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已懷孕7個月了,但最近突然覺得肛門異物感很重,走路摩擦刺刺癢癢的,以為是内褲夾進屁股,所以沒在意,直到隔天才感到劇痛,從椅子上起來,發現椅子上有灘血,手往屁股痛處一摸,是痔瘡掉出來,雖然推得回去,但有時排便一出力就又掉出來,面臨即将生産又加上火燒屁股,真是痛苦,請問醫生懷孕時的痔瘡如何解呢?
關于懷孕時與生産後痔瘡的種種問題,肛腸外科醫生整理出孕媽最常提出的3大疑惑,以下就來為大家解答!
一、懷孕時的痔瘡可以動手術嗎?
孕期痔瘡與一般痔瘡沒有太大差别,主要以緩解不适症狀為主,不建議手術,因孕期麻醉可能影響胎兒早産,與出血問題,而且有些孕婦在産後痔瘡症狀會自然改善,若是孕期能緩解症狀,動手術的問題可等産後再來考慮。
二、孕期痔瘡如何緩解?
1、每天溫水坐浴
以臉盆裝溫水,每天坐浴一至兩次,每次15-20分鐘,可增進肛門附近血液循環、軟化痔瘡内血栓,使疼痛減緩。
2、避免便秘、腹瀉
避免用力排便的動作,也不要久忍大便,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作息規律正常、不熬夜,多攝取水份和粗纖維食物。必要時,請醫生開軟便劑幫助排便,切記不宜用瀉藥,更不應用灌腸等方法來通便,以免造成流産或早産。
3、提肛運動-凱格爾運動
在醫生指導下,适度進行擡腿和提肛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而練習凱格爾運動可以收縮會陰和肛門附近的肌肉、增進肛門血液循環。
4、左側躺
改善血液回流狀況;平躺會使脹大的子宮壓迫下腔大靜脈,讓回心血流受阻變慢、痔瘡内血管的情況加重,所以建議睡眠或休息時多采左側躺姿勢。
5、保持肛門周邊清潔
排便後用蓮蓬頭,以溫水小水柱沖洗肛門,并用衛生紙輕輕壓幹;在無法使用溫水沖洗的時候可以使用濕紙巾擦拭肛門。
6、塗抹藥膏,避免感染
使用含有抗發炎成分或血管收縮成分的痔瘡藥膏,配合局部冰袋冰敷,可減緩痔瘡突出後引起的急性發炎症狀。
三、産後若痔瘡加劇怎麼辦?
剖腹産的媽媽會有痔瘡通常是因為孕期壓迫而造成,而自然産由于生産過程腹部用力擠壓,造成内痔脫出,生産時可能就跟着寶寶一起飙了出來,導緻排便出血、疼痛、瘙癢、腫脹等讓痔瘡更加嚴重,甚至不能坐也不能站。建議産後媽媽,若産後痔瘡問題加劇應及早治療,在坐月子一個月将近結束的時間點(也就是産後四周),是可以考慮接受手術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