不好抓,因為“無”表面看,啥也沒有,但是它确實是存在的。《道德經》有言: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緻诘,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複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随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有無相生
凡甲:我可不可以這樣來理解“現量”境界,觀察事物或者和人交際,放下自己的主觀觀念、習慣經驗、習俗文化,從實際出發,客觀全面地對待外物,這樣才有可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才能看清問題的症結所在,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聖乙:是這樣的,總結起來就是“實事求是”,許多人都懂,但實際上都是似懂非懂,做起事來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凡甲點點頭,若有所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